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人物名片】 顾风 顾风:扬州学者,原扬州文物局局长,现任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馆长 昨天上午,顾风出席了“2012当代扬州玉雕名家作品展”的开幕式,一篇千余字的手写讲话稿,表达出他对此次展览的期待与欣喜。 “扬州工”代代相传 “我最高兴的,不是见识了这么多玉雕精品,而是看到一支庞大的"扬州工"队伍,他们在玉雕这个行...
陶瓷的釉料原本呈粉末状颗粒,要使其附着在坯体表面,就需要加入适量水调成液状,利用坯体的吸水性将其施着上,待水分蒸发后再经高温煅烧,熔融成玻璃状釉面。古陶瓷的施釉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涂釉、浇釉、浸釉、漂釉和吹釉等。采用什么方法施釉,需要根据釉浆的性能、坯体的强度、器物的大小以及施釉的部位等因素而定。坯体在施釉前均应适当干燥,使之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同时应打扫干净,清除灰尘。不同的施釉方法产生于不同年代...
有人会说,景德镇人的修坯技术是一流的,器壁厚薄不均,泥料可塑性差,都可以靠修坯来弥补,即所谓“三份拉坯,七分修坯”。君不知,景德镇在清代之前还没有发明修器物内壁的刀具——条刀,那时只有修器物外壁的板刀。条刀是清代康熙朝发明的,“三份拉坯,七分修坯”只是清代以来的做法。采用拓坯工艺只需要简单地修修口、清清底而已。明代器物的形状,远不及清代规整,其原因就在于此。考古工作者在成化御窑窑址里发现了少量壁薄...
正德瓷器纹饰特征 1、龙纹出现在各种器物上,是明代最普遍的。 ①正德穿花龙纹,其花卉纤细工整,装饰得最茂盛丰满,花大叶小,叶瓣呈锯齿形,花朵先勾勒出轮廓,再涂淡淡的青料,这是正德独有的风格。 ②龙爪与成弘有较大区别,一般成三角小旗状,戏称为“三旗爪龙”。 ③翼龙的翅膀如蝙蝠,鳞为网格状,有弘治遗风,身躯更短。(应龙) ④龙头像鳄鱼头,身躯较长,显得...
嘉靖瓷器纹饰特征 1、正面龙此时出现,最大特点是宽距龙爪。 2、长颈凤,是与成化的主要区别。 3、以羊为题的“三羊开泰图”首次出现。 4、鱼藻纹使用普遍,鱼体肥大。 5、正德时有的缨络纹,此时大量使用。 6、充满了道教色彩的题材:如八仙、八卦、八宝、如意、云鹤、老子讲经等。 7、婴戏图小孩后脑勺开始变大,穿深色长袍,头上画三撮小...
万历瓷器纹饰特征 1、最突出的是镂孔透雕与塑雕。 2、最有特色的是青花淡描、铁线描和勾筋淡水点染的绘画技法。 3、最常用的是开光图案。 4、涂色草率,往往超出轮廓线。 5、大头麒麟、大头狮、大头人物。 万历工艺特点 1、早期用回青料,呈色蓝中泛紫;中期用回青加石青,呈色蓝中泛灰,发色渐浅;34年后用浙江料,呈色蓝色灰暗,有晕散;...
天启瓷器纹饰特征 1、道教色彩画面明显减少,较多出现了扇面纹、皮球花纹等日本风格。 2、文人画和版刻家合作的各种画谱,对纹饰影响巨大。 3、寓意人物图较为常见,市俗人物图(如渔翁、樵夫、牧童)最具特色。 4、山石的外沿以内凹弧线勾成,俗称“花瓣边”。 5、轮廓线内信笔渲染为天启特征。 6、马纹中排列细密的鬃毛呈平行线,是其特征。 ...
1、正面龙形,已变得披头散发,老态龙钟。 2、崇祯后期始至顺治末,配合画面的题字,多见用隶体书写。 3、括号云纹,画意生动,左右飘浮。 4、子母蕉增肥,顶端成弧线,与天启偏尖瘦有别。芭蕉树较为写实常见。 5、兰花叶片细长而尖,有花朵,构图疏朗,绘画得余意,均一笔点划而成。 6、指纹般水浪。 7、青花点日。 8、条状柳丝。 ...
在景德镇第三釉中眼期瓷鉴定研修班结业典礼上,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一位来自上海的学员说:”参加这期研修班的最大收获就是深入了解了古瓷制作的工艺过程。熟悉不同出时期的不同制瓷工艺及其留下的工艺痕迹,就像医生熟悉人体解剖一样重要,否则,就无法准确判断古瓷古瓷的生产年代及其真伪。 这话是十分中肯的。因为陶瓷是通过工艺过程制作出来的。而不同时期的胎釉原料性能、炼制方法、成型工艺、施釉手法、装烧窑...
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 永乐瓷器的造型清芳、圆润、灵巧。 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 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臼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归白色或黄色。 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
陶瓷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的诸环节胎、釉原材料的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装烧方法,窑炉气氛、燃料种类,等等,都会在陶瓷上留下种种痕迹。由于时代、窑口的不同,这些痕迹也就各具特色,成为我们鉴定陶瓷器的时代、窑口的依据之一。 成型工艺造成的器物特征: 1.口沿,邢窑的唇口,实心,窄边有浅糟。 唐、五代曲阳窑(唐代定窑)的唇口为空心、宽边。五代景德镇窑的唇口也是空心。这种空心唇是成型时,...
清光绪晚期粉彩中出现了一类创新品种:仿中国山水浅绛一派的浅绛粉彩,多仿八大山人、新罗山人等笔意的人物、花鸟和山水画,陶瓷器物所含粉质较少,施彩较薄,色调淡雅柔和,画风受同时期海派画家的影响,常在画面上题写干支年款及画题姓名。但浅绛彩本身由于是薄施彩再人炉二次低温烧而成,具有磨损后易脱彩这一缺点,故民国以后逐渐消失。 光绪朝仿古瓷无论是颜色釉还是粉彩、青花瓷等品种,所仿瓷在胎、釉、质量等方...
紫檀和宝石,两段醇厚的岁月,两种流转的光华。 当它们于古典家具的艺术形式之中相遇,以神来之笔描绘了艺术的瑰丽画卷,在一明一暗之中,深沉与绮艳交相辉映,为世人诠释紫檀家具之美…… 化百宝为墨,以珍木作纸 早在商代,人们就将磨制成各种形状的绿松石镶嵌到漆器之上,这就是木镶嵌的早期雏形。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这种镶嵌技艺逐渐繁盛起来,并多以螺钿、金银、文石、瓷片等为主要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玉石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使用玉石原材料十分广泛,加工工艺技术精湛,玉器品种繁多,中国玉雕享有"东方艺术"美称,也成为我国灿烂的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南阳独山而得名,又名"南阳玉",为一种蚀变斜长岩。独山玉开采加工历史较早,在西汉就很盛行,现独山脚下亦存有汉代"玉街寺"遗址,山上有开采残留老洞千余个;解放后,南阳独山五矿自1958年建矿开采以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