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在凉城县发现两处辽金时期遗址,出土一批陶器、瓷器等精美文物。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凉城县古城梁村、半坡村附近的两处遗址进行了整体联合发掘,发掘面积2400多平方米,共清理房址4处,灰坑47处、水井1座。 考古人员发现,遗址内地层堆积较好,基本分为三个文化层,均属辽金时期遗迹。出土遗物中,陶器多为辽金时期典型物,包括瓮、罐、盆、碗等;瓷器种类繁多...
12月12日,广西藤县在县城河东区原有机化工厂旧址发现一座古墓,县博物馆考古人员初步判断为东汉南朝时期的墓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墓现场为钛矿场,由于矿场作业需要,长期对山体泥土冲涮,使原来的小山丘只剩下高约12米,宽约5米,长约20米的山体,新发现的古墓就在山体的西面垂直上部。 古墓分前后墓室,墓室呈长方形,长约8.85米,高和宽约2米。墓壁砖为错叠式,砖的宽侧和长侧面各有两三个外圆内...
这张未标明日期的图片显示考古人员正在古城遗迹地址中挖掘 埃及最高古迹委员会宣布,一个美国考古学家团队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方向的法尤姆绿洲发现了一处有7000年历史的古城遗迹。 委员会主席Zahi Hawwas说,通过电磁检测,发现古城的道路和墙的网络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类似。 Zahi Hawwas说,古城残留物“仍然埋在沙土下,发现的细节将会及时公布。”
鲎化石与鲎的对比图 科学家在继续寻找鲎化石 现在仍然生活在海岸边的鲎 发现的鲎化石 据外媒体报道,加拿大的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最近在加拿马尼托加巴湖沿岸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两种鲎化石。这些化石表明,鲎在5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于这个地球上了,比科学家们此前估计的至少早1亿年。 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学》杂志上,加拿大科学家公布了他们这项新发现。加拿大安省皇家博物馆的...
近日,江西万载发现100年前的清末官报——《江西日日官报》。它的出现展示了我国近代金融发展的面貌。 这张报纸是在万载县双桥镇一农户家中被发现的。报纸的发行日期为“西历一千九百零八年正月十号,礼拜五,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七日”。按现在的标准,应为公历1908年1月10日,农历1907年12月7日,至今已逾百年。 报纸为大四开版式,栏目内容有京都要闻、各省新闻、各国新闻、专件...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9日宣布,纳(溪)宜(宾)高速公路考古调查勘探于日前完成,共发现古墓葬、古桥梁、佛寺遗址等30个文物点。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任江介绍,这次考古调查勘探从去年12月持续到今年1月,在纳(溪)宜(宾)高速公路影响范围内,共发现了26座古墓葬以及清代佛寺遗址、清代古桥梁、天主教堂、革命遗址各1处。 这些文物点中的26座古墓葬包括汉代崖墓群5处15座、宋代崖墓1座、宋...
济南又新发现了52处文物。记者29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第三次文物普查试点已经完成,在对69个村庄的调查中,新发现了52处文物,其中不少文物的价值都比较高。 据介绍,今年1月8日,济南市启动了文物普查试点,对历城区王舍人镇和郭店镇开展了野外文物普查。普查人员共走访了69个村庄,其中王舍人镇38个村,郭店镇31个村,总共调查文物点59处,其中复查大辛庄遗址、流海村飞虹桥、山头村宏济桥等7处,沙...
上山发现的一黑米粒 现今的水稻耕作 当代的水稻 上山遗址是国务院最新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浦江县。 上山遗址的特征: 其一:上山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当初河姆渡遗址出土7000年的人工栽培的水稻,曾将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热点引到长江下游地区,而上山遗址又将这一记录...
阿根廷考古学家28日宣布,他们最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蒙特埃莫索地区发现了12块史前巨兽遗骨。 蒙特埃莫索市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维森特·马尔蒂诺说,考古学家本月25日在距离市中心8公里的沿海地区发掘出这12块属于已经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雕齿兽的遗骨,其中一些骨片的长度超过35厘米。 马尔蒂诺说,一次挖掘出12片雕齿兽遗骨在这一地区尚属首次。这些遗骨从28日起开始在蒙特埃莫索市自然科学博物...
负责修复阿富汗古壁画的日本研究人员称,他们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洞穴中发现了近14个世纪前的世界最古老的油画,该发现颠覆了之前人们对油画起源的共识。 2001年塔利班炸毁了让巴米扬山谷闻名天下的两尊巨型佛像。日本、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小组共同修复巴米扬山谷洞穴中被破坏的壁画,却发现那些绘于公元650年左右的壁画是世界美术史上最早使用油性涂料创作的作品。 洞穴中的一些壁画上绘有数千尊身着朱红色长...
考古人员日前完成了对甘肃省高台县几座魏晋墓葬的清理发掘,其中新发现的独特仿木结构土洞墓为以往考古中所罕见,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 负责高台县魏晋墓葬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吴荭介绍说,从梁柱、檩椽到斗拱,这些土洞墓墓室建筑构件尽管都是在黄土上雕成,但从外表构成上看,与木结构的建筑没有多大区别,这一考古新成果在甘肃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以往考古中也非常罕见,为研究中国魏晋时期的丧葬习俗和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晚间宣布,一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宋代至明代窑址群日前在四川乐山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在四川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窑址群。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这处窑址群是在乐(山)宜(宾)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已初步定名为“西坝窑址”。窑址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建益村、庙沱村一带,长约1500米,宽100米至35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大致...
记者28日从湖北省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在对湖北丹江口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抢救发掘过程中,发现一批精致的手斧和手镐。这一发现证实,80万年前,早期人类就在丹江口一带活动。 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均县镇,地处汉水右岸三级阶地上。配合南水北调湖北库区文物的抢救发掘工作,从2006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超荣研究员等专家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抢救性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出...
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关羽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地为他所修的庙宇也不计其数,但对关公封帝之说流传甚少。昨日,在中牟县发现康熙皇帝的圣旨碑,对关公封帝有了一种新解。文物专家称是否康熙御碑还有待于考证。 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中牟县城东5公里处的官渡镇官渡桥村,村干部梁小战说:“据老人们传说,圣旨碑是清朝康熙年间,随圣旨一起到俺村的,其意是封俺村关公庙的关羽为帝。...
昨(27)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称日前在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发现一处时间跨度约从宋代至明代的窑址。据透露,出土窑址很普通,但这处窑址遗迹的面积却前所未有,竟然达30万平方米! 1月2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在采集标本的同时,测量出窑址的分布形状非常奇妙,如同一弯新月镶嵌在岷江一级支流沫河右岸的山坡上,长约1500米,宽100米-350米,总面积达到了30万平方米!专家们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