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物发掘人员正在对四座古墓进行清理发掘 1号墓葬中出土的陶盆 2号墓葬中出土的且保存完整的双系铜盆 1月16日,巢湖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该市半汤花山工业园在施工中发现的四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两天发掘,截至18日下午,四座墓葬发掘清理完成。让现场发掘人员感到惊喜的是,四座墓葬中有三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且大多保存十分完整。 4号墓葬中出土的铜镜厚度和直径较...
考古人员在陕西杨官寨遗址发掘现场考察(2008年9月4日摄)。新华社发 陕西杨官寨遗址出土的“蜥蜴纹”彩陶盆(2008年11月19日摄)。新华社发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陕西省高陵县杨官寨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有关专家称,这些窑洞规模宏大,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坡四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五千五百年。 陕西杨官寨遗址考古新发现于...
日前,湖北省汉川市文物普查组在汉江边脉旺镇汽渡码头至脉旺镇堤防站之间发现一条保存较好的防洪护坡遗存。 据《脉旺志》载,脉旺码头建于明隆庆年间,后逐渐兴盛,在堤岸内形成集镇。由于地处汉江弯道口,常受洪水的冲击,1931年,汉江发大水时,为了防止堤坡塌陷,民国政府调集数千民工修建了防洪护坡。护坡长约800米,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厚1-2米、宽约1.5米,两侧间距1米,设有高约1.5米、直径0.2米的杉...
2006年,本报曾经详细报道了长沙望城风蓬岭一号墓的发掘过程,最终确定墓主人为西汉末年某位长沙王后。墓主人身份之谜揭开后,却引发了诸如王后墓葬为何出现在传统王陵区之外等疑问。而记者在刚刚召开的湖南省2008年考古总结会上获悉,就在去年,当地村民在距风蓬岭一号墓3公里处,一个名叫风盘岭的小山包上取土时,再次发现了一座墓葬。经考古工作者现场发掘确定,该墓葬与风蓬岭一号墓具有同样的规格,同为王室墓葬。 ...
1月17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考古工作者对唐睿宗桥陵进行了考古调查和部分发掘,目前陵园的建筑形制和分布格局已经基本清楚。其中首次发现的代表最高礼制、以石头为基础的三出阙,显示出唐王朝等级最高建筑形制的威仪。 唐睿宗桥陵位于蒲城县城西北约13公里处的丰山,是唐朝第五位皇帝李旦的陵墓,由于桥陵的营造时代是开元盛世初年,国力强盛、社会升平在陵墓建筑中均有反映,其陵园设施齐全,规模宏大。去年6月以来...
中国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这个规模庞大的远古建筑群显示,古人居住窑洞的历史可以上溯到5500年前;建筑群中的私有陶窑则表明那时已出现财产私有观念。 陕西杨官寨遗址考古新发现上周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2008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最近组织的大规模发掘证实,这组窑洞式建筑遗址共17座,成排分布在中国西北陕西省高陵县杨官寨村附近泾河边上一处断崖边,属...
考古工作者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发现了一处明代穹隆顶墓葬,并出土写有文字的方砖。 据了解,这处明代墓葬位于渭南市区,经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发现该墓葬全部由青砖箍造而成。主墓室的北面、西面各有一间耳室,西面耳室的西南方向还有一间耳室,可初步认定这是一座合葬墓。 据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调查,这座墓葬很早之前就曾被盗过。由于年代久远,棺木已不复存在,墓主人的尸骨依稀可见。 主墓室还存有高起成拱形的穹...
记者日前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13240处,其中新发现130465处。 据统计,全国共有2587个县级行政区域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调查启动率为90.4%;全国实地文物调查覆盖率为34.6%。全国已有206个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实地文物调查,普查完成率为7.2%。截至去年10月31日,全国共到位2008年度文物普查经费4850...
图为北票龙复原图。 1月14日,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消息,中国科学家在兽脚类恐龙身体上发现了最原始的羽毛形态,并对这种原始羽毛的发育模式和功能进行了推测。这一研究成果是羽毛早期演化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新华社发 我国学者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最早的羽毛有可能出现在三叠纪中期甚至更早,其功能是吸引异性或者其他种间的交流,而不是飞行。 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出版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美...
左为棋盘张北足迹全貌,右为其一的特写 我国最古老肉食恐龙复原图 中、美等国古生物学家15日描述了来自云南省禄丰县侏罗纪早期的两个恐龙足迹化石,这是云南禄丰组(下禄丰组)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它们不仅是禄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恐龙足迹,也是我国目前最古老的肉食恐龙足迹。 足迹被命名为棋盘张北足迹(Changpeipus pareschequier ichnosp. nov.),为一新种。中国...
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近日在武康镇长安里紧靠武洛公路处,发掘了一处战国古墓葬。在出土的一批陪葬陶、瓷器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数件仿兵器、工具的青瓷,这在国内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 墓葬位于一处称为梁山的山顶上。与以往发现的战国土坑墓不同的是,墓室在基岩上开凿而成,这种石坑墓工程量远大于一般的土坑墓。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判断,战国时期这种在基岩上开凿墓室的做法,在省内还是首次发...
1月13日,北京,在“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08年度全国6项重大考古发现。这六大发现是: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史前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 中新社发 王辰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3日在北...
陕西考古工作者日前在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岐山县,发现一处距今约五千年的天井式窑洞院落遗址,内有天井、窑洞、火塘等。有关专家称,这处天井式窑洞居住院落属于龙山时期,设施完善、保存完整,在关中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文物资源丰富,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二00八年九月,此间考古工作者进行文物勘探时,在周公庙广场前两百米处,发现了这座遗址并开始发掘。由于在该遗址...
这是1月6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南部的塞加拉地区拍摄的塞舍舍特女王的遗骸。新华社/路透 1月8日,负责埃及第118座金字塔考古挖掘工作的专家称,已发现这座距今4300年的金字塔的主人——塞舍舍特女王的遗骸,并称该墓穴已遭盗墓者劫掠。塞舍舍特是埃及第六王朝开国法老特提的母亲,她的金字塔于2008年11月被发现。 这是1月6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南部的塞加拉地区,埃及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