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赤溪遗址唐代土坑墓中惊现腰缠“皮带”的骨骸。 2000年前的“刀把形”墓葬里藏着什么“宝贝”?峡江地区罕见的唐墓又有哪些葬俗?日前,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位于丰都县名山街道农花村的赤溪遗址群的考古发掘中取得重要收获。 该遗址群作为2014年度三峡水库消落区考古发掘项目,由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组成,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共发现汉至六朝、唐、宋等时期各类遗迹共52座,出土遗存...
海宁姚家浜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于日前圆满结束。姚家浜遗址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市林自然村,因杭平申航道改造工程涉及遗址,经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批准,2014年7月到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海宁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土台2座、沟1条、墓葬3座、灰坑5个、烧土堆积1处、石块堆积1处;共出土玉器、石器、陶器各类器物6...
中国考古学家最新考古发现,位于东北地区西部嫩江流域的尹家窝堡遗址是一座辽金时期制作土盐的遗址,距今至少有800年的历史。 考古学家表示,这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盐业遗存,也是中国首次对土盐制作遗址进行发掘。 尹家窝堡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永丰村,地处耕地与盐碱地相接处,北邻新荒泡,属于吉林省大安后套木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的子项目。考古人员此前对附近地区进行区域性系统调查时曾发现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大学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寿县斗鸡台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区位于遗址东南部,初步拟定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目前,发掘工作正在稳步开展。 据了解,斗鸡台遗址位于寿县城西南15公里、寿(县)正(阳)公路北侧、邸家小郢西60米处,相传为楚王斗鸡的地方,195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秋,该遗址曾作试掘,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遗址...
近日,2014紫砂形态艺术500年(北京)论坛”暨紫砂形态艺术名家邀请展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开幕。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专栏作者、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针对我国艺术品市场新格局下紫砂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转型问题作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在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平台期的情况下,紫砂艺术品的市场发展要更多的关注三个方面的动力,那就是大众化、资产化、国际化。 今天,在这么短时间内要谈这么大的一...
“春捺钵”遗址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 历史上的辽金在东北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让今天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辽代有自己的首都,但政治中心却并不在首都,而在“捺钵”。什么是“捺钵”呢?“捺钵”是契丹语,意思是行宫。 建立辽金的契丹和女真族是游牧民族,世代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那时,皇帝也不常住在京城,而是随季节气候和水草变化而迁徙。因此,四时“捺钵”是辽代富有民族特...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大学组成联合考古队决定对寿县斗鸡台遗址进行正式发掘。 斗鸡台遗址位于寿县城西南15公里,寿(县)正(阳)公路北侧,邸家小郢西60米处。相传为楚王斗鸡的地方。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秋,曾作试掘,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遗址。现今,台上台下都有近似黑陶系统的陶片分布。 斗鸡台遗址为典型的台地型遗...
在殷墟曾发掘几处藏量丰富的甲骨坑,经考证是商代的档案库。图为安阳殷墟甲骨窖穴。 1928年5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傅斯年任所长,拉开了安阳殷墟科学发掘的序幕。1928年8月,傅斯年派34岁的教授董作宾到安阳调查甲骨埋藏和盗挖情况。董作宾了解到,小屯村农田里的甲骨不断被挖出,当年就出土了800多片有字甲骨。他认为殷墟的科学发掘刻不容缓,“迟之一日,即有一日之损失”。 1928年10月...
出土的砖残块 昨日(30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几年前在对蓝田县新街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6件烧结砖残块,1件未烧制的土坯砖块。它们的材质都是泥质红陶,最新成果是在对出土环境提取物检测显示,其中5块砖的年代距今都超过了5000年。 窖穴中发现6件烧结砖残块 新街遗址在西安市灞桥区燎原村东南,遗址坐落于灞河东岸台塬之上,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几年的发掘中...
近日,位于陕西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的唐大明宫官署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大发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考古队在发掘区域发现了一处不完整院落遗址,并出土大量建筑构件和生活器具,根据遗址位置和文献记载,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此处院落遗址可能就是唐代专为皇帝起草诏书、政令的机构中书省。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比如云南红河稻作梯田系统、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及许多地方的传统...
昨天,记者从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自本月18日考古队正式进驻双墩遗址现场开展工作以来,发掘进展顺利,目前已经进入到文化层,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 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二三万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一次发掘,是蚌埠地区乃至淮河中游地区最早的人类祖先居住过的地方,通过前期的考古发掘证实,双墩遗址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部连接岗地,是静水状态下的湖相沉积。 考...
时间:10月27日 地点:新郑市一处建筑工地 画外音:9月15日,考古工作人员在这里发现一处战国晚期的平民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已经发掘古墓50多座,出土部分石器、陶器以及战国空心墓砖。 昨日,记者来到现场,“我们现在已经挖掘出来的墓葬,墓穴构造都比较简单,仅有几座是砖石墓,其他都是土墓。出土的文物也都是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用品,由此可见是百姓墓。”现场工作人员...
图为“杨树排子遗址”所出土的鼓腹双耳陶罐。 前不久,为了配合辽源至长春铁路工程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辽县建安镇榆泉村4组,对“杨树排子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古发掘。 这次发掘在遗址铁路通过部位布下了长60米、宽3米的探沟,发掘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在探沟内距地表深约70厘米至1米处,除发现有3处较明显红烧土、木炭等遗迹外,在T1中段还发现两处相距较近又很集中,并露出大量残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