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今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此展是以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的秘色瓷器为主要内容,展品共计187件(组),包括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器标本,还有法门寺地宫等佛教遗址、吴越国康陵、辽圣宗贵妃墓等皇家陵寝出土的秘色瓷珍品。 在从唐代晚期到北宋初年的近两百年间里,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一直...
目前临安发掘的400平方米探方只是冰山一角——它离谜底揭晓或许还很远,但管中窥豹已惊喜连连。 精妙绝伦的五代、北宋交替时期的瓷片,釉色乌黑的建窑浅足碗,还有保存数百年依然侵浸油光的兽牙……更让人震惊的就是古建地面铺满的方砖、精致的排水沟、疑似的天井……考古专家认为它和吴越国王钱镠有关,同时不排除遗存就是钱镠一族旧居的可能。 ●出土过程 开挖沉淀池,碰到石板和青砖 时间回...
近日,埃及古物部宣布该国考古学家在明亚省 (Minya) 沙漠墓穴中发现了 17 具古埃及木乃伊,堪称开罗以南地区“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古物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写道,在埃及中部明亚省图纳杰贝 (Touna-Gabal) 地区追寻古墓通风井踪迹后,考古学家在一系列墓穴巷道内发现了多具非王室木乃伊。古物部称,除这些木乃伊之外,他们还发现了一张金片、两张写着古埃及世俗体 (Demotic) 文字的莎草纸...
5月19日,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了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果:福建省共普查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769364件),其中钱币、瓷器、票据、古籍图书、档案文书5个类别数量最多。 当天,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福建博物院举行,本次展览的展品共100件,涉及石器、玉器、青铜、瓷器、金银器等多个门类,不少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
近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这为长期存在争议的三叶虫演化问题提供了最新的研究资料。 宜良红石崖虫化石发现于云南昆明附近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是继云南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发现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后,在中国发现的保存形态完整腿肢的第二种三叶虫。 负责这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介绍,现生的节肢动物主...
时值法门寺秘色瓷发现30周年、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入选全国考古10大新发现,故宫博物院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政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法门寺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临安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9家机构与单位,汇集187件(组)文物,将于5月23日至7月2日在故宫博物院斋宫举办“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特展。 5月2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
目前已出土大量瓷片 有谁能想到,在停车场地下3米处竟然暗藏着一个堪称宏伟的地下建筑群,建筑遗存的历史可追溯到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期间。 这个停车场就在临安市政府大院内,约五六百平方米,平时停车50辆左右。 有专家认为,建筑遗存或为古代级别很高的行政机构,目前已经发现朱砂石(柱础石)、满铺地砖、白石、铜钱等珍贵物件,而这些物件又引出了多个谜团。 现场 土下3米竟...
法门寺出土秘色瓷器 时值法门寺秘色瓷发现30周年、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入选全国考古10大新发现,故宫博物院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政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法门寺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临安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9家机构与单位,汇集187件(组)文物,将于5月23日至7月2日在故宫博物院斋宫举办“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特展。 5月22日...
衡阳大浦通用机场工程项目位于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浅塘村、蓟江村、新民村境内。2017年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衡阳市文物局、衡东县文物局组成考古工作队,开始对工程项目范围内发现的洋塘山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清理墓葬20余座,发现窑址10座。 墓葬分为砖室墓和土坑墓两类,基本分布在洋塘山西麓南侧和南麓(图1)。 砖室墓,均为长方形单室墓,墓葬方向较为一致,多为东西向,背山面江,...
2015 年11 月至今,为配合镇丹高速公路建设,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对孙家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经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推测其为镇江大港吴国遗址群中的一处青铜器铸造遗址。 地理位置 遗址位于镇江新区丁岗镇,北距长江及吴国贵族土墩墓群所处的长江南岸山脉约10 公里,东北距断山墩遗址约3.6 公里。遗址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西侧有一条宁镇山脉余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北侧有一条...
为配合圆明园西洋楼远瀛观遗址抢险保护工作,2016 年6 月至12 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对远瀛观遗址进行了考古清理与发掘工作,发掘面积800 平方米,清理出远瀛观大殿、库房、道路、墙基等遗迹,发现了早、晚共三期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琉璃建筑构件及其他遗物。 远瀛观位于圆明三园之长春园西洋楼景区中部,西为海晏堂,东为线法山,前为大水法、观水法。远瀛观是于乾隆十四八年添建的建筑,晚...
2016年8月,山西省侯马市文体委进行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时,在北环路东庄村发现古墓葬,随即报告上级文物部门,经山西省文物局委托,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负责对该项目进行考古发掘。 经考古勘探,确定本次考古发掘面积为1200余平方米,在发掘范围内共发现墓葬14 座。后经考古发掘,墓葬分为土洞墓和土洞砖室墓两种形制,其中砖室墓6 座,3 座保存完好、2 座损毁较甚、1 座完全被毁;8 座土洞墓,6 ...
记者从河北临漳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专家经过对邺城遗址核桃园建筑基址群发掘和研究,确认建筑基址群属于北齐皇家佛寺大庄严寺遗址。 对大庄严寺遗址的考古发现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考古工作者在临漳县习文乡核桃园村附近发现一座隋墓。出土墓志显示,此墓为隋大业九年(613年)赵觊与妻樊氏合葬墓,记有“葬于明堂园东庄严寺之所”等关于大庄严寺位置的重要信息。此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
5月15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少数民族特征墓葬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在进行发掘工作。 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具有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特征的墓葬群。从土层和出土器物判断,这些墓葬处于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距今1800年左右。随葬器物多数有铜或铁鍑、铁剑或刀、陶罐,有的还有玛瑙和绿松石串珠、铜镜、金耳环、银手镯等,这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具有一定的意义。...
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将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在这次文物展上,曾分别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成都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以及成都博物馆的馆藏精品等十余件四川文物将惊艳亮相。 据了解,此次考古成果展的展品主要从1995年至2016年的历年十大考古发现中挑选,力求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文物进行展示。 展览前,首都博物馆从全国近千件文物中挑选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