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良渚遗址勘探现场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貌。 李忠 摄 2011年3月,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 1936年,余杭良渚镇人施昕更在棋盘坟一个干涸的池塘里发现了黑色有光的陶片,拉开了良渚遗址考古研究的历史大幕。一个曾经盛极一时而又影响久远的古文明中心,出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向前推进5000年,良渚人在此繁衍生息,耕耘制玉,创造出了影响大半个中国...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14日表示,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为重要的几处都邑遗址之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特别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历史进程的关键证据。 2018年是位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发现60周年和大规模考古发掘40周年,为纪念这一在中华文明形成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考古遗址,为期一周的“中国社会科学...
“5100年前的海岸线在哪儿?” “良渚古城当时居住人口估算有多少?” “储存这么多水干嘛?” 一系列犀利的问题,出现在良渚古城遗址不远处的一场重量级国际学术会议上。5000多年前的良渚人和良渚国王,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国家——良渚王国的文化和生活,正受到世界关注。 12月13日, 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相...
五千年前“山东大汉”亮相国博 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昨天,“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作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焦家遗址以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著称。本次共展出文物展品230余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部族首领大墓的场景复原。身高近2米的墓主人,让人们一览5000年前“山东大汉”的伟岸。展览将展出至9月9日。 据国博策展人介绍,焦家遗址位于...
2016年,良渚古城遗址考古队对古城内的姜家山贵族墓地遗址进行发掘。大家意外地发现,墓地边还有一处宋代的房屋遗迹,遗迹边到处是宋人丢弃的酒瓶。刘斌蓦然焕发了学生时代的诗兴。 良渚古城遗址 1985年,作为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当时分配到“最南边”的毕业生,原籍陕西的刘斌来到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后来担任第四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系主任张忠培教授叮嘱自己的学生:“长江下游是个独立的区域,文化面...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灿如星河,绵延闪耀。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处?延绵不绝的5000年传承,经历过怎样的起承转合?这些牵系根脉的问题,曾让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接续探索。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探源工程研究团队以考古资料证实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东北亚地区同期或稍晚阶段的史前文化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红山文化主体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和大、小凌河流域,在考古学研究中通常称其为辽西地区,该地区连接东北平原与中原腹地,属于典型的文化交汇区域,史前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东北区域特色,又与中...
从1936年余杭县良渚镇人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良渚考古经历了不少坎坷:最初它被认为是受山东龙山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晚期黑陶文化,直到上世纪80年代,良渚古城中的反山、瑶山两个遗址被发现,出土的玉器超过了以往良渚玉器发掘的总和,一股研究良渚玉器的热潮迅猛形成。此后,良渚文化不仅成为中国史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还发展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组成部分里的区域型考古学文化。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良渚古城在华夏...
资料图 从上世纪30年代算起,浙江良渚遗址发掘已历经80多年。随着良渚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良渚遗址的保护也从对墓葬的认识扩展到对遗址整体价值的认识,从对器物的认识扩展到对史前文明社会价值的认识。良渚遗址考古的意义,更在于将遗址保护与当地人生活相融合,将遗址价值传递给更多人。 类型丰富、格局完整,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从浙江杭州市区驱车不到一个小时,位于杭州北郊余杭...
12月6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罗家坝遗址新发现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地处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处,是我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同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一样,改写了长江上游文明史。此次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不仅年代更早,更表明罗家坝遗址同时还是一处十分...
古朴的陶器、雅致的玉器、精巧的石器、细磨的骨器……位于山东章丘的焦家遗址大量文物正陆续出土,专家认为,出土文物证明了黄河下游距今约五千年时已出现古国。 记者6月10日在焦家遗址看到,近千处大小不一的灰坑参差排列,考古挖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已发掘的大部分墓穴中都有骸骨和陪葬品。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遗址所处的章丘地区属于古济水流...
最近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五千年前,咱济南地区就已经很牛了!10日,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济南章丘焦家遗址已经发现房址104处,墓葬205座,灰坑近千,出土陶器、玉器等随葬品超千件。发掘证明,在五千年前,位于黄河下游的这一地区就已出现阶层分化,进入古国阶段。 玉钺底端安坠饰 或象征军事权力 10日上午,在章丘焦家遗址现场,齐鲁晚报记者看到...
战国陶质彩绘凤鸟油灯 油灯博物馆藏 5月18日,油灯博物馆在江苏常州西太湖畔雅集园内正式开馆,当日,馆内展出了从4000余件藏品中精选的近2000盏油灯珍品。展览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在丰富的收藏基础上,以历史、民族、类型、材质等专题为特色,系统地呈现了五千年文明中油灯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该馆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试运营,其间,馆内展出了由国家博...
上世纪,杭州西湖发现的高级“有段石锛”(磨制石器的一种,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传递出良渚文化先民早在四千年前向太平洋迁徙和融入当地土著文化,开启海上交流沟通之先导。“20世纪末,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征集、保存了西湖流散文物三万余件,在研究整理的基础上,我们首次推出前西湖时期人类学遗物、西湖非遗成果以及后西湖申遗时期的保护等主题展。”馆长屠燕治说,“这次展览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