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汉古墓群在悬崖上的洞口。 通讯员赵武强摄 上世纪80年代,铜梁曾发现规模庞大的“汉代崖墓群”。记者昨日获悉,在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这个崖墓群又有了惊人发现:墓室内壁刻有“双鱼”和“太阳”图案,反映出战国晚期楚国灭巴国之后,楚文化与巴文化的融合。据悉,这在我市的“汉代崖墓”中是首次被发现,有较高的历...
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汉平帝的陵墓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布局?学术界歧议未定的汉平帝康陵归属问题如今有了依据。最近,省考古研究院对康陵调查勘探,首次搞清了康陵各陵园之间的奇妙关系。 位于咸阳周陵乡的康陵多少年来面目不清、名号错讹,历史上造成对其称谓不准,有将其误称作渭陵的,还有将王皇后陵称为周王陵的,近年这些谬误才被考古专家们逐渐纠正。 省考古研究院近期对康陵进行调查和勘探,发现陵园形制特异,可称为五重...
裴氏猕猴 记者昨从南京博物院了解到,古生物学家从南京汤山驼子洞发掘出土的3万余件动物牙齿和肢骨化石标本中,发现了两新种(亚种)生活在200万年前的古动物——裴氏猕猴和江宁山西轴鹿。此外,三趾马、黄河马、皮埃尔硕鬣狗和阿韦尔纳猎豹等动物化石,在长江下游地区属于首次发现。据介绍,200多万年前,南京的气候要比现在温和,被草原和森林所覆盖,适宜的环境带来了动物的繁荣,这片土地上的王者当属鬣狗和猎豹。
记者日前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13240处,其中新发现130465处。 据统计,全国共有2587个县级行政区域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调查启动率为90.4%;全国实地文物调查覆盖率为34.6%。全国已有206个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实地文物调查,普查完成率为7.2%。截至去年10月31日,全国共到位2008年度文物普查经费4850...
1月13日,北京,在“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08年度全国6项重大考古发现。这六大发现是: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 中新社发 王辰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3日在北...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普查办和宁县普查办联合在宁县焦村乡西沟村组织开展文物普查时,新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遗址,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登记工作。 新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地处宁县焦村乡西沟村徐家崖(又称徐家嘴)西洼沟与大土堆沟交汇的沟边上,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约1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3米,距地表2米左右。调查发现有文化层、灰坑、火烧硬面等遗迹。采集到的标本有泥质高领篮纹...
日前,由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08年度“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名单出炉,龙山古墓葬群、宁波商会旧址、蔡氏宗祠、慈城普迪小学、大百丈岩画、梅山盐场筹备处旧址、七里屿灯塔、宁海石碾、锦屏近现代建筑群、长命山古石宕及山王庙榜上有名。 此次评选活动是为纪念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颁布二十二周年,同时为进一步展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而...
记者从江苏省文化厅获悉,自七宝阿育王塔出函以来,考古专家一方面抓紧研究制定宝塔修复方案,另一方面已着手准备此次地宫发掘的考古报告。专家表示,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发掘成果有望冲击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了解,由中国考古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经举办了18届,评选着重考察“三个价值”,即历史价值...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由原义盛镇、头蓬镇、乐园、宏伟合并而成,曾经处于钱塘江域,为江边滩涂地区,村落成的历史不算悠久。在前两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尚未有文物发现的记载。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义蓬镇领导精心部署,抽调文化站专职干部成立三个联络组,每村配备一名联络员,向文物普查队提供线索,配合普查队实施野外调查。日前,该镇文物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南沙村,普查队新发现了萧山盐场遗址,获得盐...
日前,平湖市普查办邀请省普查办业务指导对普查中新发现的遗址进行踏勘钻探。先后对黄姑镇镇的窑墩遗址、田畈窑墩遗址、坟浜遗址;曹桥街道的牛墩坟遗址、陆家坟遗址、岳薜滩遗址;新埭镇的坍牌楼遗址等,进行了实地踏勘和钻探,明确了新发现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相对年代、分布范围、地理位置等,为普查工作汇总、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资料。 同时,对已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方城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对文物普查工作的领导,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文物普查办公室积极组织,严格执行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标准规范,扎实工作,使全县的文物普查工作稳步推进,并且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在普查新发现文物的保护方面推出新的举措,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做法是: 制作文物普查信息采集通知书。《方城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信息采集通知书》(以...
邯郸赵王城遗址勘察与发掘取得了新的收获:确认了赵王城的环城城壕系统,尤其是在南垣以南1000米处发现了城南的外围城壕系统,此种形式的城壕布局,为目前东周城市考古发现的孤例。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至汉代赵国的都城遗址,全城包括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关于赵王城的性质,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邯郸城的宫城。2007年至2008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受省文物局的委托,省文物研究所对赵王城西南...
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部门全力投入,截止到7月31日,全省已经普查不可移动文物37689处,其中新发现33261处。 浙江省结合本省实际,编制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技术指导材料汇编,以更好地指导普查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暂停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将浙江省考古所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人员全部派往普查一线。截至目前,在全国普查新发现的7万多...
记者从山西省文物部门获悉,文物普查工作者日前在山西河津市樊村镇樊村堡村内,新发现10余处古民居建筑。据文物工作者初步考证,此处建筑群建于清代,其中有3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据河津市博物馆副馆长马鹏亮介绍,樊村堡村三面环沟,易守难攻,固若金汤,故又名“金汤村”。为躲避战祸,当时的富贵人家元末时迁到此地,并在村四周筑起城墙,南边筑城门、门楼,村内小巷均是丁字形...
大连的文物点到底有多少?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大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二次会议上获悉,自今年4月1日全市在6个区(市)启动田野调查以来,至今年9月末已完成了32个乡镇(街道)、315个村(社区)的普查工作,共调查登录文物点460处,其中新发现的为210处。 全市的普查工作自去年9月全面启动。进入普查的田野调查阶段后,普查组在对已登记在册的全市135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复查的基础上,新发现一批有价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