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红山文化 1982年辽宁省朝阳市喀左东山嘴出土 残高7.8厘米 这件孕妇陶塑像头部缺失,手足也有残缺。腹部凸起,臀部肥大,女性特征鲜明。通体打磨光滑,外涂一层红陶衣。 1982年,考古学家在辽宁喀左东山嘴发掘出一处红山文化时期与原始宗教有关的石砌建筑群落,主要由北侧的方形台基及南侧的圆形台基组成。在南侧圆形台基附近出土有数个大型坐式人物泥塑像残片及一...
清 作者: 明安图等著 这是一本数学专著,共四卷。明安图(公元1692——1765年),字静庵,蒙古正白旗(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南部)人。他接受了当时西方数学的重要成就,精心研究,写成本书,完整地证明了三角函数幂级数展开式和π的无穷级数表示式等九个公式,为用解析方法研究三角函数和圆周率开辟了新的途径,还推导出展开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新公式,证明方法是他所创造的“割圆连比例”。他把三...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红山文化 食器 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小河沿出土 红山文化因最早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现而得名,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和吉林省西北部。年代约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彩陶、“之”字形纹陶、细石器和一种特有的掘土工具为红山文化的基本特征。陶器以红色泥质陶为主。这件彩陶碗是红山文化中最常见的器物之一,此外还有...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卡若文化 食器 1978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卡若村出土 卡若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制,以夹砂陶为主,有红、黄、灰、黑4种颜色,早期还有彩陶。卡若文化的陶器器形简单,只有罐、盆、碗,且多为小平底器。早期陶器纹饰以划纹为多,晚期的则多锥刺纹和附加堆纹。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卡若文化 1978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卡若村出土 卡若文化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澜沧江上游一带,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100年,是中国已发现的海拔最高、最靠西的新石器文化。卡若遗址中发现房屋遗迹20余座,有大量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还有磨制精细的骨针、骨锥、骨饰、骨网坠等都很有特色。已发现的炭化粟和猪、牛等家畜骨骼和一定数量的陶器,反映出当时这一带的居民...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 炊具 1956年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 高31.6厘米,口径23.2厘米 这件陶鼎为夹砂黄褐色,口沿外折,斜鼓腹,浅圜底,鱼鳍形扁足,器表残留炭黑,是良渚文化钱山漾类型的典型器物。 位于吴兴城南的钱山漾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晚期遗存属于青铜时代的马桥文化,早期遗存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由良渚文化晚期发展而来的新的文化类型。 钱山漾类型...
二 、建盏的外销 (上接114期B12版)建盏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功能令人叹为观止,并成为宋代社会的特殊文化载体;它还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军飘洋过海,风靡海外,成为特殊的文化使者。1、建盏外销的国家和地区宋元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外文化交流濒繁,也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福建泉州港和福州港迅速崛起并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瓷器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大量销往海外。特别是南...
洪州窑遗址坐落在南昌 洪州 南郊30公里的丰城市境内。纵横20余公里窑址连绵,延烧时间从东汉至晚唐五代历经800余载,这在中国古瓷窑址中是极为罕见的。 洪州窑青瓷之美,虽不如宋汝、官、哥器的雍容富态,定瓷之精雕细刻,以及钧瓷的彩艳华丽,但它那纯朴古拙的造型,酥嫩可人、如玉似翠的釉色,以及那变幻莫测的冰裂纹,总是让人充满遐思,如痴如醉。洪州窑青瓷以青绿釉和黄褐釉两类为主,在装饰手法上有刻花、划...
百灵庙是个庙?没错,这座庙位于达茂旗,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这里原是喀尔喀右翼部达尔罕亲王本塔尔的东营地。寺庙建成后,清康熙皇帝御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的匾额“广福寺”。当时,因为是贝勒王主持兴建的庙,所以当地群众也称其为“贝勒庙”,汉语音译为“白林庙”,俗称百灵庙。 庙宇由5座大殿、9顶佛塔和36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
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说起沂蒙泥塑,河东区褚庄村的泥塑制作距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而兰陵县向城镇小郭村的泥塑则有160多年历史。 一块黄泥,乡土艺人利用模子、木槌、小刀、竹签、彩绘笔等,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手塑出造型各异、妙然生姿的玩具。这其中,泥塑的艺术魅力源自乡土艺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源自乡土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乍眼望去,一个个妙...
《民国风尚志》花山文艺出版社 周利成 著 《民国风尚志》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民国娱乐圈”的图书。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清末到民国时期发生在戏院、电影院、舞场、妓院等娱乐场所的民俗风尚、传闻逸事,对当时的娱乐消遣发展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记叙。 角儿是如何被捧红的 旧时红极一时的角儿,有的是靠真功夫得到行家、观众的普遍认可而走红的;也有的是没什么真本事儿硬让少数人使钱、弄...
苏东坡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活了64岁,这个岁数在那个时代还挺长寿的。其实,苏东坡一生精通养生之道,著有《上张安道养生诀论》《问养生》等。尽管苏东坡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饱尝艰辛,养生之道是其在年过花甲之后,仍然精力旺盛的重要原因。 对养生颇有研究的苏东坡,对茶叶养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论茶》中曰:“除烦去腻,不可无茶。”在牙膏、牙刷尚未问世的古代,他就以自己的远见提出了食后用茶漱口的...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
【中华文化溯源·食印 】 掀开锅盖,笼屉上雪白的“鱼榼花”(“榼”字在当地念ká)便从升腾弥漫的热气后面闪出温润的光泽,透出新麦的香味……“逢年过节,卖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榼花馒头’。”刘竹莲飞快地伸手到锅里按了按馒头,面皮陷下去,又马上弹回来。 在青岛崂山脚下的王哥庄,刘竹莲做的“榼花馒头”最有名气。临近年根儿,她牵头的王哥庄大馒头合作社的订单一下子多起来,各式各样的“榼花馒...
从秦汉到魏晋,再到盛唐,中国酒的酒精度一直没有大幅度提高,那时候饮用的是黄酒的雏形,所以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而白居易的“一壶好酒醉消春”,更说明醉酒是诗人们的日常状态,“但愿长醉不愿醒”,则是诗人们的理想状态。 还不仅仅是灵感,酒后的人们天然就多了热情,以往的隔绝、疏离感消失了,酒席于是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最好的交际场所,微醺的人们多了黏合剂,在酒席上,酒成为中国人情感共同体建立的催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