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然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72-11-16 生效日期:1972-11-16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考虑到在一个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里,就人类平衡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为人类保存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以便人类...
(1969年5月6日订于伦敦) 发文单位:欧洲理事会 发文时间:1969-5-6 生效日期:1969-5-6 欧洲理事会各成员国作为本公约签署国,考虑到欧洲理事会的目的在于为特别是捍卫并实现作为其共同遗产的理想与原则而取得更大团结;顾及1954年12月19日于巴黎签订的欧洲文化公约,特别是该公约第五条;确信考古遗产对于了解各文明的历史至为重要;认识到保护受到严重毁坏威胁、作为欧洲历史最早起...
(2002年5月31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发文单位: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文时间:2002-5-31 生效日期:2002-9-1 《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已由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2年5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
(平绘描线是成都漆艺的一种工艺,其线条刚柔相济、笔力流畅、婉转,配以彩漆晕染后犹如重彩画般协调柔和、悦目明快。图为技师在漆器上进行平绘描线。) 2006年11月22日,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北京漆宝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厦门优必德漆线雕联合承办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漆艺联展在北京漆宝斋艺术馆(北京市宣武区禄长街头条3号)隆重举行,参展作品近500多件。一些知名的中国漆艺大师佳作纷纷闪亮登场,...
23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投入巨资用于西藏文物保护工程。目前,由国家投资3.3亿元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1.9亿元,有效地保护了西藏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西藏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最富集的省区之一,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文物古迹2000多处。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文物保护工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作为分管文物工作的副局长,孟建耀绝对是文化周的第一忙人。12月9日,“宁波海上书籍之路”展览开幕式在天一阁举行,利用开幕式后嘉宾观看展览的机会,孟副局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孟建耀曾担任过天一阁的馆长、在宁波文物界已经工作了20余年,对宁波文物事业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从文化周到文化遗产保护,孟副局长娓娓道来,成竹在胸。 文化周是一个平台 文化周我们坚持了十年,应该说这是个...
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何星亮在各地考察、调研的过程中看到某些地区的珍贵文化遗产由于资金匮乏、保护不力正在遭受损毁,他在提案中呼吁有关部门进行抢救和保护。同时他提出对一些传统习俗应该在继承中创新。 广西花山崖壁画亟待抢救 广西左江宁明花山崖壁画是世界古代岩壁画史上罕见的艺术精品,为壮族先民骆越人创作,已有2000多年历史。崖壁画分布范围广,左江流域200多里的4个县均有分布。据20世...
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的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平衡,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夏燕月委员更关注偏远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她的两个提案都与此相关。 应高度重视偏远地区文化遗产保护 夏燕月介绍说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偏远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她还举了几个例子:譬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西北大兴安岭北段东麓的嘎仙洞遗址,曾经见证过北魏的一段重要史实。洞西石壁上用隶书汉字刻下的201...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求“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法制社会里,这种制度叫做问责制。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有了责任就必须尽职尽责;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就必须予以追究。在实施这么一套责任及其追究制度时,首要的问题是搞清责任的主体。那么,谁是责任的主体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张廷皓代表(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 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保护立法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立法,可保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使历史街区和建筑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有效遏制过度开发行为的发生,提高决策者和广大群众对历史名城名镇的认知,加强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指导和把握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法律的框架内保证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能够保持其传统的文化氛围,不至在城市建设和...
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正忙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怎样的挑战?周和平的回答快人快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社会变迁、财力有限、人才不足等多方面挑战,我觉得最突出的还是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他表示,资金可以筹集,人才可以培养,因缺乏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而造成人为破坏却不自知,这是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其古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 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三日电(记者 于立霄)中国文物保护部门将建立遗产地监测巡视制度,定期组织专家了解遗产地的情况后上报,并向社会公布巡视结果,以加强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官员十三日在此间举行的首届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做上述表示的...
“只有多学科联合研究才能解开龙游石窟之谜。”浙江龙游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民日前对记者说,“再用3年时间,谜底应该能解开。” “千古之谜”发现于1992年:距龙游县城3公里处的凤凰山有许多“无底塘”,今年6月,4位农民为捕鱼用水泵抽水17天,水尽洞现,世界为之震惊:这是一处世所罕见的古代大型地下...
在豫西南的邓州市境内,有四座明代唐王桥,即穰东镇的九龙桥、白牛乡的阜民桥、文渠乡的得子桥、九龙乡的普济桥。上述四桥,是明代唐藩王朱槿后裔朱宙永,由南阳唐王府西去淅川香严寺拜佛时所建的石桥,距今已400多年。 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将其第二十三子朱槿封为唐王。明嘉靖四十二年,唐王朱槿后裔唐顺王朱宙永西去淅川香严寺拜佛,一路车马难行,便在沿途建筑石桥,其中在...
截至目前,国家共收集百万余种少数民族古籍,研究、整理了《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等大批民间文学作品,出版《中华大藏经》等大批历史经典5000余种,同时出版介绍少数民族各方面情况的5套丛书共400多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国家有效保护。这是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50年来,国家大力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目前,还编纂出版了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诸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