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生鲁斯·怀特在北约克郡斯卡伯勒附近地区的考古遗址中,那里发现了1.1万年的老树和一些古代遗迹。古代房屋想象图:研究人员发现了18个围成圆的木柱残迹,房屋地板上可能铺着芦苇或者茅草。石器时代爱尔兰一座古房屋想象图。最初的建筑与这栋房屋非常相似,茅草屋顶、呈圆形。2003年以来,考古学家们一直在这个中石器时代遗址处挖掘。英国考古人员10日宣布,发现一处有一万多年历史的人...
根据考古学家的初步统计,中国考古人员自上世纪50年代进行田野调查中发现汉代裸体陶俑以来,截至目前已发现了3000余件裸体俑,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女性俑和个别的宦官俑。 著名秦汉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说,半个世纪前考古专家在汉长安城西北部进行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了裸体陶俑,其后人们便根据陶俑不着寸缕的形象称其为“裸俑”或“裸体陶俑”。初步...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新华网西安12月11日电(记者冯国)陕西省考古人员近日在配合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在一处建筑项目区新发现了11口水井,因该地处于唐长安城漕渠与清明渠交会处的通义坊,对于研究唐代的里坊制度、城市供排水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今年10月份,西安市在实施边家村、黄雁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过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新发现的唐代遗迹展开了抢救性发掘。遗址位于唐长安城内通义坊的核心区,东邻边东街,西邻边西街,发掘...
昨天,本报报道了考古人员又在沈家山抢救性发掘一座汉代夫妇合葬墓的消息。市钱币学会专家陈晓友根据出土的五铢钱形状、颜色,推测这些五铢钱可能是冥币。 陈晓友告诉记者,前天从汉代夫妇合葬墓里出土的五铢钱,颜色呈红色,说明含杂色金属比较多,因为一般五铢钱高铅锡,出土后在空气中氧化,颜色呈灰黑色,泛绿色。另外,该五铢钱厚度较薄,中间的孔比较大,是为了节省材料,而且文字扁平。综合这些元素,陈晓友推测,这些五...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古墓 “古代汉墓群挖出了两具 汉代尸骨的遗迹!这是挖掘以来最重要的发现。”昨日,从胶州赵家庄汉墓群挖掘现场再次传来喜讯。 “有牙齿和头发!这是尸骨的痕迹!”昨日下午4时许,一名在侧面挖掘的考古工作人员突然高喊着,他发现了几颗牙齿及几缕发丝,但尸骨的全身骨骼已经腐烂,只有泥土呈现出黑色的痕迹,考古人员发现这是成年人尸骨的痕迹。半...
2006年1月,五里头村一名吕氏后裔勾结几名盗墓贼,盗走了青铜鼎、熏炉等文物,之后又从墓葬中盗得文物119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47件,一般文物58件。公安部门及时出击,追回所有被盗文物。 200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经过勘探,确定共有16座宋代墓葬,呈南北两排分布。2008年6月以来,陕西省、西安市考古专家联合进行了抢救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瓷、陶、石、铁、铜、银、金及...
9月16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在陕北吴起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化石点,为研究史前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种类提供了宝贵、丰富而真实的材料。 此次发现的第四纪化石点位于吴起县庙沟乡,因历史原因,这里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山体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1367米之间,川道极小。在被水流冲刷切割的沟壑间,清晰可见次生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午城黄土堆积情况。尤其是离石黄土(因山...
考古人员继前天入驻现场后,昨天开始揭取荆州熊家冢车马坑的表土。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研究员介绍,车马坑发掘何时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记者前天在熊家冢考古工地探访发现:整个车马坑的上方,已经搭好了一个造价200万元的钢结构顶棚。考古人员正在对现场进行清理,作开挖前的最后准备。 熊家冢现存车马坑的数量为33座,其中最大的一座车马坑长131.1米,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同时期最长的车马坑。此...
日前,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在双桥工业园区一处元代古墓中,发现罕见的神秘彩绘火炬。 工作人员现场发现,墓室为石室墓,长约3米,宽约2.5米,内壁两侧均设有长方形壁龛,后壁壁龛呈宝瓶状,并绘有火焰状的彩绘浮雕。墓顶门楣上雕刻的牡丹枝叶缠绕,花色依旧艳丽。 考古人员说,雕刻精美的火炬在重庆地区的古墓中非常少见。从火焰图案来看,有可能与古波斯的古老宗教——拜火教有关。 考古人员介绍,元代墓在我市之所...
印第安纳大学提供的残骸水下照片 加勒比海盗传奇人物威廉·基德船长的故事最近得到了新的印证。美国考古人员13日宣布,他们在加勒比海一座小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艘可能是基德船长俘获后遗弃的船只残骸。 沉睡300年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海下考古队13日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圣卡塔利娜岛海岸附近水下约3米处发现一艘沉船残骸,它可能是基德船长1699年抛弃的“基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