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考古成果汇报展”近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展出了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郭家庙墓地中发掘出的众多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出土文物。 去年位于枣阳的郭家庙墓地的发掘震惊了湖北考古界,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据介绍,郭家庙墓地为两周之际早期曾国国君墓地,与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文峰塔曾国墓地、擂鼓墩曾国墓群共同构建了曾国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为研究曾国...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省财政近日下达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3亿元,支持我省文物保护工作。 我省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登记在册的多达2.8万余处。我省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品类齐全,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今年,我省文物工作将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突出抓好质量和经费使用,做好我省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国家、省、重要市县级文保单位中抗战文化遗存的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工...
记者从咸阳市文物旅游局获悉,2014年,咸阳文物、公安部门联合打击各类文物犯罪违法行为,共破获文物案件19起,抓获嫌疑人74名,追缴文物200余件(组)。 据统计,去年咸阳组织各类文物安全巡查检查100余次,排除各类安全隐患20余处;依法处理各类文物行政违法案件3起;破获文物案件19起,涉案文物司法认定20余次,抓获文物犯罪嫌疑人74名,其中逮捕52人,刑拘22人;追缴文物200余件(组)...
梅花寨南寨墙开工“清表”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太多珍贵的文化记忆,它们承载于一处处大大小小的文物上。但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它们中的一些尤其是其中的“小文物”处境尴尬,没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利用。 如今,饱经沧桑的它们,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昨日记者从市文物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对城区一批文物进行大规模修缮——南阳府文庙已于3月开始维修;梅花寨南寨墙修缮刚刚开始,目前正...
近日,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郑州卷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现在仅剩两处,其中一处随时有可能被拆掉。该镇官员却称:“政府在组织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了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 马固村本来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但是在全国重视文物保护的今天,当地政府官员却说“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这难免让人揣测,要么是该官员不称职,对属地情况不了解,难逃庸政懒政的嫌疑...
清明期间,柳州市民宋先生一家前往郊外祭扫先人,却发现自家祖坟旁边立起了一家房开商设置的限期迁坟通告。该墓葬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柳州市文物部门表示,他们将会致函房开商,要求对方暂停动迁。 通告勒令迁走古墓 “没有文物部门的意见,这座大墓怎么能够说迁就迁?”4月12日,柳州市民谭先生向记者反映,称柳州市鹧鸪江大桥东岸下茅洲屯附近的一座清代古墓,因房地产开...
坐落在邛崃市高何镇石塔寺的石塔。 昨天,省内20余名考古界、历史界、佛学界等众多领域专家和僧人,到邛崃南宋石塔现场考察,并就在石塔旁边开展研讨会,讨论这座南宋石塔塔顶,是否真有舍利。会上,邛崃市文物局提出了四大理由,来支撑石塔确有舍利,据他们推断,在宝珠头中的是“影骨舍利”。 “出家人不打诳语”—这是邛崃南宋石塔研讨会上,专家口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专家称,从塔顶的记事碑碑文看,文体...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拆迁后,只剩下两处文物建筑。峡窝镇刘姓官员称,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保护的背景下,当地官员还说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据马固村村民说,前段时间上面规划了一条路,正对着马固大庙,如此一来,这里的文物就不复存在。“修路为啥...
日前有媒体报道,郑州市上街区千年古村——马固村遭遇大部分被拆。郑州市上街区回应称,被拆房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翻修改建建筑,且古村7处文物普查名录建筑多是未定级文物,分别都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文物保护专家表示,在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好那些散落的文物古迹,检验着地方政府文化远见。 媒体报道称,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经历当地...
今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在这一整年里,故宫博物院将推出一系列大型展览,18个展览将在故宫博物院5个从未被开放的区域中展出。尤其是定于10月10日开幕的《万寿庆典展》,将会有520件珍贵文物展出,80%都是从未面世的宝贝。“我们希望故宫和西湖一样,承担起让中国文化活起来的重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 上周日,单霁翔应邀来到浙江美术馆,做了一场关于故宫600年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拆迁后,只剩下两处文物建筑。峡窝镇刘姓官员称,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保护的背景下,当地官员还说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据马固村村民说,前段时间上面规划了一条路,正对着马固大庙,如此一来,这里的文物就不复存在。“修路为啥不能绕开?”...
坐落在邛崃市高何镇石塔寺的石塔。 13日,省内20余名考古界、历史界、佛学界等众多领域专家和僧人,到邛崃南宋石塔现场考察,并就在石塔旁边开展研讨会,讨论这座南宋石塔塔顶,是否真有舍利。会上,邛崃市文物局提出了四大理由,来支撑石塔确有舍利,据他们推断,在宝珠头中的是“影骨舍利”。 “出家人不打诳语”—这是邛崃南宋石塔研讨会上,专家口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专家称,从塔顶的记事碑碑文看,文体并不是很通...
近日,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郑州卷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现在仅剩两处,其中一处随时有可能被拆掉。该镇官员却称:“政府在组织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了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 马固村本来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但是在全国重视文物保护的今天,当地政府官员却说“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这难免让人揣测,要么是该官员不称职,对属地情况不了解,难逃庸政懒政的嫌疑;要么...
近日,杨氏墓后裔杨昌杰、杨大孝将一面印有“人民卫士”的锦旗送至合江县公安局二里派出所民警手中,表达了对民警的感谢。之前,杨昌杰先祖“石佛村杨胡氏墓”墓碑副碑被盗,警方快速破案,并组织嫌疑人家属积极将该墓碑恢复原貌。 据悉,2014年12月14日,位于合江县二里乡石佛村十二社板田沟处的“石佛村杨胡氏墓”墓碑副碑被盗。此前,该碑经国家文物局审核,确认为不可移动文物。接到报案后,二里派出所民警迅...
中书省礼部造元代铜印、保国爵标旗鼓副总关防铜印、道州府印铜印……十枚锈迹斑斑、古色古香的古代官印一字排开,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 湖南永州籍、全国资深青铜器收藏家“潇湘一舟”历经十余年,跑遍全国各地,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收集官印。近日,“潇湘一舟”携带这十枚官印,送达湖南文物物精品展组委会,将在展览上首次公开展出。 官印是国家行政官爵等级制度的象征,存世稀少,价格昂贵,在民间很难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