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3日,2018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传承人黄小明上榜。 黄小明在颁奖典礼现场。图:黄小明木雕微信公众号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即得到广泛关注。按推选规则,12月19日公布了100人候选名单;12月底,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
近日,东阳市虎鹿镇厦程里村多了一位外商导游。在此经商10余年的巴基斯坦人心海说:“想在中国经商就要入乡随俗,懂了当地文化,就懂了当地人。”外商为乡村当导游,在厦程里村成了一件新鲜事。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厦程里村山水环绕、古建筑众多,还有浙江缝配城这个缝纫机行业的专业市场。不少外商长期驻扎,开店经营。越来越多的新外商也纷纷上门寻求商机。目前,缝配城400多个商铺一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每年吸引...
昨日下午,东阳市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东阳市领导蒋令树、黄阳明、蔡捷飞参加会议。 会议回顾了东阳过去5年的文物工作,并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目标。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东阳市共登记记录不可移动文物1524处。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东阳共登记记录可移动文物5612件(套),登记记录古籍4093套、18668册。截至目前,东阳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东阳馆藏...
11月19日,东阳市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举办。活动由“十年回眸——东阳市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特展”开幕式和“十年回眸——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东阳市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座谈会两部分组成。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杨新平,金华市文物局局长蒋献忠,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蒋令树,副市长黄阳明,以及陆光正、卢光华、吴初伟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应邀出席,共同见证东阳文博十年丰硕成果。...
11月15日,第十三届东博会隆重开幕。与此同时,由东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东阳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承办的“东阳神韵——张柏秀、吴广油画展”也拉开了序幕,以油画的形式呈现遗落在民间的艺术,为大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悠悠百年历史的东阳古民居是极具东阳人文特色的标识。每一座单体建筑在建筑美学、人文内涵、特别是以东阳木雕为主的装饰美方面都极具人文和艺术价值。那古朴、静谧的人文遗韵,不仅是东阳游子...
由于东阳市南马工业园区施工建设需要,东阳市文物办、博物馆联合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于4月上旬对伏虎山窑开展了抢救性发掘。经过考古人员长达两个月时间的努力,南马伏虎山窑发掘工作于6月中旬结束,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伏虎山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葛府窑址(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一处,为北宋中期的龙窑遗址,该龙窑经发掘,长为47.6米,窑床宽1.8米,窑床沿着山坡呈斜坡状分布,坡度为9...
东阳博物馆藏 歌山窑瓷 ■浙江金华 曹兆燎 东阳歌山窑是婺州窑青瓷的重要产区,为婺州窑之上品。歌山窑创建于初唐,当时主要烧制玉璧足碗。到五代,产品有碗、盘、粉盒、执壶等,其代表作为高足花口碗(见图)。碗的做法是仿唐代金银器造型,上海博物馆镇馆宝贝之一的海棠式碗,就是东阳歌山窑的产品。 那为什么歌山窑能烧造出如此精美的青瓷呢?从目前婺州窑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分析: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
南寺塔出土青瓷罐 南寺塔出土青瓷杯 南寺塔出土青瓷碗 婺州窑是我国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也是最早创烧成功成熟瓷器的窑系之一,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居第三位,即所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是浙江境内除越窑外的又一久负盛名的瓷业集中地。 婺州窑著名窑口葛府窑窑址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葛府村至东庄村间,窑址范围内窑场林立,达三十余处,是五代、两宋时期婺州窑的...
5月13日上午,由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博物馆、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情系故乡——施明德绘画作品展”在东阳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暨作品捐赠仪式。市领导、美术界知名人士、书画爱好者前来共同见证施明德先生的艺术情怀和爱乡热情。 年过百岁的施明德先生对家乡故土有着浓厚的感情。施明德先生在《八面山》画上这样写到:禹山高,荆水清,山高水清故乡情;他乡景物同美好,总难比故乡情更深……施明德先生出生于东阳林甘村...
4月24日,金华市文物局组织文博专家对东阳市博物馆推荐定级的300多件文物进行了三级文物定级鉴定。 作为综合性博物馆,东阳市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现有各类馆藏文物24000余件,陶瓷器、青铜器、石器、玉器、书画、金银器、漆器、木雕、古籍等不同质地文物一应俱全,涵盖了东阳自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的各段发展历史。 此次定级以陶瓷器、青铜器为主,在鉴定过程中,专家们从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
3月30日,“缘木问道——黄小明木雕艺术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2016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木雕创作者黄小明携众多东阳木雕匠心之作亮相现场。 据悉,本次“黄小明东阳木雕艺术精品展” 是浙江省博物馆重点推出的“中国工艺美术系列特展”中的第三场展览,集中展出了黄小明创作的木雕挂屏...
由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东阳古道》一书,日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古道与其沿途所呈现的区域文化,是一个地方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对古道文化史料的发掘、搜集、整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去年5月,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公开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有关古道的各种文史资料,主要是古道(包括陆道和水道)及与之有关的古街、古桥、古亭、驿站、古渡口(埠头)、古树等历史古...
一本照片档案册、三本图文档案集、519页电子文档。近日,散落在东阳市城东街道李宅社区的“乡村记忆”,正输入东阳“千村档案”数据管理系统。去年起,东阳市档案局正式启动“千村档案”建设工作,构建古村数据库将乡村“活态文化”传承发扬。目前,首批25个村庄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收集和补充建档工作已基本完成。 25个村庄有了“电子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目的是为了完整记录、保存历史文化村落...
都说高手在民间,东阳也有这样一位农民。从东阳江畔捡的黄蜡石在他的巧手雕刻下,变成金蟾、壁虎或各类美食,足以以假乱真。这些冰冷的石头被他赋予了新的灵魂,显得越发温润。 这位农民名叫王人造,出生在画水镇画溪村,今年已经65岁了。而这门精雕细琢的手艺竟是他60岁退休以后才开始学的,而且无师自通,自学成才。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也没有任何绘画功底,但王人造天赋秉异,善于观察和总结,只是根据溪边淘到的石头...
1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在一个柚木和花梨木组成的落地屏风上,雕刻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以及莫斯科河,河面大桥上是疾驰的中国高铁。画面四周花团锦簇,树木繁盛。 这幅作品的文字介绍写着:“一带一路”倡议为拓展中俄大项目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品表达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俄众多战略性项目合作蓬勃开展的祝颂之意。 28日,主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丝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