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台湾海峡有一条浅滩,从福建东山岛向东偏南延伸,经台湾海峡至澎湖列岛,最后连接台南。经中美两国科学家多次考察而一致认定的这条曾经连接两岸的“桥梁”,被称为“东山陆桥”。 福建东山县文体局二十三日告诉记者,作为东山县考古研究项目的“台湾海峡(东山)陆桥的发现”,近日成功入选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这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项目。 今年...
中新网南昌十二月二十三日电(何柳斌)江西省德兴市博物馆二十三日向中新社记者证实,该市在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家族宗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建筑面积之大,在当地十分罕见。 据德兴市博物馆馆长叶淦林介绍,该宗祠名为环溪汪氏宗祠,位于泗洲镇中洲村,宽十八米,纵深三十五点三米,建筑面积达六百三十多平方米。宗祠为徽派建筑风格,门墙由青砖砌成,有中门和两扇圆形侧门供人进出。中门...
广东省封开县文物普查队员日前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一批西周时期玉饰件。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文物普查队员在新和村委铺门村双窑冲山发现了一处被扰乱的堆积。堆积长50厘米,宽40厘米。裸露出地表有绿色片状环形饰物9枚,以及方格纹陶片、南朝陶器口沿残件等遗物。经清理,发现绿色环形片状饰物共198枚,粗方格纹陶器残片数件。在山顶的其他面山坡还采集有夹砂陶片、夔纹陶片和圆圈凸点纹陶片数件。 据悉,双窑...
江西省德兴市博物馆二十三日向中新社记者证实,该市在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家族宗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建筑面积之大,在当地十分罕见。 据德兴市博物馆馆长叶淦林介绍,该宗祠名为环溪汪氏宗祠,位于泗洲镇中洲村,宽十八米,纵深三十五点三米,建筑面积达六百三十多平方米。宗祠为徽派建筑风格,门墙由青砖砌成,有中门和两扇圆形侧门供人进出。中门是两层的,用麻石做门框,外门为长方...
在河北省保定市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队发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朱德旧居。旧居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城南庄村新房自然村东南部,1947年曾为刘少奇、朱德住所,现为本村村民居住。院落座北朝南,东西长26.4米,南北宽15米,分布面积为396平方米,现存原建筑2座,计8间,总建筑面积为142平方米。 北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板门对开,次间有槛墙窗,前出廊,有檐柱,屋顶为平顶。东厢房面阔五间,进深...
藏戏已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12月19日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从2005年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共普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6个,其中拉萨市的拥有量居全区首位。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在汇报会上说,通过普查,全区共发现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的收尾阶段,在永川区陈食镇查漏补缺时新发现一处大面积的明代古墓群,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古墓群位于永川区陈食镇朱龙花村沙树堂村民小组,地处于一片楠竹林之中,上下共十层排列,共计六十余座墓室,分别编号为M1-M60。因多年竹叶沉积,部分墓室已被埋没,从可见的墓室发现,大部分墓室已空,疑是早年被盗扰破坏。其中M20较为特别,墓室门楣浅浮雕仿木构建筑形式...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汉墓发掘现场 昨日,南水北调主干渠焦作Ⅱ段九里山附近发现一汉墓群,焦作市文物勘探队工作人员正在对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出土有价值文物二十余件。 近日,有市民分别向焦作市文物部门和马村公安分局九里山派出所举报,在南水北调主干渠焦作Ⅱ段九里山附近发现一汉墓群,一些群众对个别墓葬私自进行了发掘,墓室内陶仓楼、陶壶、陶罐、陶猪等十余件文物被抢走。接到举报后,焦作市文物勘探队工作人员赶往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北省文物局 保定市文物局 笔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阜平县三官村发现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印刷局旧址,这对研究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史、银行史、货币史等提供了史料价值。 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印刷局旧址,位于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三官村东沟自然村中南部,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印刷局所占用,现为村民所居住。现存原建筑8座,计37间。 据《阜平县志》和《晋察冀边区印刷局...
近日,广东省封开县三普队在对我县杏花镇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新寨北更楼。该建筑位于杏花社区新寨古城墙北面城墙上。坐北向南。更楼南墙依城墙而建,使整个更楼凸出于新寨城墙之外。更楼共三层高8.4米,面阔进深各一间。通面阔4.16米,通进深2.93米。整座建筑除南面为砖砌以外,其余墙面均外用青砖、内用泥砖(即俗称“金包银”)砌筑。每层用原木和木板作楼板,紧贴左侧山墙有木梯可供上下。一楼...
日前,广东省封开县三普队在对长岗镇田野调查过程中,在旺村村委水口村埇口嘴西江二级阶地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期人类遗址。该遗址在在江岸斜坡,可见零散分布裸露的夹砂陶片、石器和动物的骨殖碎片。普查队员采集有数片夹砂陶片和石器等遗物。水口遗址是第一次在封开县境内的西江干流河岸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为研究封开县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补充了新的依据。(封开县文物普查队 姚锦鸿 潘坤云)
2009年,河北省大名县依靠大名府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制定了打造“宋府明城”的宏伟目标。配合建设规划,以大名县文保所为主的考古工作队对东城墙南段进行了清理发掘。清理发掘区域为东城门向南到城角,全长550米,涉及宽度8—11米不等。探明瓮城一处,但缺损不全。清理发掘马面三座,城墙砖石基础135米,内侧夯基72米。经过印证史料,由局部推理全面,现已基本上掌握了全城的形制及规模。瓮城:因出城道路仍在利用...
双窑冲山全景 双窑冲遗址发现的部分玉饰件 双窑冲遗址未清理前的地表 日前,广东省封开县三普队对杏花镇田野调查过程中,在新和村委铺门村双窑冲山发现了一处被扰乱的堆积。堆积长50厘米,宽40厘米。裸露出地表有绿色片状环形饰物9枚,以及方格纹陶片、南朝陶器口沿残件等遗物。经清理,发现绿色环形片状饰物共198枚,粗方格纹陶器残片数件。在山顶的其他面山坡还采集有夹砂陶片、夔纹陶片和圆圈凸点纹陶片数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