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溥仪 溥仪为什么要费尽心机,从紫禁城盗出那么多字画和珍宝呢?除以往公认的为了留学和日后生活之用的说法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钻研这段历史多年的伪满皇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赵继敏认为这还要从溥仪的兴趣喜好和精神文化需求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溥仪喜爱书法 据赵继敏介绍,溥仪在伪满时期以习字为乐。他临摹古帖,如苏东坡的字、柳公权的字,但他最景仰各位...
建的宫殿采用钢架结构,顶部覆盖着仿真茅草,力求还原当时建筑的模样。 偃师商城遗址是我市的五大都城遗址之一。可是,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那生硬的考古知识、单调的考古现场,还是很难让大家想象出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现在,一座在原址上建起的考古遗址公园正悄悄崭露头角。本月底,在商王曾经施政的宫殿遗址上,1∶1复原的新宫殿将正式落成,商代国君和王室...
复建的宫殿采用钢架结构,顶部覆盖着仿真茅草,力求还原当时建筑的模样。 偃师商城遗址是我市的五大都城遗址之一。可是,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那生硬的考古知识、单调的考古现场,还是很难让大家想象出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现在,一座在原址上建起的考古遗址公园正悄悄崭露头角。本月底,在商王曾经施政的宫殿遗址上,1∶1复原的新宫殿将正式落成,商代国君和王室贵族曾休闲娱乐的池苑遗址原貌,也...
《后宫·甄嬛传》已经热过劲儿了。每次我想到其中缤纷的嫔妃们,耳边就会响起她们叨念着景仁宫、延禧宫、储秀宫这些名字,忍不住重新翻开《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 这是我最喜欢的古建筑科普书,作者赵广超通过浅显易懂、以图为主的方式讲了零零碎碎很多关于紫禁城建筑和帝王生活的事情。整个老北京城,中间贯穿了一条强势轴线,紫禁城占了其中的七分之一,相当于北京的心脏。宫廷的神秘、古建筑的繁复而严谨的形制...
民国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神武门。 民国时期,庄士敦与溥仪和润麒(婉容的弟弟)在故宫的合影。 聂鸣提供 近日有消息称,2016年故宫的开放面积将由目前的45.79%扩大至76%,所有的办公室将搬出紫禁城红墙之外。消息一出,引来社会广泛关注。这不单是因为,故宫那些深锁的宫门总能引起人们无数遐想,也因为故宫从来无小事。 故宫博物院草创于1925年。当时,清室图谋复辟,军阀想占为己有,激进的革...
记者从邱县获悉,日前,该县民俗专家潘永生在寻访大运河资料活动中,发现了数块明弘治、成化、正德年间邱县官窑的“贡砖”,主要用于修建紫禁城内多种建筑。这些砖历经数百年,不残不蚀,敲击有声。据测试,其硬度超过普通石头,是普通砖的三倍。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由今南京迁往今北京),用了十多年时间在北京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殿。当时,朝廷派官员和土木专家到全国各地考察建筑用...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直到被辟为博物院后,其真实面貌才逐渐向世人公开。 故宫雄踞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将北京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内的面积约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
游览故宫,养心殿是必然要看的。清雍正开始,曾有八位皇帝在此居住,宣统皇帝被逼退位的地方也在这里。一生坎坷的末代皇帝溥仪,就在东暖阁里看到了紫禁城的日落。100年前,一场“王朝更替”的大戏在幽幽深宫里上演。从那时开始,皇室成员再没有了往日的荣耀与尊贵,紫禁城高墙内的故事变成了普通民众眼中的“清宫戏”。 东暖阁里的逼宫戏 隆裕太后无力回天 2011年9月17日,故宫养心殿...
他是北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他的课在北大几成一景;由于其前卫观念,他曾长期备受争议。他想做的,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对于艺术的理解可以反映对当代文化的理解15年前春季的一个晚上,在厦门,一名男青年被三个歹徒疯狂地砍伤,他死里逃生;如今,这位男青年已经成为了一位有名的艺术家。曾经的那段痛苦经历一直使他在精神上倍感压抑。这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朱青生教授找到了他,提出了一个帮助他的想法。就这样,一个北京大学...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伪满皇宫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策划举办《末代皇帝溥仪紫禁城用品展》,以纪念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开始走向民主共和历史功绩。4月28日,在伪满皇宫博物院隆重举行了开展仪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宣传教育部主任闫宏斌,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树国,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文芝,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振华,长春市...
新华网长春4月28日专电(记者 何悦)28日,由故宫博物院和伪满皇宫博物院联手举办的《末代皇帝溥仪紫禁城用品展》在伪满皇宫博物院怀远楼开展。 此次展览集中展出末代皇帝溥仪及其后妃婉容、文绣在紫禁城生活期间,曾御用或赏玩过的各类物品150余件,涵盖了玉器、玛瑙、珐琅、漆器、金银器、琥珀、陶瓷等多个大类,其中不乏故宫的精品之宝,如汽船式风雨表、点翠头饰等。大多数珍贵展品尚属首次对外展出。 据了解,...
第二届“紫禁城杯”(201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活动,从2010年11月19日《中国文物报》发布有关通知后正式启动。截止到1月19日,共有199种图书被推荐参评。参评图书书目已在《中国文物报》和中国文物信息网上公示。评选活动办公室从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抽选部分以中青年为主的评审专家,对全部参评图书进行了初评(主要是学术把关)。共有48种在2010年出版的文化遗产图书...
中国玩具史可以上溯到几千年前,但要说古代玩具集大成者,还得数清代紫禁城里皇帝们小时候心爱的玩具。按照清宫旧俗,皇帝儿时的玩具一般不会传给下一代,用过了就烧掉。但晚清皇帝多为年幼登基,同治6岁登基,光绪4岁,末代皇帝宣统登基时只有3岁。为了哄“娃娃皇帝”高兴,太监宫女们使尽浑身解数,宫中的玩具数量与前朝相比增加了不少,而且大多得以保留。比如上图的长方嵌石镀金鸟音笼就曾经是小皇帝的玩具之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