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在江西考察时,发现了迄今为止全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南京明城墙砖官窑遗址。昨天,考察队带着收集到的样砖和标本回到南京。城墙专家认为,此次发现意义重大,对推动南京明城墙的申遗将起到积极作用。杨国庆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将把该窑群中的一座整体搬迁至南京陈列展出。 民间藏家扫墓捡到大青砖 南京明城墙砖官窑的重大发现,得益于江西一位民间收藏爱好者。去年他回老家扫墓时,在山上捡...
陕西省考古学家在韩城市梁带村发现中国目前最大的西周、春秋时期的古墓葬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稀世文物,可填补西周考古和历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陕西计划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在古墓遗址建设博物馆并计划在2010年建成对外开放。博物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将陈列出土的文物;地下将保留一些古墓原样,让游人进入古墓近距离观看文物。 这个方圆四公里的古墓葬群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韩城市东北约七公里的梁带北村,...
烧水陶罐 千年朽木 马鞍形石板 吐鲁番至库尔勒铁路二线天山1号隧道施工现场今年夏天发现千年古墓,古墓距今约2500年至3000年,属春秋战国时期。 该古墓位于和硕县与托克逊县交界处的乌斯通沟一带。五座墓葬、一处同时代居住遗址和四十多件文物的相继出土,让两千多年前这一带居民的神秘面纱得以揭开。考古专家张铁男初步估计,几个保存完整的陶器至少是国家二级或三级文物。 11月初,古墓的...
在古墓中发掘出的汉代陶器和青铜器 11月5日下午,周至县楼观镇延生观村一村民赵飞犁地时发现一座古墓,遂立即通知村主任并保护好现场,周至县文管所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发掘出汉代釉陶钟、釉陶鼎、釉陶仓、陶灶、铜镜以及五铢钱等文物10余件,这对研究我国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昨天上午,当地相关部门和群众对最先发现这座古墓并积极保护文物的村民赵飞等人冠以“爱心大使R...
600年前,朱元璋修筑南京明城墙全长达35.367公里,这些城砖竟有部分产自江西分宜县。10月31日下午,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专家杨国庆一行3人,专程来到分宜县分宜镇芦塘村一块山地的土窑旁考证,当场确认这是全国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南京皇城城墙砖官窑遗址,并拟将该窑整体搬迁至南京。 据当地老人介绍,这里原先有100多个古窑。记者在现场看到,官窑呈水缸形,保存完好的官窑内有3个烟囱,手可伸入其...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地处关中平原的三原县新近发现了两百多处新的文物点,其中面积达四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刘李沟唐宋古城遗址,以及四十万平方米的惠家秦汉宫殿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三原县始建于前秦,建县于北魏,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古迹众多,一九八八年文物普查时在此间共发现文物点一百四十九处(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正在进行的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三原的文物点增...
11月1日下午,胶州市民袁先生向本报反映,胶州云溪河底施工时铲车挖出了不少古瓷器,吸引了一些收藏爱好者前去寻宝。胶州本不产瓷器,这些稀罕物件是从哪里来的?胶州有关专家表示:古胶州市舶司曾经是古代北方唯一的一个码头,有着‘千年商埠’的美誉。这些瓷器的发现,为古胶州市舶司遗址的考古提供了有力证据。”据了解, 11月2日,有关部门将对该遗址进行挖掘。 河底施工挖出&...
从中华门外的长干桥往西约一公里的下码头社区,散落着一些残缺的石磨、石臼等。附近的秦淮河南岸上,有一处由大块古老的条石砌成的石阶。南京业余考古研究者韦世林说,这里应该就是建于清代、专门用于运送粮食的下码头遗址所在。南京博物馆两位专家到现场考察后表示,下码头遗址可能就在这。 昨天,记者和韦世林及南京博物馆两位专家来到下码头社区。在秦淮河南岸景观带,有一处石头砌成的陡峭斜坡,长近百米。斜坡中部有一段长...
德国香肠博物馆发言人10月31日说,一名历史学爱好者发现一份1432年的德国图林根烤肠制作秘方,这是人们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德国烤肠秘方。博物馆发言人托马斯·默埃尔说,现年75岁的历史学爱好者休伯特·俄兹曼今年早些时候在魏玛翻阅档案文件时,从一摞厚重的羊皮纸文稿中找到这份古老秘方。 默埃尔说,这份秘方中的制作标准要求,图林根烤肠生产商必须以未变质的纯肉作为原料,否则将被处以相当...
用烽火台青砖搭建的鸡舍 人们常说: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其实不然。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考古队队员们,全凭一双铁脚板,考古调查出近千公里的“辽东长城”遗迹。10月29日,记者来到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考古一队队员身边。 长途跋涉寻找长城 考古一队队长陈山介绍说,辽宁省境内其他地区的长城,大多依山而建,形成蜿蜒起伏宏伟气势。但辽阳境内的长城,却依傍太子河修筑,由西南向...
向莆铁路开工前沿线文物调查、考古勘探工作已暂告一段落,记者昨天从福建博物院了解到,共发现22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21处属新发现。 向莆铁路福建段经过福州市鼓楼区、闽侯、永泰,莆田市荔城区、涵江区等市、县、区,全长约384公里。省考古所、福州市考古队、福州市博物馆等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向莆铁路福建段项目工程文物考古调查队,从2007年8月至10月,在向莆铁路福建段工程沿线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
“它的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昨日,谈起刚刚在炉堆子窑址发现的一座罕见窑址,重庆市考古所考古队员朱寒冰显得格外高兴。经过考古专家的仔细研究和分析,这座窑址很有可能成为近年来现身山城的首座稀有龙窑。 炉堆子窑址位于合川市盐井镇,是我市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一个窑址,今年8月份曾在此出土了大量宋元时期的陶器和陶片。此次发现的窑址长约10米,宽约1.2米,修建年代为宋元时期,它的发现...
“挖地基挖出了一具棺材,里面的尸体保存完好,头发和衣服都很完整!”昨日,记者接到报料称,朝阳街一工地挖出一具干尸,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勘查。 现场在朝阳街郝庄医院后面,记者于上午12时赶到时,该工地已暂时停工,距离地表三四米处有一具腐朽破碎的棺材,棺材上画着图案,颜色已经基本脱落,旁边横着一具尸体。颈部、头部、四肢已经风干,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尸体头顶上的头发清晰可见,死...
河南省灵宝市阳店乡日前发现一座仰韶文化早期大型二次葬合葬墓,这对仰韶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据河南省三门峡市文化部门介绍,今年上半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灵宝市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对灵宝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晓坞遗址进行复查时,意外发现一座仰韶文化早期、大型二次葬合葬墓。参加文物普查的文物考古人员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文物专家也到现场参加抢...
其中被挖开的一个墓室 派出所派保安24小时守护古墓 砌墓室砖长有50厘米左右 古墓呈双墓室结构 现场挖出的大石板 现场发现了满是锈斑的钉子 “我们村里发现一座古墓,已经被破坏了”昨天下午5时许,仓山刘先生报料,称在家附近发现一座古墓,但是具体年代不祥。 记者马上联系了刘先生,天已经黑了,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一个正在平整土地的工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