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官方正式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工作中心。 消息指,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近日下达文件正式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中心。该长城保护中心为内蒙古文化厅所属,相当于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处级领导职数2名,事业编制8名(从本系统调剂)。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长城里程最长、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省区,境内有战国、秦、汉、北魏、宋、金、西夏、明...
“力争用3年时间,对离村庄较近的长城设立保护网围栏,并对已遭到破坏的部分进行修护。”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负责人王大方3月1日披露称,针对国家文物局长城执法专项督察组对当地长城保护工作提出的不足,目前官方已出台相关举措修护长城内蒙古段。 官方消息指,国家文物局长城执法专项督察组近期对内蒙古长城保护工作情况督察时共发现“七大问题”,并建议加强长城保护立法工作、制定长城维修展示项目、形成一...
今年山东省文物工作将积极拓展文物保护重要领域,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建设。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介绍,今年山东全省文物工作,将着力加强对革命文物、乡土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扎实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实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程。重点对胶济铁路沿线、枣庄等老工业基地和山东沿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民街坊区和有历史价值的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保护。 同时,还将深入实施重点项目。首先...
“汉代长城资源”“唐代长城资源南线”“唐代长城资源北线”……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人员利用科技手段,将200多座古烽燧、戍堡连成了一条条长城资源分布线,复原出新疆古代长城“样貌”,通过这一立体空间数字模型还可看出丝绸古道及其分支的具体走向。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于丽君介绍,科研人员利用地形数据、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与仿真等技术,已经实现新...
近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甘肃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 景泰县境内的明长城修建于明万历27年,纵贯境内长达69公里,长城墙体为黄土夯筑,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
2月8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2月9日中新网)。 景泰县境内的明长城修建于明万历27年,纵贯境内长达69公里,长城墙体为黄土夯筑,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根据《...
2月8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2月9日中国网) 长城是整个民族的骄傲。景泰县境内的明长城修建于明万历27年,纵贯境内长达69公里,这对于景泰县而言,应该是非常荣幸的事,也是难得的历史文物资源...
2月8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 有媒体8日报道指出,“一处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国宝’级文物明长城,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
明长城“伤痕累累” 位于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明长城是离景泰市民最近的一处明长城。它修建于公元1599年,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由靖远县小口村进入景泰县,东起索桥堡,经芦阳镇、草窝滩乡、八道泉乡、八道乡、红水乡等,最后经牦牛圈(昌林)西入古浪县界,全长90多公里。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这段明长城后看到,这段由黄土夯筑而成的长城,在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已成为断断续续、...
资料图 2月7日,记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得到证实,日前凉城县文物部门在长城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约4公里长的长城遗迹。 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是长城分布最重要的地区,总长度达7000多公里,包括秦、西汉、东汉、北魏等11个历史时期,具有长度最长、时代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等特点。 新发现的这段长城,起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六苏木镇庙沟村西,与...
加固维修、钢丝网防护、建防洪渠、聘请业余长城保护员……中国境内唯一“汉明长城并行存在”的甘肃山丹县,多年来“抢救”着这两条古老的历史遗迹。 一直以来,地震毁坏、暴雨冲刷、风沙侵袭等自然灾害在所难免,但人为破坏逐年减少。如今全县民众共护长城。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走廊蜂腰”之称,境内长城总长365公里,其中有保存完整的98公里汉明长城,被誉为“露天长...
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规划》和《内蒙古清水河文物考古新发现》进行了新闻发布。 2016年,自治区文物部门全力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定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全区各级文化文物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了《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规划》顺利开展。该规划明确了我区长城保护的标准和重点,提出了具体的...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12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内蒙古2016年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规划》完成编制工作,并通过了自治区级专家论证,目前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处长陈雅光说,中国北方草原内蒙古范围内长城长度为7570公里,占总长35%之多,时代包括了战国、秦、汉等11个历史时期,地区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 《内...
2017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全面实施长城保护计划,继续重点推进长城保护,并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这是国家文物局长刘玉珠23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透露的。 据刘玉珠介绍,2015年至2016年,国家文物局累计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7亿元人民币,对长城保护修缮项目给予倾斜支持。2016年,国家文物局制定了《“十三五”长城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建成了长城资源管理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