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株洲市文物局考古队 2004年7月30日,株洲市文物管理处在株洲市石峰区龙头铺镇农坛寺贾家冲组发现一座砖室墓,并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墓系两室砖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294度。墓全长4.40米,前室宽3.06米,后室宽2.16米,残高0.84米。墓壁采用“两顺一丁”的砌法,墓壁砖长0.32厘米,宽0.16厘米,厚6厘米。墓壁砖底部施麻布纹,侧面施三角形几何纹饰。墓底铺地砖平铺一层,前室为横...
2004年3月8日,株洲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株洲县长冲乡花冲村六组村民电话反映,在当地一个叫蛇形山的山地发现一座砖室墓。随即,株洲市文物管理处的考古人员赶往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墓系单室券顶砖室墓,券拱保存完好,券拱之上约有3米封土,清理时由墓门进入。方向238度。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64米,宽2.18米,高2.26米。墓壁为“两顺一丁”砌法,拱顶为楔形砖单券,墓室地面的左侧分别用竖铺和横...
图为新乡发现的东汉砖室墓.新乡市文广新局供图 12月9日,记者从河南文物部门获悉,近日,河南省原阳县发现一座大型东汉砖室墓,当地文物考古部门正进行考古发掘。 新乡市原阳县于近日在一基本建设项目施工前,经过正常考古勘探,发现了这座大型东汉砖室墓。按照相关程序,已由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 据介绍,墓葬位于原阳县城北部阳光新天地小区,为一座多室墓,东西向,自东向西依次为甬道...
【解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3日对外宣布,该所9月在广州动物园清理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和明代。其中一座东汉砖室墓是近年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较大、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 【解说】据悉,该东汉砖室墓结构分为甬道、横前堂和并列双后室,墓坑平面略显“中”字形,墓室内部总面积接近30平方米。墓室砖室墓的封门保存完好,甬道、横前堂和双后室的券顶也保存完整,整个墓室...
出土陶牛反映岭南先民农耕生活 刘力勤 李启俊 摄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出土文物 刘力勤 李启俊 摄 此次出土陶船颇有岭南地方特色 刘力勤 李启俊 摄 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外公布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人员在广州大学城北亭村山文头岗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考古人员从中出土60余件精美陪葬品。据了解,此墓葬是由当地村民7月份建房修路时发现的,经过1个多月的考查,目前发掘工作已...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昨天在考古现场向记者通报了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位于广州小谷围岛西北部的北亭村山坟头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现场遗迹证明该墓早在唐代和明清时期两次被盗。该墓挖掘出随葬器物61件(套),主要有陶器、珠饰、银器、铜器、铁器等,其中陶船、牛车等模型明器为历年考古发掘少见。从墓室的规格和陪葬品推断,该墓地为东汉时期的百姓墓。 文/记者黄丹彤 山坟头: 迄今发现10座东汉古墓群 ...
考古专家称1900年前广州砖头砌拱建筑技巧运用已和罗马人共享 一座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较大、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近日在广州动物园犀牛馆场地被发现。昨天,广州考古所副研究员易西兵 现场向媒体通报了这座东汉砖室墓结构和随葬物品情况,据悉,这也是广州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最直观的墓室之一。同时发现的还有分属南朝、隋和明代另外3座砖室 墓。 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著名考古专家麦英豪到现场考...
中新社广州9月13日电 (记者 杨薇)记者13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9月以来,该所在广州动物园清理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和明代。其中一座东汉砖室墓是近年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较大、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 记者到现场发现,该砖室墓群位于广州动物园犀牛馆场地改造工程附近。其中东汉砖室墓的墓坑平面略呈“中”字形。墓室全长约9.74米,横前堂长7.13米。墓室内部总面积接近30平...
< 一座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较大、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近日在广州动物园犀牛馆场地被发现。昨天,广州考古所副研究员易西兵现场向媒体通报了这座东汉砖室墓结构和随葬物品情况,据悉,这也是广州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最直观的墓室之一。同时发现的还有分属南朝、隋和明代另外3座砖室墓。 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著名考古专家麦英豪到现场考察了这座砖室墓。他说,虽然墓室早已被盗,但这是目前广州发...
西湖镇境内的砖室墓群在扬州并不多见,很多市民都期待揭开墓主人的神秘面纱。尽管这3座砖室墓早在古代就多次被盗掘得很严重,但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还是陆续清理出了一些随葬品,例如已被风化的铜钱、有些裂纹的铜镜以及夹杂在泥土中很不起眼的漆器的漆皮。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珍珠之类的珠宝,更有人猜测:墓主人是不是东汉的“白富美”? 悬疑一:甬道咋没发现镇墓兽? ...
昨天,山水锦城四期工地施工现场发现一处砖室墓葬群。据市文物部门初步判断,该墓葬群年代为东汉时期,共有四座砖室墓,如此形制、数量的墓葬,在扬州考古史上极为罕见。 施工现场,两座砖室墓墓顶已露出地面,其中一座外露面积较大,可清晰地看到半圆形的砖石券顶,砖体完整无缺,堆砌痕迹清晰可辨。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介绍,接到施工单位报告后,考古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进行勘探,发现该处墓葬群共有四座砖室墓...
墓主居住´跃层式´ 绿釉陶车马验证身份尊贵 东汉时期绵阳工业发展状况如何?随着绵阳高新区磨家镇茅针寺村的东汉砖室墓考古发掘的推进,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昨(27日)上午,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宋建民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这处东汉砖室墓结构类似现代人的跃层式“一室一厅”,而墓葬中出土的残存文物中,尤以绿釉陶车马残片最为珍贵,对研究东汉时...
8月11日上午7时,陕西省甘溪镇河沿村村民刘登峰致电县文管所,因受“7.24洪灾”及泥石流,暴露一砖室墓。接电话后,旬阳县文物管理所长刘国强立即带领副所长江宏山、陈世斌等专业人员一行5人,赶赴现场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该墓葬位于旬阳县甘溪镇河沿村显神庙下坪一缓坡地,地处北纬32°52′55.4″、东经109°16′20.2″,海拔263米处。墓葬为竖穴券顶砖室合葬墓,根据出土的铜钱及墓葬形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