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1日,记者从新乡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获悉,在原阳县一建设工地,发现了一个由28座古墓葬组成的汉代墓葬群,出土了一些珍贵的彩陶等文物。 这处工地位于原阳县新城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在建设前期地质钻探中,文物考古工作队意外发现了这一汉代墓葬群。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分别排列着28座古墓葬,大部分为空心砖墓结构,距现在地表5米以下。经文物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为西汉时期古...
留白彩陶盆 这只彩陶盆(见图),名叫“留白”,直径约20厘米,宽边,折口,腹上圆而下敛。腹内一半彩绘,一半空白。该器是5年前从甘肃临洮一施工现场发现的,现藏于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留白”腹内是水漩涡纹图案。水漩涡纹在盆腹部的下方,一个水漩涡,慢慢旋转,向左右上方扩散发展,变成两个水漩涡。两个水漩涡,继续扩散,形成了三个水漩涡。但画面上只有三排水漩涡纹,其余部分为半边空白,留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葬具 1980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 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
新年伊始,在收藏圈里,各路藏家纷纷拿出以羊为主题的收藏品出来“晒宝”,从艺术鉴赏到故事阐述,讲述了很多藏品里鲜为人知的“羊”文化,也引来了多路藏家对这类藏品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晒出的文玩里,有玉器,有金器,还有为大众所熟知的陶器。羊,作为先民们生活的重要伙伴,它的形象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东西方交流史。影响着文字、饮食、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以羊...
图1-武士俑 图2-文吏俑 图3-匍匐俑 四川制陶历史非常悠久,成都周边的营盘山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的陶器都十分丰富。从夏前到商周,从宝敦文化到三星堆、金沙文化,再到丰富无比的汉代陶器……直到生动而神秘的宋三彩陶俑,四川陶器源远流长。 四川的彩色釉陶器,可追溯到汉代,四川汉墓出土过许多绿釉或黄釉陶马、摇钱树座、匜、炉、壶等,...
五羊纹彩陶 新疆考古研究所黄杰提供 日前的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使新疆首件五羊纹彩陶出现在人们眼前。墓葬中出土的众多羊距骨等与羊有关的随葬品说明:这个部落的先民重视、崇拜羊,羊可能是当时财富和吉祥的象征。 这个部落的墓葬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大鹿角湾,地处天山山脉北麓的山前坡地,海拔较高,接近雪线。墓葬均分布于山前褶皱地带的山梁上,均见圆丘形封堆标识,大多排列有序且较为紧密。所发掘的墓葬36座,...
近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在沙湾县大鹿角湾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新疆首件饰有动物图案的彩陶壶,动物主角是5 只体态健壮的羊。 沙湾县大鹿角湾墓葬群发掘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阮秋荣说,这件五羊纹彩陶壶出土于沙湾县博尔通古牧场山坡上一个游牧部落集体墓地,海拔 2000 米,牧草茂盛、雨水充沛。去年9 月至 10月下旬,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沙湾县文管所对此地进...
近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在沙湾县大鹿角湾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新疆首件饰有动物图案的彩陶壶,动物主角是5 只体态健壮的羊。 图/阮秋荣 制图/赵勇 沙湾县大鹿角湾墓葬群发掘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阮秋荣说,这件五羊纹彩陶壶出土于沙湾县博尔通古牧场山坡上一个游牧部落集体墓地,海拔 2000 米,牧草茂盛、雨水充沛。去年9 月至 10月下旬,新疆文物考古研...
在国家博物馆,有1件珍贵的文物是从河南省临汝县纸坊公社阎庄大队(今汝州市纸坊乡纸北村阎庄自然村)出土发现的,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考古价值傲然屹立于中华国宝之巅峰,2003年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它,就是国宝“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做为当年第一位发掘出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李建安先生,至今却鲜为人知。现在汝州计生委工作的谭国强与李建安交往有数年之缘。作为发现者的见证人,他将所知的发...
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陶器 资料图 1 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考古发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向记者透露,在马家窑遗址首次发现成排分布的房屋遗址,这与大量的陶片等文 物共同勾勒出了马家窑文化的独特面貌,表明到马家窑文化时期,黄河上游地区已经不再是仰韶文化的地方类型,而开始以崭新的文化面貌开启了本地区独具特色的 文明化进程。 从2014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五羊纹彩陶壶(阮秋荣摄) 一件出自沙湾县大鹿角湾墓葬群的五羊纹彩陶壶,被考古学家发现是新疆首件饰有羊纹图案的彩陶。 昨日,沙湾县大鹿角湾墓葬群发掘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阮秋荣说,五羊纹彩陶壶发现于沙湾县博尔通古牧场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一个游牧部落集体墓地。 据悉,本次对沙湾县大鹿角湾墓葬群考古发掘,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沙湾县文管所共同完成,四名考古工作者...
远古彩陶距今3000多年,最早的达8000年,因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及科学研究价值,从而具有了非常高的收藏价值。但由于彩陶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侵蚀。李春富表示,出土的彩陶或多或少地在陶体表面带有一些硬垢,有的甚至覆盖整个彩陶,影响了对彩陶纹饰的观赏和研究。彩陶出土后,遇到空气后即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埋藏在盐碱地的彩陶出土一段时间后,有的表面泛白,有的表面起茄、...
12月26日,西安半坡博物馆作为主办方之一,参加了在青海西宁召开的纪念柳湾遗址发掘40年暨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建馆10周年——中国西北地区彩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前遗址博物馆及相关文博单位6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康海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研究员谢端琚,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王进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留白彩陶盆 这只彩陶盆(见图),名叫“留白”,直径约20厘米,宽边,折口,腹上圆而下敛。腹内一半彩绘,一半空白。该器是5年前从甘肃临洮一施工现场发现的,现藏于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留白”腹内是水漩涡纹图案。水漩涡纹在盆腹部的下方,一个水漩涡,慢慢旋转,向左右上方扩散发展,变成两个水漩涡。两个水漩涡,继续扩散,形成了三个水漩涡。但画面上只有三排水漩涡纹,其余部分为半边空白,留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近日,亚洲杰出成就奖——“亚洲十大民营博物馆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甘肃省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获得这项殊荣,成为全省唯一获奖的民办博物馆。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保护与民间博物馆的发展牵动着全球视野,民间博物馆从无到有,并蓬勃发展。2011年,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使民间博物馆“遍地开花”,并进入快速合法发展的历史时期。 甘肃省马家窑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