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专家在青岛胶南海域发现“宝藏”。日前,考古专家在胶南市琅琊镇辖区海域发现了一艘400多年前满载景德镇瓷器和其他生活用品的沉船。考古队从琅琊镇一带的水文状况和现场遗迹分析,当时船是重重地撞在礁石上翻沉的,从“凝结”在一起的青花瓷碗和铁锅可以知道,这是一艘运送瓷器和铁器的商船。 据山东省考古所考古处副处长邱玉胜介绍,他们首先用旁测声呐进行大范围探测...
日前,记者从萧山博物馆获悉,考古专家们对跨湖桥遗址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早在7700年前,跨湖桥的先民已经知道利用烧荒筑坝的方式,营造适合种植水稻的田地。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英国达勒姆大学学者联合研究的成果,其论文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陈中原博士与英国达勒姆大学宗永强博士、复旦大学考古学家陈淳教授合作,在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两年多考古研究后得出了这一重大发现。...
罗马尼亚东部Cheia山谷发现1.5亿年前无腿螃蟹物种 侏罗纪时期无腿螃蟹的头部 据国外媒体10月22日报道,近日,科学家在罗马尼亚东部发现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新螃蟹物种,这种体型不大的螃蟹十分奇特,与现今螃蟹物种不同的是它没有腿部,主要生活在深海暗礁裂缝中。 这些远古螃蟹物种的化石发现于罗马尼亚东部Cheia山谷,该山谷是100英尺高的圆柱环形岩石结构,这是由远古时期深海暗礁群形成的。...
2005年底,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在上坊镇中下村孙家坟进行道路施工时,发现了一座三国时期的东吴晚期孙吴王室墓葬。近日,在科学园的施工中,在这个大墓的东北方不到500米的范围内,又发现了六朝墓和汉墓。昨日,在发现古墓的施工现场,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可能与已发现的六朝大墓有关,不排除是孙吴家族墓。 一眼看上去就是六朝墓 在施工现场,包括一座汉墓在内,至少有两座墓葬在强大的挖掘机的“发掘...
日前,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恐龙化石保护区,考古人员又发掘出恐龙化石17件,包括原角龙、甲龙、恐龙蛋等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此次发掘的恐龙化石,对于研究古代地质演变和生态环境及古地理和古生物更迭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境内古生物化石蕴藏量丰富,分布面积广,种类多,受到中外考古学界的瞩目。这些恐龙化石主要分布于阴山以北的草原戈壁,西起乌拉特后旗巴音戈壁苏木的布格替,东至...
“马家湾那边发现古墓了,可能有古董!”昨日上午,一条消息迅速在铜梁县传开,县城西边环城路一处工地上,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将发掘现场围得水泄不通。铜梁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紧急赶到现场发掘。可惜的是,墓中居然空无一物。 挖掘机挖出古墓条石 10月20日下午,铜梁县马家湾环城路一处工地上,机器轰鸣,一片忙碌。“我一铲挖下去后,上面的土层全部塌了下来,我又接着挖了一铲,...
位于黔西县天坪村,古墓总量达300多座 黔西县天坪村有一处古墓群,该墓群占地20多亩,古墓总量达300多座,其中明朝和清初的石棺古墓有百座以上,至今,这些墓石浮雕的精美图案还清晰可见。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古墓群位于天坪村的一座小山上,墓石浮雕上刻有龙、凤、狮、象、车马等等,墓碑一般不大,均镶于墓首,墓碑的中部为“天地”,左日右月合之为明,时间最早在明永乐七年。据当地知情...
墓碑上的汉画像 墓群发掘现场场景 山东省微山县微山岛乡万庄村村民日前在施工掘土过程中发现一古墓群,截至19日已出土文物百余件。微山县文管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县近年首次出土铜印,同时在西汉古墓中出土青瓷器也极为少见。 19日,记者赶到位于微山岛乡万庄村村北部的发掘现场。在文管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5名村民正在发掘位于墓群西部的一古墓,从墓中挖出的土堆积在墓的南面和西面。据现场的发掘人员...
图为发掘现场和出土的釉陶罐 20日,市文管会考古专家完成了对花果山西侧蛤蟆坑一处墓穴为期两天的发掘,在墓葬的边箱中出土了较大口径的釉陶罐、雕刻精美的木俑及西汉时期的五铢钱。 据在此施工的高先生称,他于18日在挖掘围墙地槽时挖到了这个墓葬的一角,发现其棺木明显年代久远,并且周围有零星被土层石块压碎的瓷器片。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高先生感觉这是个古墓,便立即停止施工,并向花果山乡政府通报这个情况。...
阿房宫考古队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毓芳研究员日前在湖南龙山县举行的一次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考古队经过5年艰苦而细致的考古,没有发现传说中的阿房宫。 未发现与阿房宫有关遗迹 阿房宫考古队刚刚结束的一次考古行动中,依然没有发现与阿房宫有关的遗迹。李毓芳介绍,考古队在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东至皂河、西至沛河的13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其中主要遗址...
只能辨别出部分的字眼 横刻着醒目的三个大字“旌双节” 圣旨大家都不陌生,可是你见过刻在石碑上的圣旨么?昨日,汕头一位热心的市民向本报报料称,在他们村子的村口就“藏”着一块颁布于道光六年、刻在石碑上的圣旨。然而,由于常年的日晒雨淋,这块石刻圣旨上的字迹已经逐渐模糊。现在这一状况已引起村里人的重视,他们为弄清圣旨的内容和保护好这块罕见的圣旨而四...
地球上最早的爬行动物早在3.15亿年前便已出现 考古学家们日前在加拿大境内发现了地球上首批爬行动物留下的遗迹。初步的分析证实,这些遗迹形成于大约3.15亿年前。这一发现使科学家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应该属于那些地球上最早完全脱离海洋并且开始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参与发掘活动的英国科学家费尔康·兰格表示,此次发现的这些遗迹至少形成于3亿年以前,其形成时间远远早于此前发现的史前爬行动物活动的...
手型戒子 正在浸泡消毒的明衣 17日,从市博物馆传出消息,不但在女尸身上发现了罕见的明代手形金戒指,而且在桂花园工地里,又发现了两座新的墓座。经初步推断,其中一座是宋代古墓。 明墓西侧又现宋代古墓 据桂花园工地旁的小霍村民讲,16日中午1点多钟,在明代墓葬往西约70多米处,一台挖掘机在施工中挖出了一些黑色的条砖。接到施工方的报告后,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从一个土坑里发掘出两座...
资料图片 日前,华蓥山发现了一块晚三叠世(距今2.3亿年)的海百合生物化石。省上有关专家称,海百合生物化石对于远古地质结构和古生物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该生物化石古朴苍劲,海百合的“面容”非常清晰。据专家介绍,从该化石上,可以了解华蓥山岩溶形成的真实地质背景,领略地球形成、生命演化,以及地质年代、地层年代、化石标本形成的沧海奇观。目前,该化石已被华蓥山地质博物馆收藏保管。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考古学家日前在日本西南部地区发掘出了一块距今已8500万年的恐龙颅骨化石。这是该国有史以来出土的最为古老的古代生物化石之一。 当地的研究人员介绍称,出土的这块化石属于一种食草的鸭嘴龙类远古爬行动物。其虽然在2004年2月份便已被人发现,但有关的资料直到详细的研究工作完成后才被公布出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此前在日本境内也曾多次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这是首次在该国出土恐龙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