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5年艰苦、细致的工作,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近日揭开了这座历史宫殿所包含的种种谜团—— 在2007年的考古行动中,阿房宫考古队仍然没有发现与阿房宫有关的遗迹。这一年,考古人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的6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先后发掘了后围寨遗址、好汉庙遗址、秧歌台遗址等,都被证实属于战国秦上林苑建筑遗址。 调查结果...
记者从河南省偃师市文物局获悉,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商城遗址新发现一座古城门,为研究偃师商城的城市布局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城考古队发现的古城门,位于偃师商城西城墙的北段,距离偃师商城宫城大城西北角130米;城门门道东西长15.9米,南北宽3.35米至3.4米;城门由中间的门道和两边的木骨夯土墙组成,从门道的东西两侧下城墙之后,就是偃师商城时期使用的南北方向的道路顺城路,为...
近日,靖安县在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靖安县仁首镇茂埠村和团结村,有一处分布面积数10万平方米、墓葬数量达数百座的大型汉晋时代古墓葬群。 墓葬群分布在低矮丘陵之上,墓葬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有的呈金字塔形,有的呈圆冢形。其中金字塔形墓葬规模最大,四面斜坡状,尖顶,底部长宽各20米,占地面积达400平方米,而且数量较多。墓葬排列比较整齐,似有一定的规划布局,表明该处墓葬群有较强的等级和血缘...
记者昨天从无锡市考古研究所获悉,刚刚完成的宁杭铁路文物调查中,在宜兴市段发现了地上及地下文物点共14处。 据介绍,南京至杭州新建铁路项目,已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根据江苏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8月9日-22日无锡市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宜兴市文管办联合,冒着酷暑对无锡市境内的宜兴市段47公里范围内,展开了文物调查,并完成了调查报告。在计划施工沿线,共发现地上和地下文物点14...
青砖侧立,整齐地排列着,画出“Z”字来,虽然只残留了4平方米左右,但足见这里并不是随随便便铺砌的,而是有讲究的;但砖块比较薄,没有明代的砖块那么有“霸气”……虽然有专家认为,也许大报恩寺地宫早已不存在了,但考古专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依然在大报恩寺遗址范围内进行着考古。 在大报恩寺遗址考古现场发现了许多青砖 施向辉/摄 ...
位于吉首市峒河办事处桐木潭村七组,近日发现一处古城堡遗址。 该城堡坐落在该村后山的峨梨坳上,当地世居的住民习称为“城里”。该村现仍居住村民70多户,多姓石姓向,陈姓多是从外地移来的。走进“城里”遗址,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城墙毁损严重,杂草丛生,乱石满地,从废墟上还可以看见有不少青花瓷碎片夹在沙石之中。但北门保护良好,约有三丈长的墙体还清晰可观。该城...
来自贵阳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消息,文物普查人员近日在花溪区燕楼乡槐舟村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大型“躲匪洞”。经初步考证,此洞于清末至民国期间由当地村民依山势加工修造而成。 据介绍,此洞因地处燕楼乡槐舟村摆念村民组的大洞坡,故名“摆念躲匪洞”。该洞为一天然大溶洞,洞口坐南朝北,宽约20余米,高约10余米。洞口用巨石砌一长20余米、宽3.7米、高5米的石墙...
衢江区举村乡洋坑村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灯戏发源地,这一次吸引记者眼光的,除了村里的茶灯戏外,还有村口一座古老的廊桥(如图)。 村里人都称其为“关帝桥”,横跨在小溪两岸。8月21日,记者在举村乡洋坑村看到了这座廊桥。远看廊桥,全身黯淡,桥身上的木材也呈现出一种悠久的黑色。桥上还堆放着稻草。 “关帝桥”呈东北走向,横跨洋坑溪。廊桥并不大,桥身长6...
古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江西靖安县仁首镇棠港村牌楼组的一个村池塘边上,3棵已经七百岁的老柏树,守卫着一座古老的大院子。村子里赵氏家族的老少们,都只知道村里的大事要在这里商议,可谁也不曾去猜想,这座残存的大院子里面承载着多少历史。 元代古民居“破茧成蝶” 这座矩形四面围合的大院子,中部前方为带八字门墙和牌坊式大门,朝西偏北,进入大门则是一路三进二天井的一组古建筑。书写...
南京明孝陵门前有一神道,两侧分别列有石象等石刻。昨天上午,沉睡地下多年的泰州一匹石马出土,加之先前已被挖出的石马、石狮,该地已有三件明代宝贝“重现天日”,此处地下还有石羊、石狮、石人等待挖掘,至此,泰州“神道”也逐渐浮出水面。 宝贝出土地在泰州新泰高新技术园建筑工地。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当地群众开挖。“...
一条在大约三四百万年前天天喝“石灰水”的鱼,以其全身超常粗大的骨骼,见证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气候的持续干旱化。《美国科学院院刊》本周在线发表了中美古生物学家的最新发现,论文将刊登于9月9日出版的纸质版上。 2005-2006年,青藏高原北部,荒凉的柴达木盆地。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王晓鸣博士,与中科院几位古生物学家一起,在干旱的古盐湖沉积地层中,取出了一些古鱼类的化石。...
见证数万年前六盘山地区脊椎动物成群 在彭阳县被黄土掩埋的山下,竟埋藏着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被村民称为“龙骨”的古生物化石,是无意间被发现的,从而证明了数万年前固原不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大型脊椎动物成群。 8月20日,彭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宁国介绍说,管理所收藏的较为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是在近期一次打击盗窃古生物化石案件中查获的,共约3000公斤。化石中包括臼齿、...
在西澳大利亚著名的化石出土地Gogo,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饶有趣味的盾皮鱼化石。在这条生活在距今3.8亿年前的现代鲨鱼远祖体内,研究者找到了它的3个鱼宝宝的化石痕迹。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学界发现的最古老的胚胎化石。同时,它将动物体内受精和活产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亿年。 Gogo地区的独特地质特征是这块化石得以完美保存的决定性因素。在泥盆纪晚期,这里曾是一片珊瑚礁群中的环礁,海水缺氧,动物死亡后的遗体还没...
我省文物普查人员近日在花溪湖潮乡的新民村发现了一处距今400多年的古营盘遗址——新寨营盘遗址。 经初步考证,该遗址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天启七年(1627)由韦姓布依族村民扩建。其面积达2826平方米,营盘呈椭圆型,有正门、后门、侧门,现遗村有石墙180米,墙高0.4-3米,基宽1.3米,还有破损的大门。 据专家介绍,营盘是过去老百姓为了躲避土匪、灾祸而集资修建起来的一种防御建筑...
20多幅精美的古代岩画日前在甘肃省景泰县被发现。 新发现的岩画位于景泰县上沙沃镇三眼井村老鸦崖上,黑岩石上作画,图案清晰,造型生动,有舞蹈状的人物,鹿、羊、狗、马等动物,同心圆状的几何图案等。 景泰县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历史上这里曾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2007年,文物工作者在景泰县境内就曾发现过4处约60平方米的岩画。新发现的岩画是当地文物工作者在近期文物普查时发现的。 景泰县文化局副局长沈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