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 辽 生活用具 长20厘米、宽12.4厘米、高15.8厘米 瓷枕作马鞍形,空心,枕面椭圆,周身施和,釉色所呈花纹同玳瑁背上光滑的花纹极其相似,故名为玳瑁釉瓷枕。
宋 辽 背水用具 1956年北京市复兴门外出土 高24厘米 因器形似马镫子,故名为马镫壶。此壶胎质粗硬、坚致,遍施褐色釉,釉色较厚,晶莹光亮。壶身两侧有水波纹,即模仿骑马民族背水用的皮囊壶而作,故其外形一样,甚至用皮条缝制皮片的结、扣都仿制得惟妙惟肖。
宋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盛水器 1950年辽宁省义县清和门萧慎微祖墓群2号墓出土 高52厘米、口径11.6厘米、腹径17.5厘米 此壶器体较高,圆腹,低圈足,细长管状流,环状扁体提梁,上有手捏状凹坑,绿釉施至器腹下部。 此式鸡冠壶多出自辽代晚期道宗清宁元年(公元1055年)以后的墓葬,与此器同墓(辽道宗清宁三年,公元1057年)出土两件;辽宁锦西萧孝忠墓(辽...
宋 辽 盛水器 高35.1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7.5厘米 此瓶胎质粗硬,釉色洁净,光泽甚强,黄釉仅至瓶身中部,外观似汉族地区的玉壶春瓶。但这是盛水的实用器物,故瓶身长,鼓腹,可以多盛水,细颈则可避免盛水外溢。
宋 辽 盛器 高6.2厘米、口径25厘米 此盘为谈黄色陶胎,盘心印转轮菊,外印双层牡丹花纹带。粉衣上挂三彩釉,釉色鲜艳。辽三彩和唐三彩都是低温釉陶器,前者比后者光亮些,而后者的苦泽程度要强些。
宋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盛器 1959年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墓出土 高2.1厘米、长27.6厘米 长盘形如海棠花,胎质粗硬,先施白色化妆土,再施黄、白、绿三色釉,釉面有细微裂纹。外壁为黄釉。边缘为卷草纹,盘底落花游鱼。釉色莹澈,造型美观大方,为辽三彩器中精品。 辽三彩的制作采用二次烧成工艺,胚体烧成温度在1120℃左右,胎与化妆土同时烧成。釉为低温铅质釉,烧...
宋 辽 盛水器 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出土 高26.3厘米、口径5.5厘米、底长21.2厘米 此壶提梁作鸡冠状,中有一孔,壶盖与壶身以银链相连,盖面錾刻四瓣花纹,口缘錾刻8个四瓣花纹。壶颈较高,环刻缠枝纹。壶身起鼓,两面錾刻图案相同:两个相套的菱形图案,边框由花瓣和联珠组成。外层菱形图案之外四角各錾刻一组缠枝花草,内层菱形图案以鱼子纹为地,正中錾刻一只卧鹿,神态安详自...
4月11日下午,我省友好省州瑞士索罗图恩州州府委员兼州教育文化部部长雷默·安克利率代表团一行15人,在省外事办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天水市伏羲庙参观访问,感受古老的东方文化魅力。这是继4月3日30人瑞士游学团探访伏羲庙之后又一次国际文化交流。 天水市博物馆副馆长高世华、接待服务部副主任许凤全程陪同。我馆英文讲解孟莹用专业而又幽默的语言,为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详细介绍了华夏第一庙—...
4月11日上午,由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林雄带队的广东省政协考察团一行20人,在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天康、天水市政协主席张明泰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伏羲庙在历史文化保护弘扬与传承方面的经验做法。天水市博物馆副馆长高世华陪同参观。 考察团成员由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原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广东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张惠建,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崔峥嵘,广东省委党史研...
宋 辽 马具 1954年内蒙古赤峰辽驸马墓出土 最大者高35厘米,宽22厘米,厚0.1厘米 鎏金银鞍桥饰是马鞍外包镶的饰件,一组6件,计有鞍桥前、后部饰件各1件,压印双凤戏珠纹,间以流云纹,花纹和周边均为鎏金;刀形、半月形饰各2件,左右对称,压印花草纹和流云纹。这组鎏金银鞍桥饰制作精细、美观,工艺水平很高。 早期的契丹社会,游牧和渔猎是主要的经济活动,马是契丹人日常生...
宋 金 长、宽均为7厘米 此印印钮为长方形,上刻“上”字,右侧有阴刻汉字“大定十二年十月”,左侧阴刻汉字“少府监造”。其正面印文为汉字篆体阳文:“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印”。此印为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的官印。大定十二年即公元1172年,是此印的铸造时间。“少府监造”的刻文说明了此印为官府监制。
宋 金 长、宽约为6.3厘米 此印印文为汉字篆体阳文“韩州刺史之印”6字,印背阴刻“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4字。金建五京,置14个总管府、19个路,共有府州197个、县683个。金代官印的形制大致仿照宋、辽旧制,印材有金、玉、银、铜之别,皇帝印多用金、玉,一般官印多用铜质,为长方形板状扭,叠篆书,朱文。韩州是上京路的一个州,韩州刺史铜印是州县长官的印信。
宋 西夏 197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皇陵出土 高21厘米、宽15.5厘米 西夏皇陵每座陵墓前原有石碑,但都已被砸毁,现仅存残片。1972——1977年,考古人员曾在此发掘了1座皇帝陵和4座陪葬墓,清理了皇帝陵碑亭2座,共出土残碑石3272块。碑石皆用西夏文和汉文刻成,此残片的文字为西夏文。
宋 西夏 建筑构件 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皇陵西碑亭遗址出土 高152厘米、宽92厘米、厚32厘米 此物为建筑构件,形体高大,呈龙首鱼身状,龙首与鱼身系分别烧制成型,通体饰鳞纹,施绿釉,釉面光亮,威猛生动。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之一,属羌族的一支。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权。现在位于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就是西夏皇帝和陪葬大臣们的墓地,方圆约50多平...
宋 西夏 建筑材料 197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皇陵出土 残长35.5厘米、厚1.4厘米 这件筒瓦的瓦当饰以兽面纹,外表施绿色釉,晶莹光亮。瓦及瓦当施绿色釉起于北魏,直到唐代数量还很少。西夏王陵的瓦及瓦当上施绿釉的比例已增大很多,但仍主要用于宫殿及陵墓建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