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印第安纳大学提供的残骸水下照片 17世纪的苏格兰人威廉基德是海盗史上最有名的家伙,有“海盗之王”的称号,直到今天,许多疯狂的寻宝人仍在不懈地寻找着传说中的属于他的宝藏…… 美国当地时间13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考古学家们宣布,他们可能发现了17世纪末被基德船长丢弃的一艘商船的残骸,至今保存非常完好,而发现的地点是加勒比海小国多米尼加共和国一处小岛...
企鹅中体型最大的帝企鹅 古生物学家发现,在秘鲁南部海岸出土的一些化石残骸,属于一种巨型的热带企鹅。这种已经绝迹的企鹅身高至少达1.5米,体型大得让研究人员也感到非常震惊。至于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企鹅——身高1.2米左右的帝企鹅,在它面前也只能算是个“小个子”。 喙长达18厘米 不仅如此,这种巨型企鹅还是目前所有已知水禽中鸟喙最长的。它的喙长达18厘米,比头骨还要...
福建省2007年考古发现向媒体通报 “3000多年前,福建境内的古人已经具备制造青铜器的能力。”昨日,在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2007年度考古工作汇报会上,研究员范雪春首先介绍了晋江庵山遗址发掘的情况。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汇报了南靖石土地公山遗址发掘、省农林大厦工地发掘以及平潭沉船遗址发掘等7个项目,向媒体通报了我省2007年考古工作的突破性发现。 庵山遗址发现铸铜...
我国地质科学家在伊迪卡拉纪多细胞动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贵州发现了距今大约5.8亿年的伊迪卡拉纪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这是八辐射螺旋动物实体化石的首次发现。 据介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新元古代研究组经多次详细野外发掘,终于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实体标本,直径近3厘米,定名为“八臂仙母虫”。
“3000多年前,福建境内的古人已经具备制造青铜器的能力。”昨日,在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2007年度考古工作汇报会上,研究员范雪春首先介绍了晋江庵山遗址发掘的情况。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汇报了南靖石土地公山遗址发掘、省农林大厦工地发掘以及平潭沉船遗址发掘等7个项目,向媒体通报了我省2007年考古工作的突破性发现。 庵山遗址发现铸铜石范 福建博物院研究员范雪春说,庵山...
巴西古生物学家日前对外宣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史前掠食类新物种的化石,这种新物种是现今鳄鱼的祖先。这一发现填补了鳄鱼进化史上的空白。 具有哺乳动物特征 这具骨骼化石是于2004年被发现的,保存十分完整,古生物学家将它命名为“Montealtosuchus arrudacamposi”。这种动物的体长在1.5米至1.7米间,重约40公斤,生活在距今0.8亿年至0.85亿年,...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考古学家在非洲尼日尔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中发掘出了一种身体构造非常奇特的恐龙。这种恐龙的骨骼非常轻盈,而且多为空心,嘴中布满了数百颗牙齿。 尤其让科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这种恐龙的嘴就像是一部威力强大的吸尘器,可以非常轻松地将草料吸入口中。 新发现的恐龙被称为“尼日尔达奎龙”,简称“尼日尔龙”,它们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尼日尔龙的体长可达...
一名英格兰约克郡菲尔费克斯宫博物馆的馆员日前在打扫卫生时,意外地在一个18世纪中国清代古瓷瓶中发现一张距今已有300年的纸片。 按照惯例,每年1月菲尔费克斯宫都要闭馆谢客,以便工作人员打扫内部。几天前,博物馆负责人、资深馆员彼特·穆斯格罗夫在用鸡毛掸子清洁馆内一个18世纪清代古瓷瓶时,突然从瓶底内部传出一阵轻微的声音。彼特回忆说:“当时我小心翼翼地用一根小棍戳了进去,结果掏...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临策铁路沿线古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并清理了汉代文化遗址2处及烽火台遗址、古墓群各1处。 这些汉代遗址均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其中巴音毛道遗址、巴音乌拉遗址两处遗址均位于狼山南侧,其中巴音乌拉遗址距汉代鸡鸣塞仅两公里,应与汉长城有密切联系。此次总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出土遗物多为罐、碗等生活实用器,遗址中发现较多的灶,灰坑内多为生活垃圾。据考古人...
科拉半岛有可能是世界最老的文明的发源地,这是科学家在考察俄罗斯北部时发现了一个古人类遗址时做出的结论。 据俄《观点报》30日报道,该建筑类似金字塔形状,专家认为超过9000年历史,比埃及金字塔历史还要久。该建筑沿着东西方走向,专家分析其主要用途是古人记录星体变化和研究宇宙的天文观测台。专家对记者说:“分析显示,该金字塔至少有9000年历史,这意味着金字塔文明来自北方。”
一月中旬,镇海区文物普查队在九龙湖镇横溪村长寿自然村深山冷岙密林中发现一座小庙,打开庙门里面竟隐藏着一座古老的戏台,该戏台较高,台宽5米余,高7米余。画梁雕栋,彩绘满堂,斗拱繁琐,在浙东地区比较少见。 该庙称横溪庙,是为纪念南宋名将韩世忠(1089-1151)而建的。庙五间门面,由正殿、边殿和戏台组成,庙宇虽破损,戏台却保存完好。戏台两根石柱较为高大,分别镌刻“礼乐千戈一席地R...
《观察与思考》在2008年第一期曾刊发了名为《“良渚古城”八大悬疑》的文章,对媒体热炒的良渚新发现提出质疑。文章一经发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深度的学术争论。不少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表达自己的看法。日前,从事历史学研究多年的资深学者、良渚课题权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林华东研究员专门为《观察与思考》撰文,详细阐述了他对“良渚古城”的看法和对&...
出土的铜纽扣 出土的铁器 近日,佳木斯市桦南县梨树乡东柞村一村民在村北附近挖沙时,挖出五枚绿色铜纽扣。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现场勘察后确认,此处是距今约800年辽金时期的一个墓葬遗址。据了解,这是我省首次发现辽金时期服饰的铜纽扣。 “这次出土的铜纽扣,是金代人穿的兽皮衣服上的。”29日,桦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树楼告诉记者:“这次出土的文物还有木匠用的铁...
历时10多年,先后组织5次大规模文物调查,向家坝库区考古工作终于有了重大进展。昨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成果会获悉,该院在12月联合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对向家坝库区文物进行的第五次复查中,获得重大考古成果,其中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尤为重要,考古专家表示,沿着这些与早期三星堆文化类似的遗存探寻,说不定就能解开古蜀文明去向、蜀人南迁等历史疑问。 填补川南史前文化空白 据介绍,此次...
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境内古墓群考古进入扫尾阶段,昨日上午9时许,考古工作者对墓底最后一层砖床进行挖掘时,意外发现了距今1500年前南朝时的家用排水系统。 记者在现场看到,120号墓靠近墓口出处的底砖已经被掀开,一排排错落得相当规整的砖石,形成一条条沟渠,从墓底延伸出来,逐渐汇成一处,最后通往墓外。 结构十分完备,规整有序,构造如此精巧实属罕见。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盛兆华告诉记者,这一套古人用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