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10月下旬起,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市本级及各县(市)开展。本次展览从各地普查办选送的照片中精心遴选了400多张,内容涉及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类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嘉兴市文物普查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次展览共制作展板三套,在市本级和各县(市)同步巡回展出。 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7月,全市文物普查队足迹遍及全市74个镇(街道)、1221个村(...
11月13日,浙江省嘉兴市文物普查办验收组对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进行市级的初步验收。会上,初验专家组听取了海宁市博物馆馆长许赛君、海宁市普查队队长董月明工作汇报,查看了《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汇总表》、《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等台帐及相关材料,并将电子文本与纸质文本进行了详细的核对。 之后,专家组抽...
经过历时两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发现521处文物古迹。11月13日,经过浙江省市专家的评审,萧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通过了杭州市初步验收。 2007年11月,萧山区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先后对浙东运河(萧山段)、商周古墓葬群、明清海塘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原始瓷印纹陶和青瓷窑址、乡土建筑遗产、围垦区重要史迹、工业遗产、传统老字号及手工业遗存等专题调查项目进...
日前,陕西省南郑县政府确定并公布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商周到清代的崖墓群、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这批“县保”是该县从689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筛选出来的不可移动文物。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南郑县共发现登记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点689处。日前,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使之更好地为科学研究、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南郑县政府常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湖南省境内122个县共出动一线普查人员1992人。截止2009年10月31日,湖南共有51个县全部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全境普查完成率86.21%;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771处,其中新发现7213处,复查8558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1619处。目前,全省累计到位文物普查经费3390.3万元(不含中央财政补助经费)。 另外,从今年5月26日起,省文物局、省交通厅、省国...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11月11日至12日,浙江省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平湖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进行初检。在平湖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初步验收工作会议上,平湖市文广新局局长沈力行介绍了平湖近年来的文物总体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副局长朱立军作了《平湖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总结》,普查队队长杨根文作了《平湖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技术报告》。 初验专家组翻阅了野外著录手册...
11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丽水市组织对龙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工作进行初步验收试点,并在龙泉市召开了初验工作会议。浙江省普查办业务指导组全程参与,丽水市文广出版局领导、各县(市、区)文广出版局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全市各普查队骨干和丽水市普查办及验收专家组相关成员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初验专家组听取了龙泉市文广出版局局长黄国勇、龙泉市普查队队长杨冠富分别作的汇报,查看了龙泉...
会议在陕西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召开 赵荣局长讲话 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已经结束,为了尽快反映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成果、历程和经验,彰显普查工作者的高尚品质、辛勤劳动和精神面貌,陕西省文物局原定于2010年9月出版的《踏遍青山——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纪实》(简称《陕西文物普查纪实》)一书,提前至2010年3月底出版。为此,陕西省文物局于2009年11月10专门召开了“...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青铜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进行初验,专家组通过听取普查工作汇报、资料检查、实地复查,肯定了该市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数据成果,并对宣传发动、机构建设、文物同步保护等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对下月在青铜峡市召开全区文物普查验收试点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自2008年5月,青铜峡市在全区各县(市、区)率先全面启动田野调查工作以来,普查工作队按照...
从2006年开始,遍访全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终于在这个冬天刚来临时迎来收获的季节。这是我省历史上首次针对16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的全面普查,全省共搜集非遗线索84583条,发现重大项目135条,并命名了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昨日,记者采访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办公室牛晓珉主任。 丰富的民间文学稀缺的传统体育 在普查汇总表中,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本次普查...
资料图片:襄汾赵雄花腔鼓亮相平遥古城(来源:山西襄汾综合门户信息网)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它源于祭祀,是别具风格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与传统的鼓乐表演不同的是,襄汾花腔鼓的表演者和伴奏者均戴“阴曹鬼怪”的面具,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表演内容为“五鬼闹派”和“众鬼闹判”等。曲牌主要有小得胜、大得胜、珍珠倒卷帘、风搅雪等。 赵雄花...
浙江省景宁县文物普查队在完成野外普查“回头看”的最后阶段,经过千辛万苦的寻找,终于在悬崖峭壁上找到了传说中的有明确纪年的元代的银坑洞及摩崖石刻。 该银坑洞及摩崖石刻位于景宁县梅岐乡竹山行政村竹山自然村村西侧龙潭桥坑北侧、离下面溪流60多米的陡山山腰上,是一处较大银坑洞开采遗址,洞口悬石两处壁面上有题刻。洞口东侧壁面上刻着“至正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山前坑采银矿十分有利”,幅面宽25厘米,高约40...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初验工作会议在余杭区径山镇举行。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小宁、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刘颖、余杭区副区长徐美娟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杭州市普查办及验收专家组相关成员、杭州地区各县市(区)文物行政部门分管领导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徐美娟副区长致欢迎辞。富阳市、萧山区作了代表性交流发言,汇报了第二阶段工作情况及验收工作安排。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