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国画《墨梅图》,是元末著名画家暨诗人王冕的代表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墨梅图》大铜章,谋篇布局巧妙合理,铜雕墨梅(局部)。枝枝精神饱满,珠润鲜活。充分体现了王冕“繁梅”的繁茂烂漫和清贞激越的特色。 艺术大铜章(见图)直径60毫米,限铸900枚。为“国宝系列”之一。
3月2日晚,值此元宵佳节,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温州博物馆与瓯澜社合作,为公众奉上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元宵分享会。博物馆难得在夜间开放,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共话元宵。 吃汤圆、猜灯谜自然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开场前,猜灯谜活动已经热火朝天,礼品兑换处排起了长队。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现场有名家吟诵赏析元宵诗词,有温州民俗分享,有民间藏家藏品鉴赏,有青年书画家泼墨挥毫、集体创作,有篆刻...
春意融融,鸟语花香。桐乡市博物馆迎来了“翰墨花语——桐乡市博物馆馆藏花鸟画精品展”。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花鸟画自中晚唐时期逐渐从人物画、山水画的衬景中脱离出来,成为中国画的三大画种。历代花鸟画家辈出,他们以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动植物为主...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佚名,原题:宋朝人很幽默:宋徽宗称瘦金体将省墨水 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 宋太宗时,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为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写又犯忌讳。...
近日笔者藏友收藏到一方抗日名将刘建绪的铜墨盒。此墨盒呈圆形,直径8厘米,高3厘米,正面呈扇状镌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九个楷体小字,下方款为“刘建绪”,墨盒背面为国民革命军军旗,军旗为机床压制而成,墨盒通体包浆自然,刻字刀法生动,笔锋处包浆老旧亦无后加痕迹,无疑是一开门老货。那么刘建绪是何许人也 据考,刘建绪(1892 1978年),湖南省醴陵县 今醴陵市 人,曾任国民党陆军上将、第十集团军...
中华五千年文明,灿若星河。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一代代敬天爱人的先贤,凭借勤劳、智慧与万古胸襟,共同成就了“四大文明”中最“长寿”、至今富于活力的中华文明。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放异彩。西汉伊始即已开启的丝路人文交流,将中国文化甘露播撒世界各地,也让中国艺术在经久不息的文化对话中含英咀华。中国美术的魅力,随之惊艳世界,功泽百代。 今天,本刊新开设“国艺传世”...
铜墨盒的制作,全部手工打磨,颇费时间。做个好的铜墨盒,往往要几个月以上,甚至一年方能完工。铜墨盒往往是用紫铜做底和内胆,盒身、盒盖在清代主要是黄铜,民国时多为白铜,还有白铜、黄铜、紫铜共用,名“二镶或三镶”,但较为少见。盒盖内嵌端石砚板,作掭笔之用。盒身内壁上部有一圈薄薄的边沿,与盒盖相吻合,严实合密。这种设计既简单实用,又美观大方,置于案上,稳稳当当,玲珑秀气。 民国时期张樾臣的作品最...
笔者藏有一方寅生刻扇形铜墨盒。 寅生即陈寅生,字麟炳。1862年在京城琉璃厂,开设“万礼斋”,后改“松竹斋”,是“荣宝斋”的前身,他首创在铜墨盒上刻字画,铜刻艺术水平极高。当时即誉满京城。 此方扇形刻字铜墨盒,宽4厘米,外圆长9厘米,在扇面上用行书体刻着6句6字诗:“玉壶卖春赏雨,节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俊如气。”这几句诗描写出春雨后的画面,在山下...
张劲松 "画如其人",一直觉得国画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可以细细琢磨,慢慢研读,并能透过作品看到作者品质修养和思想内涵。无论是一挥而就的小品,还是闲来遣兴的涂鸦,都可以激发品读之心,鉴赏之欲。 画者无意,笔墨有言。透过作品,可以感受到画者或隐逸或高蹈的心灵寄托。爱上一幅画只需一瞬,只因与画对视时,心里那安静而又快乐的触动。 一人喝茶曰幽,二人喝茶曰趣,三人喝茶曰品。走进张劲松画室,首...
此次展览展出了众多书斋陈设雅玩。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房”是从事文化活动,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所在。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文房清供亦是书斋中不可或缺的陈设雅玩。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文玩。其种类繁多,精妙绝伦,如笔筒、笔插、笔掭、笔洗、墨床、水注、水丞、镇纸、臂搁、砚滴、砚屏、印章、印盒等,它们臻善“文房”,添辉“四宝”。笔筒更是其中重要代表符号...
资料图片:墨西哥深海考古发现的荷兰战舰残骸。(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9日报道称,据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说,潜水员在尤卡坦半岛附近的深海中发现了3个历史珍宝:一座沉入水底的灯塔、一艘18世纪的荷兰军舰以及一艘19世纪的英国轮船的残骸。 这些残骸在墨西哥沿海城市锡萨尔附近被发现,这里曾经是18和19世纪的一个繁忙港口。 报道称,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尤...
墨盒是文人雅士为方便书写,将预先磨制好的墨汁,装在固定的容器里加上丝绵,出行时随身携带。一般认为,墨盒从民国开始出现,主要为铜墨盒。其实从商周出土的青铜器中,已发现我国先民用小青铜器具盛装墨汁,以方便携带,随时可用。 笔者收藏了一件明代粉青釉褐彩窑变瓷玄武纹墨盒,长13厘米,宽9厘米,高7厘米。墨盒造型奇特,整体为龟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盒盖,表面有凸印龟背纹饰,中部塑有一条盘踞的三角头...
1月17日,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第二届“墨读中国”书画艺术展在西肯孔院中方合作院校华北电力大学举办首展开幕式。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校长杨勇平、副校长王增平,西肯孔院外方院长潘伟平等出席开幕式。刘述伶、萧宽、梁登山、任鉴易等三十余位著名书画艺术家,及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黑龙江双锅集团董事长马成果、北京天石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蔺熠等企业界人士,刘述伶、萧宽...
图为日前拍出的恐龙尾部遗骨化石 中国文物网1月22日编译报道:上周六(1 月 20 日),摩洛哥文化部称,该国有关部门已对在墨西哥拍会上落槌成交的恐龙尾部遗骨化石来源展开调查。 据墨西哥拍卖网站 Morton 称,这件来自北非国家的“侏罗纪时期亚特拉斯龙尾部”遗骨化石长达 4 米(约为 13 英尺),在 1 月 16 日举办的拍会上以 180 万比索(约合人民币 61.52 万元)的价...
名列“四君子”榜首的大品梅花,历来一直深受文人画家的青睐。梅品气格傲然之境,乃其秉性内涵之凸显。画家王冕有“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句,以喻梅品傲然荡俗之气格! 扬补之(1097—1171),南宋著名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人。扬补之世出名门,乃西汉扬雄(扬雄,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刘禹锡《陋室铭》“西蜀子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