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工人在周口关帝庙内挖出一处古代建筑的根基。根基由于封存于地下,保存十分完好。专家根据现有资料推测,这处遗址应是关帝庙古建筑群的一部分,但到底是什么建筑,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 被发现的古建筑根基位于关帝庙春秋楼以东三四十米处,和掖门处于同一水平线,位于古井南侧5米开外。据介绍,几天前,工人们在此处挖坑,刚刨了有10多厘米深,就挖出看上去年代久远的青砖。随后,随着取土范围的扩大,他们发现出土...
专家推测:是先人利用自然石形状打凿而成,具体年代尚待考证 鞍山大孤山上对桩石村村民,在大孤山发现一个石棚。接到消息,市博物馆文物专家和考古工作人员,日前前往上对桩石村探个究竟。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专家来到该村采石场附近。那个所谓的石棚是一块巨大平整的石板,依靠底部几块石头的支撑,与山体形成一个约30度的角,由此形成的空间比较大,里面可容纳20人左右。据市博物馆文物专家组组长富品莹副研究员介绍...
新华网长沙7月2日专电(记者 明星)锋利的石斧、精美的纺轮、至今仍可使用的圭形石凿……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人类大型石器制造场遗址,日前在湘渝交界处的酉水流域重见天日。 从6月25日开始,湖南、重庆两地的考古专家利用一周的时间,联合对酉水流域的一处大溪文化遗址和里耶古城进行了考古研究。令人称奇的是,在紧邻湖南省里耶古城的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笔山坝大溪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了石器时...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热线85800100消息 (记者 武军)前天上午,一群民工在鼓楼区瓦房村挖地基盖房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古墓的墓门。民工报警后,杨庄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考古爱好者王先生等人初步判断,这个古墓估计已经被盗过。 记者前天上午来到了鼓楼区瓦房村瓦房东路20号,看到路边几位民工正在挖地基,北侧的地基已经挖了两米多深,坑内3名民工正在往外接力舀渗出的积水。杨庄派出所民警已经赶到...
近日,考古人员在南京市月牙湖一工地发掘了一座距今1500多年的南朝贵族墓葬。墓室内除了六朝时期的瓷器外,还有宋代人喝水的罐子,考古人员推测,该墓曾被宋代人盗过。 据《现代快报》报道,考古人员在清理墓葬过程中发现一个盗洞。之后,考古人员开始清理,在盗洞底部,发现一个青瓷四系罐。根据其造型,考古人员认为,该四系罐属宋代制造。考古人员推测,估计是宋代人在盗掘该墓时,将喝水的四系罐带入墓中,临走时,将墓...
近日,新泰市龙廷镇发现一处大型地下溶洞,洞内出土大批动物骨骼化石。 这一溶洞位于龙廷镇东北2公里处,据当地人介绍,整个地下溶洞洞深约2000米左右,洞口宽约4米,高约5米。走进溶洞,可以看到洞内有保存完好的钟乳石、石花,同时洞中还发掘出大批动物骨骼化石。经有关专家论证,该动物骨骼主要为马鹿骨骼,并伴有其它动物骨骼及牙齿,现已发掘骨骼约2万件左右。 专家介绍,马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上万年前有大...
新华社电 在昨日正式发掘的江西省靖安东周墓葬中,考古学家首次从棺木中发现了保存相对完好的尸骨,甚至还发现了疑似脑髓的物质。在对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的第33号棺木出土的软组织进行鉴定时,专家认为这个软组织具有人脑所有解剖学特征,确定是该墓主的大脑组织。专家确定这是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先秦墓葬中首次发现的人体大脑组织。
宝应博物馆发布消息,该县成功发掘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高规格汉代“王侯级”墓葬,出土的一批有价值的汉代文物中,一件贵族丧葬用品“白玉蝉”十分罕见。 宝应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这一汉墓位于该县小官庄镇,是本月中旬该镇一家塑料厂进行厂房基础建设时发现的,参加施工的当地群众发现挖掘到了古墓,立即停工,向考古部门和警方报告,部分群众还自发组织起来在墓葬周围拉...
图为已被发掘了3000平米、出土4座大溪时期墓葬的考古现场 图为该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残品 甘肃新闻网6月28日电 6月27日,湖南、重庆两地考古专家对重庆市文物考古队于今年在重庆酉阳县酉水上游首次发现的大溪文化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察。据了解,该遗址出土文化遗物丰富,既有打制、磨制石器,又有石核、砺石、石料和陶器等。
昨日,泉州北门外潭尾“蒋厝山”上,发现一古墓,初步认定系泉州明代进士蒋光彦之墓。 古墓无碑文 昨日,记者与文史界人员到了清源山下“倒榕”边,与多位潭尾蒋氏族人在烈日炎炎之中,一同进山探寻古墓。 潭尾蒋鸿展先生介绍,他小的时候,曾随长辈来此墓祭扫,当时,这墓前还有两根高大的石望柱,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祭扫中断了数十载,如今那石望柱已不见。 古墓有...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南水北调邯郸段磁县的考古发掘中,抢救发掘了一座未遭盗掘的东魏时期的大墓。该墓有明确纪年,其墓内壁画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 据悉,大墓全长25米、深10米,从斜坡墓道向下要经过过洞、天井、甬道才能进入墓室。墓室接近方形,地面大部分铺设着青砖,顶部塌落。考古人员在墓室内西侧壁上发现了东魏时期最早的青龙图案,虽历千年,但彩绘青龙仍栩栩如生。由于这座大墓没有被盗过,考古工作者还在壁...
记者从山西省长治市文物旅游局获悉,该市襄垣县近日发现一宋代墓葬,墓内南壁两侧雕刻的龙头挂件较为罕见。 该古墓是在山西省潞安矿务局王庄矿医院建筑工地上发现的。文物考古人员介绍,该墓是用沙石砌成的仿木结构,坐北朝南,墓室由墓道、墓门、主室等组成,墓门用石头雕刻而成,墓内南壁两侧雕刻的龙头挂件较为罕见。 文物考古人员研究分析,墓中虽没有纪年文字,但从其形制、斗拱、板门、子棂窗等做法和同时出土的白釉瓷...
一块疑似“禹王碑”的石头惊现南岳衡山。6月20日,湖南省文物局组织“禹碑研究专家”童文杰等到衡山福田乡云峰村一民宅进行现场考证。通过现场会商,他们决定对石头进行封存保护,不久将组织另一批专家亲临现场作全面考察、鉴定,“禹王碑”之谜有望很快揭开。 据衡阳市南岳区文物管理处78岁的老人旷文辉介绍,南岳衡山云峰寺下的望隐桥侧有一巨...
长沙晚报讯(记者 谭琳静 通讯员 吴文峰)6月22日,宁乡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黄材镇千佛洞一带进行文物调查时,首次发现大规模的佛教沩仰高宗塔林。 塔林位于宁乡县黄材镇石龙洞村石龙组的大园里,占地面积约5亩,主要由塔林和室龙庵两大遗址构成。令人称奇的是,此塔林背靠的两座大山酷似卧睡的弥勒佛。 塔林左侧半圆形山峰耸立于地面,形如葡萄,被当地人称为“葡萄山”。在“葡萄...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阿蓬江流域发现了31处文物点,其中早期文化遗址证实该地区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在对重庆黔江箱子岩水电站库区文物调查中,发现文物点31处,包括甘家坝、队尾坝、龚家屋基和石牛寺4处商周时期遗址,地层堆积在1.5米至2.4米之间,出土了陶片、石器和骨渣等遗物。其中,花边陶罐口沿等陶片标本与三峡地区哨棚嘴文化出土遗物类型相似。打制石器和骨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