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28日,由故宫博物院和外交部礼宾司联合主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承办的驻华使节“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各大洲8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外交官及16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应邀出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外交部使团办常务副主任侯丹娜、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领导孙波、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局长袁卫民等出席活动。 单霁翔向驻华使节表示热烈欢迎。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精彩的图片介绍了故...
北京故宫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内容丰富吸引游客。图为1月23日午后,游客登临午门参观展览。 图为1月23日,午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故宫紫禁城迎新御膳器皿 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清乾隆二年、六年、六十年,以及嘉庆元年皇帝开年吉语的复制品。 午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清乾隆帝御笔《生春二十首用元微之韵诗稿》 午门展览大厅中展出的...
年画与春联相映成趣 丰富年俗元素装点宫门 各式门神贴画引游客驻足 【艺境观象】 新年刚过,北京故宫早已张灯结彩,吉祥的春联贴满了一道道宫门,随风飘舞的宫灯红穗儿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漫步紫禁城内,若不是往来游客的现代装扮和手中相机咔嚓作响,可能会让人误以为自己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的春节,无处不在的春节元素更是为巍峨肃穆的古代皇家建筑增添了浓浓喜气...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己亥年春节,让传统的节庆文化鲜活起来,故宫博物院于2019年1月6日起在午门-雁翅楼展厅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 记者了解到,展览为期三个月,于2019年1月6日开幕,正值阴历戊戌年腊月初一,也是传统上一系列庆贺新年活动开始的日子。闭幕日期选在2019年4月7日,阴历己亥年三月初三,即游春踏青的“上巳节”。据悉,这一大展将展刷新两项故宫博物院展览历史纪录,一是...
当地时间12月3日晚,值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前夕,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葡萄牙文化部和葡萄牙文化遗产总局支持,故宫博物院与葡萄牙阿茹达国家宫合作举办的“东风西韵——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葡萄牙里斯本阿茹达国家宫开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葡萄牙文化部部长丰塞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阿茹达国家宫馆长里贝罗分别致辞,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葡萄牙文化遗产总局局长席尔瓦等约200名...
故宫展示养心殿宝匣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故宫文物医院看到大批宫里曾经专用的宫灯正在修复中。据单霁翔院长透露,这是在为明年春节期间“点亮”紫禁城做准备。 故宫博物院14日推出“修身 齐家 平安天下”——故宫博物院主题性综合文化创意项目研发模式,同时启动“金榜题名”“宫囍·龙凤呈祥”“故宫中国节”三个主题性综合文创项目将文物、科技、艺术元素相结合,以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向人们展示...
昨天,故宫博物院展示了即将上线的前沿眼动游戏,玩家可以眼动为《千里江山图》上色。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在虚拟故宫中,自己“搭建”养心殿、慈宁宫,或者在通勤途中戴上耳机欣赏一幅“古画”,昨晚,598岁的紫禁城连发双“新”——首款主题功能游戏和首张古画主题音乐专辑发布,拉开“智慧故宫”序幕。 发“新”现场选在了夜幕下的建福宫花园,每一位现场的嘉宾都需要在月色下穿过展台区,才能抵达发布区。就是...
纪录片《紫禁城》以及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新闻发布会日前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行,据悉,周一围和邓伦将进宫识宝,助力故宫文化传承。 《紫禁城》是为纪念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而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计划将于2020年9月上线。该纪录片将立足于中华文明的高度和世界文明的维度,以故宫为核心内容、纵横古今、放眼全球。据悉,《紫禁城》将深入探寻昔日皇宫隐秘角落,全面...
10月17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故宫与北京电视台将共同摄制大型纪录片《紫禁城》、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紫禁城》是为纪念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而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计划将于2020年9月上线。 大型纪录片《紫禁城》将探寻昔日皇宫隐秘角落,呈现海量珍贵文物文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紫禁城》将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件最大规模的文物,呈现它积...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昨日(10月10日)正式启动,这座文物展陈面积超过紫禁城的园林式博物馆,2020年起开始迎客,展示文物数量有望超过故宫本院,预计年客流容量300万人次。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范围内,是“平安故宫”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总用地面积62.01公顷,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文物展厅、文物修护用房、文物库房、数字故宫文化传...
千百年来,大运河如血脉般流淌。故宫与大运河渊源颇深,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曾说过,紫禁城是运河漂来的。”日前,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表示。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宫殿型建筑。据说,故宫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
昨天,“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在故宫文华殿举行。 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昨天,故宫博物院文华殿结束近十年的陶瓷馆历史,以书画馆身份亮相,揭幕展是“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从此,故宫金三角展区形成。 这三角分别是,北侧的午门雁翅楼区域,这是紫禁城内最大、功能最全的展区;东侧的文华殿展区,这里曾是明代太子的东宫,殿后的文渊阁藏书楼,藏有《四库全书》,因此更适合展示历朝...
本文来源:光明网,作者:宁方刚,原题为:《紫禁城内没有烟囱》 6个皇家子女夭折 1627年,明朝第15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年仅22岁。熹宗国号天启,也称天启皇帝。天启皇帝在位七年,生有三子三女,可惜全部夭折,无一长大成人。没有继承人的天启皇帝被迫将风雨飘摇的帝国交给了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天启皇帝贵为一国之尊,只活了22岁,六个子女全部夭折,令人叹息不...
过去人们是怎么过年的?紫禁城里的清朝皇帝又有哪些丰富多彩又充满政治内涵的大年习俗? 年禧伊始 过去老北京有民谣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即旧历十二月初八,系汉族的传统节日。自佛教传入中国后,每年腊月初八,京城各寺院都用香谷和干果做成粥来供佛。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十二月初八日为浴佛日,各寺观煮粥供佛。”届时,清帝会派王公大臣到雍和宫现场看视,煮粥时众多喇...
明清两代的北京城从城中心向外有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只修南部)三道半城墙,除皇城外,其它三道城墙都修了角楼,即城墙四隅各修一座,共12座。内城、外城角楼的大部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除城墙时被一并拆除,只有紫禁城的四座角楼和位于北京火车站东南的内城东南角楼幸免,保留下来。位于左安门的外城东南角楼在消失了近百年后在2015年复建完工,重新出现在了东南护城河边,即将对外开放。角楼除了有装饰作用以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