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社巴黎10月22日电“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22日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分别为展览题写序言,并共同担任监护人。 习近平在序言中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我同奥朗德总统决定,两国共同举办系列庆祝活动,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 习近平指出,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十分...
图为观众在文物展上参观 汉族、汉语、汉学、汉服……自汉代起,华夏文明的血脉和精神就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不绝。 21日,“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来自河北、湖南、陕西、云南等9省(区)27家博物馆的汉代瑰宝向法国和欧洲观众介绍了2000多年前统一、开放、自信、多元的中国汉代社会的全貌,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中国风格和中国情怀。 本次汉代文物展在近年来中国文物外...
定居加拿大的曾先生,平时爱好收藏,在湖南省第十二届文物博览会开幕前,他和夫人经香港转机抵达长沙。10月21日一大早,他们到大麓珍宝古玩城逛室内地摊市场,以较低价格淘到一尊元末明初的木雕佛像。 创办于2009年的湖南文物交流会,每年举办春秋两届,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参展,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收藏爱好者淘宝。 短短5年多,湖南文物交流会,已成长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交流会,成为业内人...
自9月中旬起,由老河口市博物馆组队开展的老河口水下文物资源调查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老河口市首次进行水下文物陆地调查工作。 “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是河口。”提到过去的老河口,当地人一再引用了这句谚语。老河口的码头根据光化县志记载:清嘉庆始修石堤,道光十二年秋因大水而崩塌后重修,光绪九年夏完成。自万福街码头至临江门全长约五里,建码头二十二座。这二十二座码头从上游向下排列是:万福街码头、望江楼码头...
于成龙故居 康熙两次追撰祭文,并题写匾额,还拨专款将其修筑为清代高官墓地中的典型建筑 据记载,于成龙墓地位于永宁州北今方山县峪口镇横泉村之南,碗扣白灰松香,墓葬方式堪称全国唯一 公元1684年,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去世,终年67岁。《清史稿·于成龙传》中如是说:“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
“随州文物古迹众多,许多遗址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突出,且具备唯一性;但近年来盗墓活动猖獗,文物保护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紧迫性。” 20日召开的“随州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界别协商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会上,各级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讨论如何对随州重要古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称,随州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汉代陶红马巫山博物馆供图 精雕细刻的商代三羊尊、栩栩如生的西周神鸟骨雕、憨态可掬的东汉庖厨俑……近日,记者在巫山县博物馆里看到,占地8334平方米的馆里,簇拥着不少游客。 据了解,巫山县博物馆目前珍藏着40000余件上起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下至明清时期的珍贵文物,设有1个基本陈列室、2个专题陈列室和1个临时展览厅,集中展示了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有着巫山地域文化特色...
作为湖南省第12届文物(国际)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湖南文物首届专场拍卖会今天在潇湘华天大酒店开始预展,展期2天,将于23日下午1时开槌。 本次拍卖会,湖南省文物总店特地调出库存珍品,并从民间征集到一批珍贵文物。参与拍卖的文物共453件,其中瓷器102件、玉器146件、杂项133件、书画72件。 据介绍,瓷器以官窑为主,为各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器物,如清乾隆青花海水龙纹盘等;玉器以元明...
精雕细刻的商代三羊尊、栩栩如生的西周神鸟骨雕、憨态可掬的东汉庖厨俑……近日,记者在巫山县博物馆里看到,占地8334平方米的馆里,簇拥着不少游客。 据了解,巫山县博物馆目前珍藏着40000余件上起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下至明清时期的珍贵文物,设有1个基本陈列室、2个专题陈列室和1个临时展览厅,集中展示了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有着巫山地域文化特色的文物,反映了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丰...
昨日上午,“纪念李劼人诞辰123周年暨李劼人故居修缮后开馆仪式”在李劼人故居举行。成都本土的文化名人马识途、流沙河受邀出席了仪式。李劼人故居于今日开始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李劼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法国文学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品《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誉为“川西民俗的百科全书”,郭沫若称其为“中国的左拉”。 据悉,此次修缮按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力图恢复菱窠...
不必惊叹于电视剧中侦探专家从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的高超破案技能。因为最近在现实中,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动物考古专家,利用科技考古,能在一具西周晚期的熊骨身上,破解出这只熊的生平和死因。 这具熊骨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寨遗址。该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09年3月开始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勘查发现,遗...
河南省在过去9年相继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丹江口库区和受水区地下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到明清时期的重要发现不断出现,一部绵延不绝记载中华文明进程的天然“地书”被渐次打开。 “从来没有哪一项文物保护工程,把中国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如此完整地揭示出来,”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虽然是被动解剖,但南水北调纵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
10月20日,记者获悉,自即日起,省文物局全面启动全省文物系统新增文物藏品鉴定定级工作。据悉,这是继1996年和2002年全省文物系统馆藏文物两次鉴定定级工作之后的又一次全面鉴定定级工作,预计将于2015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 据了解,我省曾于1996年和2002年对全省文物系统馆藏文物开展过两次鉴定定级工作,共鉴定确认一级文物3240件(含国宝30件),二级文物11386件,三级文物9...
绿釉陶宝鸭 明代 (东莞市博物馆藏) 10月23日至11月23日,汇集了东莞、深圳和惠州三家博物馆共104件出土文物的《东江遗珍——深莞惠三地出土文物精品联展》将在东莞市博物馆二楼展出。据了解,基于深莞惠相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展览以时间为序,展示源远流长的东江文明,文物以出土石器和陶瓷为主,包括各种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及兵器等。此外,市博物馆还策划了与展览同期推出的“‘陶’你欢喜”互动体验活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