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设色纸本 画心 1954年作 出版:1.《卓文君》挂画,河北省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 2.《卓文君》,河北省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 33×44.5cm×16帧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佳话一波三折,引无数文人雅士竞相折腰,画家吴光宇却只取一瓢,绘这故事中蕴藉情愫最为惓惓的——此时,朱弦未断琴声袅,明镜未缺朱颜照,朝露凝珠,芳时犹在,锦水汤汤,与君长相守。 ...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 人物名片 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1956年2月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调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艺术学系主任、艺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书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美院书法系与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现任全国人大代表、...
10月下旬,西泠印社就要满110岁了。 110年里,那么多文人墨客作为西泠中人,陆陆续续留下了许多的宝贝。但限于种种原因,它们从来没好好亮相过。28日,在吴山脚下的杭州博物馆,西泠印社从万余件社藏文物中精选200余件,举办了一场“美德嘉行——社藏文物捐赠回顾展”,首次亮出家藏。 这次展览的展品不仅有来自丁仁、王禔、吴隐、叶铭四位创始人的个...
从王文韶大学士府出门,沿清吟街东行几百米,稍加探寻便可找到一栋歇山顶的二层小楼,楼前立一小碑,上书“小八千卷楼旧址”。门前的玉兰一株,已有参天之姿,当年栽下它的便是清末赫赫有名的四大藏书家之一——钱塘丁氏兄弟。由此再往南几个街口,同样是书香故地,清初藏书家吴焯的“瓶花斋”、汪宪的“振绮堂”,许宗彦的“鉴止水斋”,以及晚清民国时期林立的旧书坊大都云集于此。岁月流逝,藏书楼主人和当年的书市盛景如春花秋...
中国印章文化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每一方收藏级印章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是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体,是具有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艺术瑰宝。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采用、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印章已经逐渐成为收藏的新门类,并在拍卖市场上连破惊人纪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 “西泠八家”篆刻印章成拍卖亮点 印章,又称“印信R...
7月10日,西泠2013年春拍举槌,此次春拍历时4天,共设25个专场,拍品3000余件。其中,陈继儒的《梅花册》以2898万成交,成为本场一大亮点。 封面拍品陈继儒的《梅花册》以2000万起拍,两个电话委托和一位场内买家相互竞投,最终以2898万成交。此《梅花册》存8页,每页皆诗画对题,图文并茂,显示陈眉公爱梅、擅梅之盛名绝非虚誉。《梅花册》经历代宝藏,曾为乾隆皇帝赏玩,传至嘉庆皇帝,后为定郡王...
okok高山寺旧藏日本“重要美术品”宋代刻本首现国内拍场【高山寺的中国书缘】如果到东瀛寻访古书,位于日本京都西北栂尾山的千年古刹高山寺一定是不能错过的。那里不仅是优美静谧、红枫佳绝的旅游胜地,还是一座收藏大量中国古抄本、宋版书的藏书宝库。高山寺的前身可追溯到日本宝龟元五年(774)的神愿寺(后为神护寺别院),属真言密宗寺院。鎌仓时代,后鸟羽上皇皈依在京都修行的明恵上人,于建...
吴焯批校跋本《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 7月12日举槌的2013西泠春拍,“古籍善本专场”将推出杭州 (钱塘)及浙江周边地区特色文献、名家藏书九十余种。其中最瞩目的当属八千卷楼旧藏、吴焯批校跋本《唐大诏令集》——这部“吴校本”的代表性著作,称之为清初校勘学的重大发现也绝不为过。八千卷楼藏书是南图藏书中源自私家藏书楼最早...
张大千-春日品茗图 西泠印社2013春季拍卖会 预展:7月10日至7月11日·杭州 拍卖:7月12日至7月15日·杭州 平生三味试春茶 【中国书画海上画派作品专场 7月13日 14:00】 在近代中国画坛,张大千传奇最多。其中,关于他精造园、爱美食、嗜茗茶等生活方面的故事数不胜数。据其秘书回忆,张大千每天的生活基调便是:“摆龙门阵”、品茗、...
西泠印社2013春季拍卖会 预展:7月10日至7月11日·杭州 拍卖:7月12日至7月15日·杭州 徐悲鸿的猫 从徐悲鸿到张大千,从丰子恺到季羡林,画家、文人爱猫、养猫者甚众。猫,作为他们生活与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频频出现在他们笔下。从猫身上,他们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围绕着猫与人,生发出很多隽永故事,折射出时代变迁。 同样养猫爱猫的现代文学研究者陈...
寿山石印章 传统篆刻印章 中国印章文化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每一方收藏级印章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是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体,是具有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艺术瑰宝。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采用、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印章已经逐渐成为收藏的新门类,并在拍卖市场上连破惊人纪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 “西泠八家”篆刻印章成拍...
八千卷楼旧藏、吴焯批校跋本《唐大诏令集》从王文韶大学士府出门,沿清吟街东行几百米,稍加探寻便可找到一栋歇山顶的二层小楼,楼前立一小碑,上书“小八千卷楼旧址”。门前的玉兰一株,已有参天之姿,当年栽下它的便是清末赫赫有名的四大藏书家之一——钱塘丁氏兄弟。由此再往南几个街口,同样是书香故地,清初藏书家吴焯的“瓶花斋”、汪宪的R...
《西泠八家印存》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中国印学宝典,具有突出历史、艺术及版本价值的孤本原稿《西泠八家印存》和丁敬刻两面印在2011年9月被日展会员、全日本篆刻联盟副会长内藤富卿遗失。事件发生以后,尽管印存原持有人、在日华人丁如霞与内藤富卿进行了多次交涉,并提起诉讼,但这一事件至今没有得出结果。 丁如霞女士日前接受专访时表示,《西泠八家印存》是家藏孤本,其价值难以估算,如果真正遗失,不仅是百年丁...
西泠印社2012秋季拍卖会日前圆满落槌,总成交率85.7%,总成交额7.16亿。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表示:整场秋拍共23个专场,为期4天,稳中求新,亮点频现。 记者了解到,此次秋拍的“新”主要体现在:一是首次将漫画门类纳入到大拍之中,同时将去年秋拍国内首次推出的紫砂盆专场扩展到紫砂器物,更完整地呈现紫砂艺术;二是在书画部分尤其是近现代书画部分中,同一上款、同一藏家且从未在市...
清晚期《洒金双耳铜炉》 清晚期《象足铜炉》 古玩辨伪之铜香炉15 丁孟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微博]文物鉴定委员。 清代晚期铜炉制作出现了新的趋势,这同铜炉的日用化有关。此时,铜炉的使用范围比前朝大为普及,坊间制造了更多的用炉,普及化的用炉自以素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