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宋有两篇鸿篇钜迹,一幅是《清明上河图》,一幅是《千里江山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显得很低调。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它一共公开展示过两次,之后近30年未与世人见面,直到2013年才首次全卷展示。北京故宫公告,9月即将推出七大展览,重磅展览《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将从9月16日开始,持续展出到12月14日。届时众多观众将有机会亲眼一睹这...
雷树森收藏的邮票本报记者党运摄 学生时代,雷树森就爱上了集邮。一张张邮票陪伴着他,走过了半个世纪。 “从14岁时得到第一张邮票开始,我就视若珍宝。现在我都70岁了,攒下了超过10万张邮票。可以说,这些东西陪伴我走过了大半辈子,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中。”如今,雷树森自费开了一家邮票博物馆,展出他收藏的这些宝贝。“我只想着和其他集邮爱好者一起分享,让大家从邮票中找到共鸣。” 邮票博物馆...
8月25日,记者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获悉,“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成果展”全景展示馆正式上线,今后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观赏海昏侯国出土的文物。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全景展示馆采用全景展示的形式,将“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成果展”搬上网络。 据介绍,游客登录海昏侯官方微信趣味海昏栏目中的海昏展览、海昏侯官方微博、南昌汉代海昏侯国...
24日,记者获悉,“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成果展”720°全景展示馆正式上线,采用全景展示的形式将“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成果展”搬上网络,使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海昏侯国出土的丰富文物。 即日起,大家可登录海昏侯官方微信趣味海昏栏目中的海昏展览、海昏侯官方微博、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官方网站、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网站或登录腾讯街景地图便可身临其境的720...
鼓浪屿岛上,每一栋别墅都有故事。这栋叫“黄荣远堂”的百年老别墅里,收藏的是音乐。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进入倒计时,这座唱片博物馆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唱片文化。 日前,人民网记者实地探访了鼓浪屿黄荣远堂唱片博物馆。刚走到宅子门口,就听见留声机里飘出袅袅的歌曲声。博物馆负责人王瑞津告诉记者,馆内还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唱片文物,其中包括1935年东方百代第一版《义勇军进行曲》录音母盘、曾侯乙编钟《千年绝...
8月15日,“钢铁长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馆藏文献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 展览以国家图书馆典藏的近代文献特别是革命历史文献为基础,遴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作为展品,共展出两百六十余册件,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提供了十件馆藏文献。展品包括书刊、舆图、老照片、手稿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如甲午战争有关折奏史料、冯仲云《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手稿、“人民解放军在西藏...
8月10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京津冀美术、书画、摄影作品展示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展。展览共展出各类美术、书画、摄影作品300余副,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京津冀文化艺术界创作的最新水平。
汪家桥村村民晒圣旨。程海波摄 “六月六,晒圣旨”,浙江省淳安县汪家桥村一直有着这样的传统习俗。日前,该村为响应当地发展全域旅游号召,给乡村旅游增加“文化料”,举办了晒圣旨祭祖活动,将保存了近400年的圣旨首次对外公开展示。 诵读圣旨仪式现场。程海波摄 活动首先由村里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请”出圣旨和祖先画像,并由四位“护卫”将圣旨、祖先画像展开,小心工整地平铺在桌子上晾晒,...
7月28日至30日, “恐龙蛋研究与展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海上丝绸之路”(杭州)化石论坛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委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承办。来自美国、日本、葡萄牙、斯洛伐克、阿根廷、台湾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恐龙蛋化石及古生物研究的权威学者,还有国土资源部、全国40多个博物馆、科研院所、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等100 多人参加会议。随...
7月25日晚,“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幕,包括九鼎八簋、曾侯乙编钟“姊妹钟”、扉棱提梁卣等在内的逾200件精美青铜器集中展出,让参观者感受到三千年前湖北随州发达的青铜文化和汉水流域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 随州地处汉东地区,自古称之“随枣走廊”,在先秦时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出土了多批次、高规格的鄂国、曾国和其他诸侯国的青铜器,时...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承、生生不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日前,由微信平台“AR酱”“文博圈”主办的科技与文保系列沙龙——文保领域AR、VR案例分享与交流会在北京举办,业内专家学者携国内外AR、VR在...
2000多年前,中国瓷器作为中世纪欧洲顶尖的奢侈品,随着古代“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2000多年后,沿着今天的“一带一路”,141件意大利精品陶器跨越重洋来到辽宁省博物馆,将西方陶瓷艺术的历史演变轨迹展示给中国观众。 本次展览撷取了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馆藏精品陶器141件,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陶瓷专业博物馆和重要的陶瓷研究圣地,博物馆内藏品丰富,尤以收藏马约里卡...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与山西省忻州市政府日前在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7月22日至8月21日在恭王府举办山西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以实践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以文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据悉,本次展示月将举办“欣欣向荣 心灵之舟”山西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静生长、乐生活”国家级非遗项目静乐剪纸精品展;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工作会;传统工艺振兴学术研讨会、静乐剪纸传承...
齐白石一生对荷花情有独钟。他出身湖南湘潭农家,早年在家乡生活时,从新宅梅公祠到老屋星斗塘,“沿路水塘内,种的都是荷花,到花盛开之时,在塘边行走,一路香风,沁人心胸。”(《白石老人自述》)晚年定居北京后更是情牵故乡,在游览北海时他赋诗道:“人生能约几黄昏,往梦追思尚断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百梅祠到杏花村。闲看北海荷千顷,强说潇湘水更清。岸上小亭终日卧,秋来无此雨声声。”将对家乡的思念融化于碧波千顷的荷...
7月8日,“香事清心——苏州博物馆藏香具集展”在广东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综合展厅开展,展出了苏州博物馆藏的116件元明清时期的香具珍品,在莞香之乡东莞重现中国香文化魅力。 古人香事习俗,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商代,考古材料最早见于战国。明清时期,久负盛名的“莞香”集散地于东莞,借助既近原材料产地,又近港口的地理优势而形成全国香料贸易的中心,本土香料经广州、香港远销珠三角地区、内陆城市以及东南亚等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