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薄砖路、花窗架、马头墙……“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传统农居,既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当地古韵风情的独特印记。如今,能够修建这类建筑的传统工匠数量越来越少,各地出现了老宅文物无人修复、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的局面。 为了不让这些传统古建筑工匠流失,日前,兰溪市办起传统古建筑的“工匠学堂”,希望将老手艺传承下去,重塑美丽乡村的乡土记忆。 老手艺,且留下 “青砖小瓦马头墙...
观众在观看各种质地的土壤。高启臣摄 在北京大大小小各类博物馆中,也许这是最独特的一家。走进馆内,看到的竟都是司空见惯的土。这就是刚刚在房山农科所建成开放的北京土壤博物馆。别看沉睡在这里的2万余份土壤标本貌不惊人,它们可是首都35年变迁最直接的见证者。 一馆看尽全市土壤 从洞穴式的大门进入土壤博物馆后,如同走入了土壤的世界。大门口处下方钢化玻璃地面的底下,向人们展示的是“五色...
磐安县乌石古村即景。吴利良 陈一波 摄 黑色玄武岩垒成的“乌石老屋”,古韵十足;笑容淳朴的山村老人,守护着天井里的手舀、石磨、石碾…… 漫步管头村,不时听到上海话、杭州话,这个距磐安县城约1小时车程的山村,通过发掘乡土记忆,吸引一批批都市客人接踵而至。 管头村又称乌石村,是磐安县最早进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村庄之一。按照“辟新区、保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