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日下午,鄂尔多斯市7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各个旗区赶来,聚集在康巴什区乌兰木伦石窟,为即将开幕的首届鄂尔多斯文化遗产博览会做准备。此次博览会上,他们,无疑是主角。 8日下午,随着博览会的开幕,设在乌兰木伦石窟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也同时开馆。 “让躺着的文化遗产站起来”,这是鄂尔多斯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而在此次博览会上,陈列在鄂尔多斯高原广阔大...
近日,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回族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牛阳告诉记者,回族医学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认为,对于传统最好的尊重就是把接力棒传好,让古老的回医开花结果,重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回回药方》残存于世的只有4卷,成了中国目前仅存的一部古代回族医药典籍。”牛阳说,回族医药在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上有独特之处,但因古籍文献大量流失,给回族医药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
被誉为察哈尔文化的发祥地,察右后旗近年来以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在保护、传承中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打造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 察右后旗先后被誉为“中国·阿斯尔音乐之乡”“内蒙古察哈尔文化研究开发保护基地”“内蒙古‘一旗一品’文化品牌示范旗”等多项殊荣。 舞台艺术:唱响草原 走向世界 舞台艺术创作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一个地区的文化...
8月6日,考古学家在湘西泸溪县浦市镇下湾考古现场宣布: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发现了“高庙文化”遗存现场。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 此次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地处沅水河床边一台地。在历时10多天的发掘后,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遗物,包括石器、骨器、陶片等。其中石器为打制与磨制,有细石器、石斧、石铲、石锛等器物;骨器中有鱼骨、兽骨锥、针...
80年考古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良渚文化向世界述说“远古中国” 国家考古局: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已成为形容中国历史悠久的“口头禅”。但你是否想过,当外国友人问你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证据时,你该如何回答? “在考古学界,说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已经没什么异议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刘...
8月1日,河南省文物局召开办公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议和全国文物援藏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6年下半年重点工作。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主持会议并讲话,机关各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陈爱兰对下半年要重点做好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一要加强学习,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全省文物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议精神,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做好文物领域“放管服”工作,全面...
进入汛期以来,临漳高度重视文物和遗址安全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文物遗址安全度汛。 该县成立以文物旅游局长任组长的汛期文物和遗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和遗址安全工作的通知》,严格实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并与相关科室签订安全责任状,将安全责任明确到岗,责任到人。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汛期文物和遗址安全救援工作应急预案》,组建了30余人的抗洪抢险突击...
日前,从区文广新局传来好消息——我区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在文物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自2013年开始,我区按照国务院和省市统一部署,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旨在全面摸清文物“家底”、加强文物保护。本次普查的对象涉及全区境内所有国有单位,普查范围广、专业性强,标准...
前日,河源市文物考古普查人员在该市紫金县黄塘镇铁嶂村营盘村小组进行野外考察时,意外发现了该村的守备营盘遗址内,山中密林深藏有两座明末清初的古炮楼,两座古炮楼内的木楼构件已损毁垮塌,但炮楼内四周的石墙至今保存完好,里面的枪眼炮眼密布,坚不可摧。 前日上午,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率队前往紫金县黄塘镇最边远、偏僻的小山村——铁嶂村营盘村进行野外考察,意外在铁嶂村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两座明末清初的...
8月1日,由浙江省永嘉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永嘉县原文物馆馆长潘浩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案,经永嘉县法院一审宣判,以贪污罪、受贿罪、玩忽职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零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2万元。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楠溪江古村落存留有较完整的宋式村貌、明清建筑及其文化习俗,被专家誉为民居中的“活化石”。然而,作为保护楠溪江古建筑群的官员,潘浩没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古建筑修缮过程中的问题,造成古...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近日表示,未来五年,国家支持西藏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将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拉萨古城、唐卡文物、馆藏文物等文化文物项目。 新闻提到的唐卡文物就是藏区传世唐卡,目前已被国家列入重点文化文物保护项目。国家为什么拨巨款保护唐卡呢?或许到过藏区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唐卡作为藏区文化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格式各样的唐卡画院和艺...
最近北师大因为一场校友捐赠事件而频频“上头条”。企业家邱季端在7月向母校捐赠了6000件藏品,称这些藏品涵盖了中国各个朝代和窑口的精品。为此,北师大还将成立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由邱季端担任首任馆长与院长。此举本是一件慈善义举,但因藏品的真伪问题,不仅引来了文物界史无前例的质疑,也引发了网络热议。 虽然6000多件藏品还未正式与公众见面,但有网友晒出了这...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紫荆》杂志8月号刊文称,中国是世界上文物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对于被盗流失文物,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一贯鲜明的,对非法流失文物坚定追索。推动追索流失文物工作,需要国际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文物目的国、转运国和地区的积极配合,对文物进出境进行监管,从而构建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促进流失文物返还的国际体系。 刘玉珠在文中称,中国对非法流失文物追索,主要通过外交、司法和民间三...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资源独特,文化积淀丰厚。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本报今起开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专栏,将充分发掘陕西文化精华,全方位聚焦陕西文化发展成果及独特魅力,传递陕西文化强音,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距今4300多年前的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县高家堡镇,是龙山文化晚期的史前人类文明遗存,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新...
为便于查询馆藏文物的基本信息,建立文物信息管理数据库,提高对馆藏文物的认识和利用,日前,高淳博物馆借助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采集的数据资源,对七千余件文物进行分类整理,为每件文物制作了“文物身份证”。 “文物身份证”,即文物登记卡,包含了文物的照片、名称、年代、类别、质地、数量、保存状况等14个指标项基本信息,初步实现了对文物资源的标准化、动态化管理。有了这张“身份证”,今后当遇到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