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高玄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期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的保护工作,制定了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利用规划。其中大高玄殿乾元阁抢险修缮工程列为2011年项目,并拨修缮专款400余万元。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6月11日,大高玄殿乾元阁将拉开抢险修缮工程的帷幕。工期历时10个月,计划于2012年4月竣工。大高玄殿位于西城区景山西街21、23号,是明、清两代皇家重要的御用道观,占地1...
今年惠阳区财政专门安排1000万元用于客家围屋的保护和维修,重点对历史悠久并有一定社会地位及知名度且急需抢救的客家围屋进行修缮和保护。昨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调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提出要利用好区财政这笔修缮专款,集中力量重点修缮1~2座客家围屋。 惠阳部分区人大代表到会龙楼实地了解客家围屋的现状。 多处客家围屋年久失修受损严重 秋长是叶挺、叶亚来、高恬波等名人...
改造南城门周边环境 正定南城门是正定县连接省会石家庄的重要通道之一,南城门及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从石家庄进入正定古城的第一印象,因此修复南城门,整治周围环境尤为重要。为此,正定县启动了南城门古城出入口景观区域整治工程。 按照整治方案,正定县将首先建设子龙大桥至南城门的迎宾景观大道,然后有计划地复建南门瓮城、月城及部分城墙,并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投资概算3.2亿元。 抢救...
正在修缮中的聂耳故居。 所有昆明人都知道,聂耳故居在花鸟市场那里,但具体位置和故居的样子却不是人人都清楚,因为这幢房子太旧、太普通、太不显眼。但令人欣喜的是,位于甬道街73、74号的聂耳故居修缮工作已接近尾声。修缮后的聂耳故居将还原故居的原貌,并开设展览,将聂耳当年的生活场景再现出来。 1912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就诞生在昆明城内甬道街一座叫做̶...
【提要】目前,工人正在为廊柱、屋面进行彩绘工作,预计于下月完工。昭庙:为藏式佛教建筑,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接待西藏班禅来京,仿西藏札布伦布寺所建。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琉璃牌坊、白台、红台、石碑和琉璃塔。 去年8月启动大修工程 目前正进行彩绘 于去年8月启动大修工程的香山昭庙,其中的7层琉璃塔的修缮工作已近尾声。工作人员正进行最后的彩绘工作,预计下月可...
东源县蓝口镇咸水塘谈判旧址,工人正在修缮房屋。 据了解,修缮工作于5 月初正式动工,计划6 月底前完工,为“七一” 建党九十周年献礼。这次修缮工作得到市县文化部门及蓝口镇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持旧址原貌。
日前,笔者从合川区旅游局获悉,钓鱼城古战场风景名胜区小东门至镇西门城墙遗址修缮工程于5月中旬正式启动。 该工程全长1448米、宽3.5米,计划工期6个月,总投资737万元。业主单位为合川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重庆渝海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湖北殷祖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笔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在靠近镇西门一侧的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挖掘墙基,几十位施...
广州将投入四千多万元修缮越秀山东段—中段古城墙。昨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布环境景观设计招标公告,招标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及其设计承包人。 越秀山古城墙始建于明代1380年,是广州仅存的一段古城墙,共长1179米。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说:“越秀山上的明清古城墙,由西向东一条线贯连镇海楼、仲元楼等建筑,这段古城墙上从明代、清代直到民国的砖都浓缩了一段广州城墙的历史。”麦英豪说,现...
祾恩殿遗址 这里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从未对公众开放,这里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2009年7月,明十三陵茂陵修缮工程正式开工,两年过去了,茂陵修缮工程已经正式完工,昨天记者独家探访,揭开这个陵区的神秘面纱。 从昌赤路一个不起眼的出口驶出,拐个弯就看到了“隐蔽”在树后的茂陵,要不是工作人员提醒,记者差点儿就把茂陵给错过了。工作人员介绍,茂陵是明宪宗朱见深...
明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裕陵将于今年9月启动修缮。这是220余年来裕陵的首次大修。与以往的明陵修缮不同,此次裕陵的祾恩门修缮将同时展现明清两个朝代的建筑规制,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 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建于1464年,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上次大修还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参与制订修缮设计方案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介绍,...
北京明十三陵中的最后一座残陵——裕陵即将修缮。担任裕陵修缮工程总设计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昨天宣布,裕陵修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裕陵修缮工程启动仪式将于9月5日举行。韩扬说,对裕陵的修缮保护手段与其他陵寝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祾恩门展示手段有所创新,根据现存实物遗存、历史照片,并参考同期同类建筑形制,形成“明代外壳清代心”的建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明十三陵中的最后一座残陵——裕陵即将修缮。 担任裕陵修缮工程总设计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2日在第二届十三陵国际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说,裕陵的修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裕陵的修缮保护手段与其他陵寝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祾恩门的展示手段有所创新,即根据现存实物遗存、历史照片,并参考同期同类建筑形制,最终形成“明代外壳、清代心”的建筑...
中新社南京5月19日电 (申冉 王毅)19日,南京中山陵管理局对外宣布,从6月1日至20日,该局将对中山陵进行修缮、保养。维修期间,中山陵从“天下为公”陵门开始封闭作业,不对外开放。 据介绍,此次维修主要包括对中山陵门、碑亭内部进行维护保养,对陵门至祭堂石台阶进行整修。对中山陵祭堂内的维护保养是此次工作的重点,其中包括祭堂和墓室内孙中山先生雕像及浮雕的保养性维护,祭堂内1...
导读:昭庙倍受社会关注,各界人士多次进行考察,并对保护和利用好昭庙提出建议。为了再现昭庙的整体历史风貌,2008年香山公园开始对昭庙的内外环境进行整治、为昭庙的全面修缮打下了良好基础。 藏式建筑香山昭庙修缮工程正在进行 修缮现场 工人正在进行修缮 藏式建筑香山昭庙修缮工程正在进行,这是昭庙在1860年被毁后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修缮后的昭庙将再现清代历史风貌,并成...
故宫的“倦勤斋”,是乾隆当太上皇以后的住所。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几乎全部是竹编工艺。此前因技术难度高,从未修缮过。2005年,何福礼带着徒弟一起到故宫,开始了他的修缮之旅。 近日,在中外首工美术馆,何福礼带其从艺50余年的45件竹编精品,向世人再现了竹丝镶嵌、竹簧雕刻等多种御用工艺的魅力。 何福礼出生于浙江义乌一竹编艺人世家,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项目)传承人、中国竹工艺大师,这次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