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臣闻‘上栋下宇’,《易》为大壮之时…”,李诫修《营造法式》时,在序文首句便提到了出自《易经·系辞》的“上栋下宇”一词,上栋下宇所指的,就是在中国古典建筑外观的组成部分中所占分量最重的屋顶。 屋顶形式多种多样,整体变化丰富多姿,最为直观醒目地反映着建筑设计的等级与技艺。本次,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营造法式》系列展之“上栋下宇”——《营造法式》屋顶制度特展于9月15日正式面向观众开放。本展览以《...
图为本次寻访行旅行程图 今天,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组织的“匠·东方古建营造寻访行旅”活动正式启动。数十名高校学子、文化志愿者代表以及我市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考访团,将赴我国建筑遗产最为集中的山西省进行为期六天的研学考察。 唐宋时期的建筑在漫长的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唐代建筑气势雄大,造型质朴,体态遒劲;辽承唐风而古朴素雅;北宋建筑丰姿卓约,造型华美,色彩宏丽;金续宋韵而放浪形...
近日,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完成了保国寺馆藏文物的等级认定工作,经专家现场鉴定和细致审查,我馆申请定级的馆藏文物中有19套40件被确定为珍贵文物,其中二级文物1套16件、三级文物18套24件,这标志着我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了馆藏珍贵文物的零突破。 2016年12月底,我馆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基本厘清了馆藏文物家底,建立健全了文物保管体系。为了促进一普成...
4月12日下午,香港华德学校和宁波市洪塘中心小学的近百名师生走进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参加 “依法保护鸟类,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2017江北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江北区农林水利局和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共同举办,通过观看视频、朗诵美文、制作鸟巢等系列活动,让学子切身关注鸟类生存状况,传递环保理念,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活动在一段鸟类的科普视频《鸟的天堂》中拉开了序幕。...
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宁波市首批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近年来,以“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为指导,学思践悟、量质并行,积极探索古建文化在青少年教育实践中的创新融合之道。2016年累计向12万余人次的青少年提供服务,相关创收60余万,社会满意度达到98%. 课程求精,跻身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第一方阵 两年前,博物馆启动了以《传播古建文化 传承匠...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20余件砖雕艺术品在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陈家祠(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正式开展。昨日开展恰逢周末,有上百名广州民众前往参观。 此次展览中最大亮点为制于清嘉庆元年(1796)的十六幅人文画砖屏,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所藏可移动文物中的“镇馆之宝”。该砖屏仿木制格扇门,每屏高2.33米,宽0.51米,由33个标准组件拼镶合成,耗时2年烧制、镂刻成品。砖屏的内容均有大同而小...
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承办,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华桥基金会、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等支持的“木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研讨会”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召开。来自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高校,以及新西兰、瑞士、美国、日本、西班牙多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0...
9月28日-10月28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特推出“甬上建筑视觉艺术系列”——四明古村落摄影巡展。此次展览以摄影作品展示了宁波市四明古村落的建筑视觉之美,文化遗产之底蕴。 此次展览共有30多幅照片,内容主体性强,主要聚焦宁波各古乡镇的建筑,有的堪称江南一绝的千年古建“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北慈城县城建筑群”、历史文化名村“半浦村”……通过摄影作品展示宁波历史文化名镇、...
为进一步普及与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匠心营造,2015年度“雪花纯生•匠心营造”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围绕“聚焦斗拱”的主题,自5月启动征稿以来,已收到来自全球100余万名摄影爱好者的近200万幅作品。 今年“雪花纯生•匠心营造”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年度大型主题外拍活动,以古建筑的重要构件“斗拱”为主题,在宁波保国寺启动后,将历时近半月,途径浙江、山西、天津、北京等省市,实地探索、考察和发现各地斗拱的...
为期二个月的“甬上风华”宁波建筑版画展,8日起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功德堂展出。 版画“始于隋、盛于唐、精于明”,传统版画在中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木刻版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在当前,建筑文化作为宁波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召开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推进会,来自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的志愿者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就如何规范化、制度化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举行了座谈。与会者分别从如何发展志愿者、如何培育优秀志愿者团队、如何促进志愿者服务制度化以及如何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同时确定了志愿服务队伍分组类别及各组长名单,为保国寺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奠定坚实基础...
昨日,100余户家庭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植树造林,为千年保国寺增添了早春的一片绿意。 据了解,本次植树活动通过保国寺官方微博、网站发布以来,社会反响热烈,截至目前已接受社会各类团体预约登记近20批。市民们可以在保国寺景区内种下茶梅、红杉等树苗,也可以给小树挂上“纪念牌”,见证它的成长。植树造林作为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品牌活动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和好评,通过公众的体验和参与,共同推进文物生存环境...
随着最后一件文物的登录上传,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率先完成全部馆藏的整理、核对、登录工作,完成率100%。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自“一普”工作开展以来,馆领导高度重视,4月初召开工作动员会,多次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5月市一普办检查保国寺“一普”工作开展情况,6月开始图像信息采集工作,7月派员参加了全省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培训,文保研究部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团结合作、文物测量、采集图像信息...
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参与协办的“2014年秋季特展·元兴寺再生——镰仓时代极乐坊的建立和新技术”近日在日本奈良元兴寺文化财研究所举行。受日方邀请,11月8日——10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参加了展览季演讲会等活动,向日本民众普及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这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与日本元兴寺文化财研究所于2013年12月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以来首次开展的学术交流项目,标志着这一跨国的“馆所合作”进入实质...
在龙年新春佳节期间,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新春开放服务活动,使广大游客来到保国寺有“看点”、“乐点”、“学点”,大家都认为到保国寺景区参观是一种“游学”体验,一整天都很充实,不虚此行。 切实增加展览“看点”。从元旦开始,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便为公众精心组织“春节视觉盛宴”,在原有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木雕、砖雕、石雕“三雕”展、明清古代家具展、 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展等展览基础上,又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