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北宋,高3cm,口径19cm,足径6.5cm. 盘折沿,六瓣菱花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底部无釉。
钧窑天蓝釉盘,北宋,高4.3cm,口径18.4cm,足径6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钧窑天蓝釉碟,北宋,高2.1cm,口径10.3cm,足径4.7cm. 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 对此件器物之用途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日用类的浅碟,有的认为属于文房类的笔掭。而据传世钧窑墩式碗造型的尺寸、大小来看,这种浅碟有可能是墩式碗的盖子,与碗配套使用。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北宋,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 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 此碗器形古朴稳重,给人敦厚淡雅之美感。
钧窑天蓝釉碗,北宋,高7.9cm,口径18.9cm,足径5.7cm. 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 此碗圈足处不施釉,露出胎色呈黄铜色。清代乾隆皇帝御制诗《题钧窑碗》,其中有“围匡底用以铜锁,口足原看似铁坚”句,描述的正是这种似铜铁色的圈足。
钧窑天蓝釉盏托,北宋,高5.6cm,口径5.9cm,底径4cm. 盏与托连烧,圆口,中部出托沿,圈足中空。通体施天蓝色釉。 盏托又称茶托子,为古人品茗用具,以防手持茶盏烫手,最早见于唐代。据唐代《资暇集》记载:“茶托子,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烫指,以碟子乘之……人人为便。”其后开始不断出现各种材质与形状的盏托。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北宋,高2.8cm,口径18.1cm,足径10.5cm. 盘敞口,折沿,浅弧腹,圈足。足内满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里、外施天蓝色釉,釉面有不规则的紫红斑块,犹如蔚蓝天空上的几朵红霞,绚丽多彩。 此盘胎体厚重、坚硬,釉层肥厚莹润,釉面有“蚯蚓走泥纹”,这也是宋代钧瓷的主要特征之一。
钧窑里天蓝外玫瑰紫釉折腰盘,北宋,高3.6cm,口径17.6cm,足径6.4cm. 盘撇口,浅弧腹,折腰,圈足。里施天蓝色釉,口沿及器外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 此盘釉层肥厚,釉色光亮绚丽,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属于民间钧窑烧造的器皿。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北宋—金,高4.1cm,口径8.3cm,足径2.9cm. 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圈足涂褐色釉。 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红(紫)色斑块。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定,没有规律,具有随性率意的特征,融合在底釉中,如同窑变自然形成的效果一般。
定窑白釉刻花芙蓉纹蔗段花口洗,北宋,高3cm,口径15.8cm,足径12.4cm。故宫博物院藏。 洗口呈五瓣葵花形,外壁凸起弦纹两道,浅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雅洁,口沿无釉。里心刻划芙蓉花一枝,环以三花叶,构图简练大方,纹饰线条清晰自然,富于装饰性。
定窑白釉刻花荷莲纹梅瓶,北宋,高45.3cm,口径4.9cm,足径10.8cm。故宫博物院藏。 瓶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近足处外撇,圈足。瓶身修长。通体施白釉,釉面滋润。釉下刻划缠枝莲纹 ,纹饰线条遒劲奔放。 梅瓶是中国古陶瓷中的传统瓶式,自唐代正式出现,本为盛装酒水的日常用器,带有瓶盖。后来逐渐演变为纯粹的陈设器,亦可用来插花。
定窑白釉印花荷莲双鱼纹盘,北宋,高6.2cm,口径30.1cm,足径12.3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牙黄,口镶铜釦。内底模印荷莲双鱼纹,双鱼在荷莲中穿行,形态悠然自得。内壁模印缠枝荷莲纹,花叶疏密有致。两层纹饰间以一周绳纹相隔。 此盘造型规整,纹饰布局严谨,层次清晰,给人以较强的立体感,堪称定窑白瓷中印花装饰的精品。
定窑白釉印花孔雀牡丹纹盘,北宋,高5.5cm,口径31cm,足径12.5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釉,釉色白中泛牙黄,外壁可见泪痕状流釉,口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四只孔雀穿牡丹花,内底印双雁穿花,纹饰之间以一周回纹相隔。 印花装饰是定窑白瓷最具代表性和最富表现力的装饰技法之一。这一工艺成熟于北宋中后期,金代更为普及。其做法是将半干的坯体扣在雕刻有图案的模具上,用手...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北宋,高5.2cm,口径23.3cm,足径10.2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闪牙黄,口沿无釉。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祥云纹,内底印一矫健行龙。 定窑瓷器上常见龙凤纹装饰,说明定窑瓷业生产与宫廷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定窑白釉印花折枝花卉纹碗,北宋,高9.3cm,口径26.6cm,足径8.7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口微撇,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牙黄。口镶铜釦。碗外壁光素,内壁模印折枝花卉纹。 此碗形体较大,制作工整,印花生动,反映出宋代定窑印花白瓷的烧造水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