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网讯:为配合2010年中国文化遗产日苏州主场城市活动,6月12日至22日,苏州博物馆将举办“择厥吉金 自作御器——吴国王室青铜器特展”。 苏州博物馆将此次展览的立足点定位于展现吴国文物精品,突出吴文化所具有的鲜明地域性和高度融合性。自商晚周初泰伯奔吴之后,中原地区的文明便和江南土著文化相结合,孕育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吴文化。同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被看作是国家文明的最高体现,进入春秋时期吴国青...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12日,由省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联手主办的《礼仪之邦―――夏商周文物展》将在省博物馆举行。所展出的84件(套)共162件珍贵文物,于昨晚安全抵达省博物馆。据省博物馆馆长丘刚介绍,此次展览分为:青铜文明、“器以藏礼”、“脩我戈矛,与子同仇”,以及食、衣、住、行等部分,以文物和图片相互结合的形式,不同侧面向观众们展示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礼乐制度及文化面貌...
2010年5月18日,是第三十四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为庆祝“国际博物馆日”,为了展现古代先民伟大智慧,宣传民族历史文化和弘扬保护文物的责任。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在宝鸡文理学院进行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宣教部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以“走进博物馆,体验和谐美”为主题,在文理学院校园悬挂三十余幅...
1.考古青铜器的现场保护 田野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考古青铜器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基本是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其腐蚀过程已经趋于平衡。青铜器出土之后,这种平衡就打破,继而引起各种腐蚀的发生。考古现场的工作就是尽量阻止各种腐蚀的产生。因此,在现场对出土的完整青铜器进行仔细地清洗、脱水,然后存入封闭的包装袋中运回室内。对于破碎的青铜器,特别是一些薄胎青铜器,出土时我们看到的常常已经是...
青铜器鉴定要了解青铜冶炼和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冶炼和铸造水平、表面处理技术都发生了变化,各时期的青铜制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材质和表面处理的痕迹。 笼统地说,商周青铜礼器多为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锡和铅的比例都不太高,主要是为了加入少量的锡、铅可以获得较好的浇铸流动性,对于容器本身并无硬度的要求。而同时期的兵器,则锡和铅的比例要略高一些,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兵器的硬度,获得更锋利...
五一期间,鄂州市博物馆铸造出了一批“商周青铜器”。据该馆名誉馆长、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的著名专家董亚巍(本报曾报道过此人)昨称,这项技术系全国首创。 史载,自晚唐以来,中国青铜生产工艺失传,至今断代已超过1000年。长期以来,其范铸工艺技术,一直是个未解之迷。董亚巍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6年的试验,终于重铸了商周青铜器。 此次,鄂州市博物馆铸造出的青铜器,其外形、纹...
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责任编辑:孙丹) ■ 返回
西周盠驹尊,盛酒器,高32.4厘米,长34厘米,重5.68公斤,1955年出土于陕西眉县。(国家博物馆供图)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我国就已开始养马。马在战争、交通、仪礼和耕垦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史籍中“非子养马”是所见最为著名的早期养马记录,非子因善养马,受周孝王委任,在汧水、渭水交汇的地区主管畜牧,成效卓著,有功受封。而在周孝王之前,西周王室就已经在京畿设置基地,...
太保鼎,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重26公斤,方腹四足,鼎口双耳上附(浮)雕双兽,腹部四面用圆雕、浮雕技法,分别饰有蕉叶纹和饕餮双兽纹,四角扉棱突起,别具风格。尤为特别的是鼎的柱足也装饰有扉棱,并在中部装饰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非常独特和奇异的。在鼎腹内壁上清晰地铸有“大保铸”三字铭文,线条清晰流畅。中国古金文中“大”和“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