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期,纷纷扬扬的《功甫帖》事件由小众争论升级为大众评说,对真假的争论不休使得大众对“艺术品确真”问题产生质疑,作为公众的权威与喉舌,专家与媒体的言论成为引导大众认知的重要窗口。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发声者,专家与媒体需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有游客发现故宫万春亭里藻井的龙珠不见了,是被盗了吗?对此故宫方面有何回应? 其实这颗龙珠的学名叫轩辕镜,属于国家级保护文物。传说这个轩辕镜是中国古代祖先轩辕氏制造的,可以用来分辨真假天子。轩辕镜实际上是一个金属的球体,上面涂有水晶和锡的合金,万春亭的藻井上龙嘴里含着的,有照明的功能。万春亭藻井上这颗龙珠通过反射光线可以把亭子照的一片光明,藻井上的彩画也清晰可见。 ...
2013年12月27日,由中国文物网发起,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化网、中国文化传媒网和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共同参与,推出了“2013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经过热心网友们为期二十天的投票,最终评出了2013年最受关注的中国十大文物事件。2013年中国文物行业在墓葬考古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占据十大文物事件的半壁江山。
1月25日,一个小男孩在拈花寺前玩耍。钉在寺庙墙上的晾衣架上挂着被子、衣服,旁边还有不少搭建的平房。 由于长期缺乏保护,拈花寺石雕上的花纹已变得十分模糊,损坏情况严重。 记者昨日获悉,在被占用了60年后,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寺拈花寺将在下个月完成人民大学印刷厂厂房腾退工作,并启动60年来首次大修,随后重新恢复为宗教场所。 交涉腾退 政协委员连提10年提案 北京...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12月27日,由中国文物网发起,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化网、中国文化传媒网和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共同参与,推出了“2013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经过热心网友们为期二十天的投票,最终评出“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考古发现”、“曹操墓DNA鉴定事件”、“成龙外捐徽派古建引争议”和 “中国珠算入世遗名录”等十大文物事件。 2013年已然成为过去...
2013年12月27日,中国文物网与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化网和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媒体联合推出“2013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经过热心网友们为期二十天的投票,最终评出“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考古发现”、“曹操墓DNA鉴定事件”……
纵观2013年,艺术市场发生的事情不少,有的令人振奋,有的令人悲伤。京华时报通过对2013年艺术品市场的梳理,与读者一起回顾过去这一年的十大重要艺术事件。 1 已故名家作品一律限制出境 3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的通知中规定,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关山月和陈逸飞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包括白雪石、亚明、启功等在内的21位艺术家...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4年1月6日,中国文物网与诸多合作媒体联合推出的“2013年度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013年是中国文化文博事业快速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也是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历经严峻考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各种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件不断出现,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也在不断升华。作为中国文博领域的专业媒体,中国文物网秉承“继承、发展、传播中...
《功甫帖》事件或成古代书画市场分水岭 1月1日,关于《功甫帖》真伪之辩又有了新进展—从去年12月21日开始,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从纽约苏富比高价购买的苏轼《功甫帖》被上海博物馆的三位专家公开指为伪作。 1月1日,署名为上海博物馆三位中国书画权威研究人员的论文在《中国文物报》上全文刊登,矛头直指《功甫帖》。而无论刘益谦或者苏富比拍卖行将如何应对,这对于整合古代书画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
2013年进入尾声,回望这一年,中国艺术界虽然波澜不惊,却始终不缺让人们议论的话题。从“雷人”到“蒙人”,从“不适应”到“不差钱”,艺术说不清楚,市场看不明白,艺术市场的故事从来没有结尾。 韩国画廊撤离中国 2005年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外资画廊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早期的常青画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佩斯画廊等进驻北京798。2007年开始,韩国阿拉里奥画廊、阿特塞帝画廊、昌阿特画廊也扎堆进入中国。...
时光荏苒,2013年很快就要过去了。这一年的文物界与收藏领域,成龙外捐徽派古建引争议,“到此一游”文物古迹破坏现象屡禁不止,清代壁画被修复成卡通画,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狭路相逢,海外圆明园鼠首兔首无偿回流;钱钟书私人书信拍卖起风波,中国大妈淘金热引起国际关注……
【内容提要】基督教“圣像毁坏”造成的图像缺失,影响到传统西方艺术史研究图像和图像规律的一般方法,研究对象的缺失,与“再现-复制”规律的中断,图像研究有了在本体上思考图像的“有-无”,图像环境影响图像规律的新思路。将“圣像毁坏”历史事件的描述,转化为艺术史事件,由“物证”构成的艺术史,还原为对艺术史事件的描述;艺术史时空意识,重点不再是风格流变和地域特色,而是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事件的状态和性质,以及...
钱钟书致李国强的书信手稿 钱钟书、杨绛夫妇 钱钟书、杨绛珍贵手稿大规模亮相拍卖场,102岁高龄的杨绛强烈反对这些书信上拍。此事一经媒体曝光,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热议。而在私人信札手稿拍卖持续升温的今天,其中所涉及的物权与著作权之争也成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起因 5月19日,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召开“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
冀宝斋博物馆 引发争议的藏品 号称“中国最大民间博物馆”的河北衡水冀州冀宝斋博物馆,在“奇葩”与“毁三观”这两个网络时代充满调侃戏谑的词汇裹挟下一炮走红。一篇热门网帖让无数网友 “笑出眼泪”。之前向来门庭冷落的民办博物馆,也一下子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一篇网络热帖引发的热议 ...
据悉,珍贵的二战期间日本突袭珍珠港战后损失评估原始详尽手绘地图将于12月6日现身佳士得拍会,引发了全球藏家的广泛关注。图为珍珠港战后损失评估地图《1941年12月8日对美空袭作战中珍珠港海面舰艇损毁评估报告》,标题用日语和英语进行了双语标注,尺寸为31×23英寸(约为78.74×58.42厘米),拍前估价在40万至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万至368万元)之间。图片来源:佳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