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原齐国历史博物馆顺利完成了文物搬迁工作,将需要上展文物全部有条不紊地运至新馆所在地——齐都文化城内的齐文化博物馆,新馆将于9月12日开馆。 目前,进展最快的齐文化博物馆的石刻展厅,文物搬迁已经全部完成,正在做最后的规范和整理,并计划于近期完工。 其中,石刻厅以近代石刻、佛教造型和汉画像石为主,以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全景式展示了包括临淄县城的四块门匾在内的众多精美石刻艺术品。...
近日,2016年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结业仪式与2016年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论坛在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举办,现场向来自多国的20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尼山圣源书院荣誉院长王殿卿先生认为经过六年的实践,确信讲习班是有价值的。四海孔子书院冯哲院长肯定了讲习班中学西行的价值,并着重阐述了当前中国学者的责任是向世界说明中国。 据悉,山东省最近设立了儒学大家项目,...
7月31日,为期三天的首届国际道教文化(前沿论坛)学术研讨会胜利闭幕。闭幕式之前,部分与会专家学者还观看了天岳幕阜山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并展开了气氛热烈的座谈,为方案的完善和修改建言献策。座谈会及闭幕式均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何建民教授主持。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在座谈会上阐释了主张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建设要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建筑品质要有百年大计、千年传承的高度;文化表达对...
法师字法真,俗名齐瑞,湖北荆州人氏。 1983年出生于长江之畔的湖北荆州;1999年4月初8,于湖北石首东岳寺礼悟忍大和尚剃度出家;2001年9月至2007年7月先后就读于重庆佛学院、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2001年10月,于重庆梁平双桂堂惟贤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2007年9月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研究班毕业之后,受院长明学长老盛情挽留,任教佛学院至今。 法师年少出家,童真入道,佛学院博学教典...
姜小平向顺庆区张澜纪念馆捐赠了两份《人民日报》 8月3日上午,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常务理事、解放战争史料收藏家姜小平向顺庆区张澜纪念馆捐赠了两份《人民日报》。其中一份是1950年6月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张澜先生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所作的题词;另一张是1955年2月10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澜逝世的讣告...
经常出入康定的人都熟悉,快进入城区时总要经过一个名为“小天都”的隧道。一提起小天都,很多不知情的人便以为就在这里,事情真是这样吗?说起康定的小天都,还要从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人一件事情说起。 孙士毅(1720年—1796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历任过两广、云南、山东、四川、两江等地方大吏,并曾任翰林院编修,纂校过《四库全书》,官至吏部尚书、大学士;参与过驱逐廓尔喀(统治尼泊尔...
8月4日,2016泉州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作启动。一支由35名水下考古专家和水下考古队员组成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队,将沿着泉州541公里的海岸线,开展为期45天的水下考古工作,探寻那些沉没在海底的故事,揭开海丝泉州的水下神秘面纱。 揭开海丝古城神秘面纱 助推海丝申遗 千年古城泉州,不但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蕴藏着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便是以“三湾十...
2014年4月,陕西佳县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在那一年,32岁的武小斌从榆林回到了故乡——佳县泥河沟村。“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村里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如果不是后来榆林日报记者来采访,我还不知道这件事。” 在榆林开过商店、搞过运输的武小斌,经过观察与思考,投资30万元,建起了泥河沟村的第一个农家乐——枣缘人家 .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农家乐看到:二孔窑洞可供住宿,一...
5月初,黄岩屿头乡前礁村出土了南宋赵伯澐古墓,轰动一时。 这座南宋古墓,出土了大量随葬丝织品,还原了一位南宋文官生前的服饰礼仪,因而被学界称为“宋服之冠”。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参与了黄岩赵墓发掘的全过程。多年的考古经历,让这位“老司机”看到了考古的另一面。 7月30日,郑嘉励在台州市图书馆以《终极之典——从黄岩南宋赵伯澐墓说起》为题,以赵伯澐墓的发现为...
在安特生甘青考古结束整十年以后,1934年10月2日,刚刚从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夏鼐,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取了留美公费生资格(考古学专业);此后,他又遵从李济先生“出国赴英较美为宜“的建议,将留学方向调整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在1934年10月至1935年7月夏鼐出国留学前的阅读书目上,可以看到摩尔根的《史前人类》、伯基特的《古石器时代》和《史前学》、柴尔德的《青铜时代》、奥斯本的《古石器时代的人类》等宏...
工作人员石亮在修复青铜器文物 当人们在博物馆欣赏一件件珍贵文化遗产,享受那些栩栩如生的文物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那些时代触手可及时,有没有想到它们出土时其实并不是这样“华丽”登场的,它们中的大多数是经过文物修复工作人员之手,让他们重现往日荣光的。 7月29日,我们来到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一睹文物修复的真实场景。 青铜器文物修复“三剑客” 中心金属组的文物...
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来自丝路之都的唐代艺术》展览,于7月10日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圆满落幕。陕西历史博物馆共有20件/套珍贵文物参加了此次展览,随着展览结束,参展文物已于8月2日顺利点交归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今年以来,陕历博努力在盘活文物资源、深挖藏品潜质上下功夫,积极组织文物参加各类展览,藏品...
近日,周口市博物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一普”)数据通过省文物局数据审核专家组审核验收。周口市博物馆馆藏文物7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936件(套)。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该馆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牺牲了不少节假日,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工作,在省、市普查办的悉心指导下,在今年初将文物数据登录完成,之后转入审核阶段,经多次开展自我审核,校勘修正,7月底顺利通过审核验收,一、二、三级文物数据审...
最近与文物有关的两个大新闻都是“坏消息”,一件是北师大接受藏家捐赠的6000件珍贵古陶瓷被质疑是“赝品”;另一件是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半年内两次被盗,盗墓贼甚至追砍警卫。这两件事不禁让人感慨:文博圈真该好好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了。 “京师瓷”事件因为捐赠品未经鉴定,因此尚处争议之中。此事备受关注,是因为这件事勾起了人们对收藏圈“国宝帮”的复杂感情。“国宝帮”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文物有...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向北师大赠6000件“京师瓷”事件继续发酵。日前,北师大博士生刘昕鹏发公开信,希望学校就邱季端捐献6000件古陶瓷并成立博物馆一事进行专项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随后他遭到学校方面的约谈。 有文物鉴定公众号发文,表示被“藏品上的‘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御赐××国王赏用’这么朴实无华不怕杀头的话语给雷到了”。连呼毁三观和大脑的还有一干网友,有人调侃说,“底下还有款咧,微波炉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