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庆祝中国和法国建交50周年,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文化与新闻部合作主办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近日在法国巴黎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新疆有19件汉代精美文物参展。 11月16日,记者从新疆博物馆了解到,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我国9个省(区)共27家文博单位的150件(组)精品文物,新疆参展的19件汉代精美文物受到了法国观众的关注。特别是“蓝地人首马身纹毛布”,其精湛的织毛工艺和用犍陀...
13米的涅盘佛像、50个画面的“佛传故事”壁画、中国国内仅存的西夏文图解本《观音经》……香港将举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敦煌文物展,神秘的敦煌莫高窟将原样“重现”香港。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的总称,包括了敦煌市的莫高窟及西千佛洞等,现共有洞窟812个。敦煌石窟保存了精美绝伦的佛教艺术遗存,莫高窟是敦煌石窟群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石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将莫高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记者16日获悉,山东省正式开通数字化博物馆,首次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展示文物,首期1000件珍贵文物将通过网上三维展示。 据山东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达216家,馆藏文物182万件,其中一级品1.26万件。受展示场馆等条件限制,能够在博物馆展示的仅是很少一部分,大量的文物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数字化博物馆将充分运用信息、互联网、多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
日前,滨海新区“109枚封存审批公章”成为政府简政放权的历史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让不必要的审批成为历史。 滨海新区以“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活力。作为我国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行政审批机构,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于今年5月20日正式挂牌对外运行服务,以1枚印章代替原来的109枚印章,完成了简政放权的改革。“109枚封存审批公章”作为简政放权的生动见...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雷峰塔轰然倒地。 著名作家、红学家俞平伯正在塔对面的楼里,和僧人下棋,突然听到四妹尖叫“塔倒了”。等他赶到楼外,对面已成废墟,他懊恼不已,立马乘船到西湖,直奔现场,凑个热闹也好。 那天,很多人像俞平伯那样,捡到了经砖,有心人还珍藏了砖里的经卷。直到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地宫进行了考古发掘,更多的文物,相继出土。 可是,作为杭州...
据墓砖推断古墓属清代中晚期 挖机挖出古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15日上午10点左右,南昌又有一个古墓被挖机惊醒。在经开区白水湖黄堂村湖滨北路南通五建的工地上,正在施工的挖掘机挖出了青灰色的石砖,工人仔细一瞧,发现这青砖之下竟是一处古墓,随后该工人铲来泥土将墓穴封存。据专家推断,该古墓属清代中晚期。当天下午,村民报警称,墓穴之内的文物已被哄抢。工地上的目击者也称,当天下午确实看到有人进墓穴,并...
经过70余天的抢救性考古清理,考古人员在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碧水镇西北7公里处的一个天然岩洞内发现上千件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铁器、古玻璃、玛瑙料珠等文物,并发掘出8个叠压紧密的文化层,这些文化层从东汉时期的鲜卑文化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明。 专家认为,这一黑龙江洞穴考古,初步打开了回望中华民族源头之一的大兴安岭文化“无字史书”。
近期,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我市有张作霖墓园、“道光廿五”酒出土地等16处遗址入选。 此次入选的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道光廿五”酒出土地、北镇天主教堂、北镇基督教堂、张作霖墓园、张作霖家庙、田园子石刻、小阁石刻、石家岭长城、义州卫安泰门、朱家洼墓、范家沟遗址、西鸽子洞遗址、大王家城址、乾州城址、二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和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涵盖了地上、地下多...
近一个月来,我省发生4起上交文物的事件。然而,原本是正能量的事儿,却因奖励金额问题饱受争议,在网络上引发了数万网友大讨论。 事件一:洛南县寺坡镇村民雷军政主动上交西周石斧,获得洛南县博物馆100元奖励。 事件二:城固66岁老人武靖远回家途中在土堆里发现商代晚期的酒器,上交后获得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 事件三:丹凤龙桥水泥公司员工李磊在黏土堆里发现一把战国青铜剑,上交给丹凤县文物部门...
文物古旧建筑和历史建筑是眉山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意义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近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全市文物古旧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 根据通知,我市将于今年11月起至明年9月开展全市历史建筑的首次普查,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具体实施,由地方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古建,挂牌保护。对历史古建较多的古镇和古村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中国国宝级文物、西周重器“兮甲盘”,流落海外数百年“归国”后7日首次亮相武汉举行的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引起海内外关注。 11月7日,游客在艺博会上参观回流后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的国宝级珍品“兮甲盘”。 “兮甲盘”因制作者兮甲(字吉甫,即尹吉甫)而得名。尹吉甫是十堰房县人,为距今约2800年前周宣王的重要辅臣,是湖北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学荣,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高工付清远,应邀来陵县调研文物古迹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 两位专家实地参观了陵县文化艺术中心、颜真卿公园、唐平原郡故城墙遗址、平原君墓、汉墓群,对陵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以及保护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就进一步加大力度,搞...
日前,平阳县普查办在对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县文物保护单位仙坛寺保存一口完整的明代铜钟。 根据前期对各单位文物申报信息进行核查认定后,县普查办将仙坛寺列入此次普查登记范围。近日,普查员在实地调查时发现寺内至今保存古钟一口,为明景泰三年(1452)所铸,高1.9米,径约1.1米,重1000余公斤,双龙作钮。周身分为6区,分别铸有捐赠者姓氏、 数额,间隔处饰花卉,雕琢精细。这铜...
15日,记者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文物管理所获悉,根据牧民提供信息,该所最近在新巴尔虎左旗吉布胡郎图苏木附近发现2件罕见汉代纹饰陶罐。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关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出土的鲜卑时期陶罐的花纹都是素面,而此次发现的2件纹饰陶罐不仅有炫纹,且在炫纹上面还做了特殊的波浪纹。” 关荣认为,这样的花纹陶罐在鲜卑时期的陶罐里非常罕见,具有很重要的考古...
据报道,陕西丹凤县小伙李磊发现战国青铜剑上交文物部门被奖励500元。当地文物部门称这把剑距今约3000年历史,有人曾想花十几万元买走。该消息一经报出,便引来舆论一片哗然,很多人发出质疑:国家愿意花上千万上亿元去国外收购流失文物,却为什么吝啬于奖励本国主动上交文物的公民?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所有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任何人在发现和捡拾到文物后都应上缴政府相关部门,政府对于主动上交者给予适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