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展览周期约两个月的“遥远的对话——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展”近日在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开展,活动由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策划,共展出以大地湾一期文化为主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65件(套),并辅以30余幅精美图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大地湾先民创造的灿烂辉煌的史前文明。 展览期间,还在福建省闽侯县老年大学举办了“遥远的对话——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与考古成果”专题讲座,吸引了近百位老年朋友参加,...
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强化责任、加强保护、拓展利用、加强保障等方面对全省文物工作作出统筹部署。 《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全省文物工作在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博物馆体系建立、文博创意产业发展、文物安全等方面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方面,《实施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文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健全由政府领导牵头的文物工作协调...
红色文化遗址是立体的党史、有形的党史、无声的党史,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乡愁”。今年3月,福建省三明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了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政府规章——《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三明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域都属中央苏区范围,是中央苏区反“围剿”和红军东方军作战的主战场,宁化县更是长征...
4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创意与遗产研习班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福建泉州举行,来自世界65个国家的青年代表齐聚千年“海丝”古城,共话文化遗产保护。 在人类古代文明的发展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文化和文明的交流通道。在海上丝绸之路最繁荣鼎盛时期,即公元10至14世纪,泉州是海上大通道东端的“世界第一大港”。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眼...
前日,在闽侯洋里乡发现的一处史前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福建沿海地区最早的文化聚落出现在7500年前。此外,遗址中还发现少量碳化的稻谷颗粒,是我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水稻颗粒。 去年3月,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进行“闽江下游史前遗址调查”时,在洋里乡大坪顶山发现一处因厂房施工而暴露的遗址。遗址地处闽江支流——安仁溪上游洋里溪河谷小盆地西缘的一座小山上。该遗址具有明显的文化堆积,尤为难得的是在剖面上发现有彩陶...
出土的彩陶釜 灰坑遗迹 据福州晚报报道,昨日,记者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了解到,在闽侯洋里乡发现的一处史前遗址中,考古人员收获颇丰:福建沿海地区最早的文化聚落出现在7500年前。此外,遗址中发现的少量碳化的稻谷颗粒,是我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水稻颗粒。 去年3月,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进行“闽江下游史前遗址调查”时,在洋里乡大坪顶山发现一处因厂房施工而暴露的遗址。遗址地处闽江支流——安仁...
清代初期的《福建海岸全图》。蒋滨建 供图 “《福建海岸全图》具有丰富的福建海岸军事地理的历史元素,是研究明末清初福建沿海地区的军事防卫及海丝之路的珍贵权威的文献史料。”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蒋滨建4月11日如是对中新网记者说。 长期致力于闽台海防研究和文史资料征集的蒋滨建告诉记者,这份清代初期的《福建海岸全图》扫描复制图系其通过日本友人征集到的,系福建首次发现的清初海防长卷舆图,现藏...
4月2日,由嘉兴博物馆、福建省海丝外销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福建外销瓷器展”在嘉兴博物馆禾韵展厅开幕,该展将持续至5月1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205件(组)文物,以“瓷器起源”、“彩绘瓷”、“颜色釉瓷”等三个部分呈现,汇集德化窑、怀安窑、建窑、漳州窑、浦城窑、松溪窑、越窑、福清窑、龙泉窑、邵武窑、洪塘窑、武夷山窑、南平窑、建阳窑、福州窑、景德镇窑等16种窑口外销瓷器,瓷器年代跨越商朝至清代,不乏...
以“海丝路·税收情”为主题的税收史料展在福建泉州展出。谢玉燕摄 每年4月是全国“税收宣传月”,一场以“海丝路·税收情”为主题的税收史料展在福建泉州展出。80多个展框展示数百件税收史料,内容涵盖清朝、民国时期田赋契税、烟酒糖税票、老发票、税收征管文件及档案等,尽显闽侨情、“海丝”缘。 “这里有菲律宾华侨的签证;有马来西亚华侨归国后当地政府颁发的回国证明;还有印尼驻外使馆颁发的登记证……薄...
3月31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福州举行,当日表决通过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据了解,此条例是福建省首次立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 条例在国务院条例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基础上,将福建的传统村落保护和管理也纳入适用范围。 条例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应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研究会理事刘义杰,3月31日将个人藏品——近代航海罗盘捐赠给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交馆),作为该馆重要藏品永久保存。 “这件航海罗盘是泉州‘海丝’文物征集公告向社会正式发布后,泉州海交馆征集到的第一件藏品。”泉州海交馆馆长丁毓玲告诉记者,“泉州海交馆对航海罗盘的收藏非常少,这件藏品的捐赠是对航海科技的补充,意义非凡。” 今年1月,中国联合国教科...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习近平 东南网3月15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靓/文 包华/图 实习生 庄沁冉)依山面海的地理环境、灿烂多元的八闽文化,造就了我省文物“金色名片”,灿若星辰。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对文物保护极为重视,给福建人留下了宝贵...
3月12日,市民在济南市博物馆参观“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当日,“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在济南市博物馆进入第三天展期。本次展览共展出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近百件金漆木雕精品,展示福建金漆木雕的渊源与发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记者郭绪雷摄 济南市博物馆里展出的福建金漆木雕(拼版照片,3月12日摄)。当日,“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在济南市博物馆进入第三天...
网络图片 3月10日,市博物馆将推出“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展览由市博物馆、福建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展期将持续至5月20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福建民俗博物馆藏近百件清代金漆木雕精品,涵盖了香炉、烛台、寿屏、楹联、人物雕像等种类。展览分为福建金漆木雕的历史概况、制作工艺、生活中的应用、纹饰及内涵4部分,展示了福建金漆木雕的渊源与发展,构图、雕刻技法及髹漆贴金工艺以及福建金...
泉州巾帼巧匠精品展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福建省泉州市巾帼巧匠工艺美术精品展在晋江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汇集了泉州14位巾帼巧匠匠心独具、心血凝结的60多件杰作,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泉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庄灿霞,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忠刘,晋江市副市长黄少伟,泉州市妇联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