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7—11日,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黎明钊教授、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等师生一行12人到访吉林大学,成功举办“吉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交流周(历史学、考古学)”。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出席了座谈会并致辞。文学院院长徐正考,副院长赵宾福、杨军,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副主任王立新、滕铭予,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孟括,以及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师生代表参加了交流周期间的各项活动。 ...
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了一座4000年前的陪葬花园,其中可能曾经种植着象征繁育和重生的植物。这是专家首次发现陪葬花园。 小花园被划分成由30平方厘米的植物床组成的网格,竖列5格,横行7格。考古学家认为,这里可能就是灌木和植物种植的地方。在花园一个角落的一株柽柳旁边,考古小组还发现了一只装海枣和其它水果的碗,专家认为可能是摆在那里作为祭品的。 花园只有6平方米大小,是考古人员...
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收藏爱好者,在收藏古玩自己无力确认真假的情况下,一般都会选择专家进行鉴定,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专家才是决定他们藏品是真是假的救世主,他们把收藏的成败寄托在权威的身上。只了解众多专家的职务、职称以及他们的权威性,然而却不知道,专家的专业强项是考古及学术理论研究,从未涉及市场古玩的辨伪和鉴定。 另一方面这种鉴定是毫无意义的,它的真伪结论只是一种心理安抚。即使做出真品的结论,最...
201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于4月12日在京揭晓,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从25个初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获评为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哪些因素使得上述十项考古成果最终脱颖而...
裕民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在距离北京约350公里、地处乌兰察布市东北的化德县,一座距今约8400年、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古村落遗址刚刚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这就是化德县裕民村遗址,它被确认为内蒙古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化德县裕民村遗址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乡裕民村东北1.25公里处,遗址三面山丘环绕,北南向缓坡,呈簸箕形状,海拔146...
一件重达3吨的巨型雕像残块3月1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迈泰里耶社区被起重机吊起。尽管巨像上没有发现铭文,但其出土地点位于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遗址的入口处,考古学家据此推断它属于拉美西斯二世。 此次发掘的残块是雕像的躯干部分,材质为石英岩。雕像头部和王冠残块已于上周出土。 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在发掘现场对新华社记者说,本次发现表明位于迈泰里耶的古埃及太阳神庙遗址区还埋有丰富的宝藏,“我们...
上周六,全新高科技考古项目启动,有望帮助考古学家找到并发掘苏格兰中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 (James I) 之墓。这位国王的遇刺在现实版《权利的游戏》 (Game of Thrones) 中改变了苏格兰的历史。日前,考古学家和虚拟现实艺术家想要在距离爱丁堡约 40 英里(约为 64 千米)的珀斯 (Perth) 以数字方式重现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宫廷盛景,并尝试寻找其埋葬在现代城市下方的古墓。此外...
英国 GUARD 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批极其罕见且具有国际重大意义的金属制品,实现了对苏格兰青铜时代晚期考古的重要补充。据悉,在英国卡洛斯蒂 (Carnoustie) 的两个足球场项目开发之前,由艾伦•亨特•布莱尔 (Alan Hunter Blair) 领导的 GUARD 考古学家团队代表安格斯委员会 (Angus Council) 在青铜器时代聚居遗址附近的一处深坑内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枚...
2月10日早上6点12分,83岁的考古学家牟永抗先生因病去世。追悼会将于2月14日上午8点半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可能你会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我们熟悉的那些浙江考古重要遗址:河姆渡、良渚反山、瑶山……牟永抗在考古学条目中,有着这样的定义:主持、参与、填补空白,他是浙江考古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 上世纪60年代以前,牟永抗便参与了浙江境内几乎所有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六十多年来...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知名考古学家邓聪教授2月7日表示,20多年考古研究发现,夏商牙璋分布的共同区域,显示“吾土吾民”共同意识逐步形成,这可能就是最早中国的雏形。 香港中大当日起至3月底推出“牙璋与最早中国图展”,展示邓聪领衔牙璋研究的最新成果。邓聪在展览开幕式上介绍说,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王朝,牙璋被公认为夏王朝核心玉礼器,也是早期中国国家文化的符号。他从1990年...
2017年1月13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7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本场讲座嘉宾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研究局维吉里奥·佩德雷斯·特拉佩罗局长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寻找白城——卡哈卡玛萨”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主持并点评(图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记者昨日获悉,漯河考古学者马宝光,带领学生在河南西部山区发现的旧石器已经得到北大专家的认定。 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以来,马宝光带领学生李晨辉、康永森等10余人,在河南西部山区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历经半年,至去年12月底在数个县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 马宝光告诉记者,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和北大旧石器专家王幼平教授近日对新发现的这批旧石器进...
2016年12月28—30日,江苏省考古学会2016年年会在镇江召开。会议由江苏省考古学会主办,镇江博物馆承办。江苏考古界120余位考古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同时邀请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先生进行讲座。 会议开幕式由镇江市文广新局周文娟局长主持,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丽虹,江苏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李民昌分别致辞。在两天的会议中,38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江苏考古新发现及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4日消息,该校学者研究发现8500年前丝织品的生物学证据,将中国丝绸出现的考古学证据提前了近4000年。 这一成果由该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近日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One》上。 据悉,通过对河南中部地区贾湖史前遗址的两处墓葬人遗骸腹部土壤样品中,检测到了蚕丝蛋白的残留物。根据遗址中发现的编织工具和骨针综合分析,表明8500...
2016年12月16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近古都城和城镇遗址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新楼A101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近年来宋辽金元明清考古领域都城与城镇重要考古工作的主持者,围绕近古都城与城镇遗址进行了集中研讨,共有来自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20余名专委会委员和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