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6日,“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在长沙正式启动。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表示,文物故事是湖南故事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此次大赛的开展,把讲好文物故事与讲好湖南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讲好“湘人”、“湘事”、“湘情”,传播好湖湘文化。 湖南文物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两万余处,县级以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余处。李晖称,目前,大量的文物保护单位还存在研究不够深入、阐释不准确、甚至没有...
假如说明代传教士的功绩在于开拓了西方油画东渐中国的“文化传教”之路,并在中国南方通商口岸建立了最早的油画传播机构,造就了中国最早的油画家,获得了中国皇帝和中国民间对西画的艺术赞助、移植传播的话,那么到了清代,随着中国皇帝对传教士油画家的御用,西方画家开始云集中国朝廷,北京遂成为中国油画的重镇,形成清代中国油画南北双峙态势。即北方以传教士油画家及其中国弟子们为主体,在中国皇帝的御用下,致力于为帝皇的...
图为月湖文化传播志愿者在高丽使馆,为来自宁波大红鹰学院的学生讲解月湖文史知识。 (陈朝霞 摄) “知道月湖有‘十洲盛景’吗?”“知道月湖与南宋宰相史浩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吗?”“这里曾是宋元以来的浙东学术中心,文人墨客荟萃于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每周六上午,在月湖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间,这样的问题和故事总被一群文化志愿者一一讲解,让游客豁然开朗。这些志愿者就是来自海曙区月湖街...
研讨会现场 中国文物网讯 5月26日上午,2016传统艺术品大数据时代发展研讨会之大数据在玉文化研究及传播中的应用研讨会在贵阳举办,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著名文博专家杨伯达,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董琦,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顾问王伟,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会长王炳新,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玉器研究部主任胡萍萍,著名文博专家曹静楼、傅公钺、汪遵国、雷从云等玉器研...
一、色彩语言的定义与特征 日本色彩研究学者南云治嘉在《色彩印象图典》中认为:“色彩语言是指被用来表达色彩所希望显示含义的语言。”刘晌在他《油画色彩语言发展》中,认为色彩语言是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思想,并使色彩成为一种可以直接实现心与心交流的工具,它是某种视觉语言的代称。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它具有表情、联想、象征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色彩语言具有符号和传播的双重功能。 藏传佛教独特的...
从历史上看,佛教在西藏地区的扎根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初传阶段,也被称为前弘期;之后属于后弘期,又分为后弘前期与后弘后期即半独立时期和完全独立期。 前弘期的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西藏之前,雪域高原的古代藏族人民信奉一种名叫“苯教”的原始宗教,并分白苯、黑苯和花苯三个分支,其基本理论是“万物有灵”,崇拜天地、山水等自然神灵;在具体行为上则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大约在公元5世纪左右,佛教开始...
佛教自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以后,又经中国东传朝鲜和日本。传入中国的佛教总的可分为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两部分,这两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其中藏传佛教的特色非常突出,首先是全民信仰,佛教领袖保持着绝对的神圣地位,佛教信徒大都比较虔诚。其次是政教合一,整个社会生活严格受王权、神权的控制,佛教的领袖在世俗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寺院既是佛教中心也是政治统治中心。最后是藏传佛教具有强...
一如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和熟知,“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已成为当下一个关注度颇高的热门词汇。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总馆各分支馆每年参观人数的上升,也可看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将文创产业作为博物馆展览的延伸,通过被赋予了地方特色、文化个性和艺术品位的文创产品,使得博物馆文化传播得更广泛、持久和深入,有利于推进博物馆跨文化的高效传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摘要】叉形器是贾湖遗址出土的较为特殊的一类骨制品,多与骨笛、龟甲组合共同出土于遗址墓葬中,经分析,三者可能皆为某种宗教仪式用具。显微观察的结果表明,贾湖叉形器的制作集切割、打磨、抛光、穿孔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叉形器的使用方式是手持,双叉戳插,钩形钩悬物品,刀状部分环护;叉形器的所有者以贾湖先民中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男性为主。形似叉形器的骨制品在大汶口文化和龙虬庄文化诸遗址中均有发现,贾湖文化对大汶口...
《故宫日历》各版本的“历”字繁体均写错了岁末最火的书不是其他,而是一批“日历书”。这些“日历书”都是由一些知名出版社编辑出版,因为契合了读者崇尚传统文化的心态,所以销售得极其火 爆。但是《咬文嚼字》专家却向青年报独家披露,有的“日历书”出现了严重的语文差错,是误人子弟。原本是想“秀”一下文化底蕴的,结果却出了丑,好心办坏事,这样的问题应该引起出版界的警惕。 “日历书”为什么这么火? “日历书...
图1 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内发现的长条状玉蚕 图2 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内发现的刺绣的印痕 图3 陕西周原强家一西周墓葬中出土的玉蚕 现在一般的都认为,古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昌盛于隋唐。然而,早在商周时期,养蚕、缫丝和织绸的生产,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生产与加工已经相当成熟。如《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还有《诗经》中也有许多诗篇提到蚕桑。例如《诗经·...
现在一般的都认为,古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昌盛于隋唐。然而,早在商周时期,养蚕、缫丝和织绸的生产,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生产与加工已经相当成熟。如《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还有《诗经》中也有许多诗篇提到蚕桑。例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意思是说,春天里一片阳光,黄莺鸟儿在欢唱。妇女们提着箩筐,络绎走在小路上,去给...
10月11日至14日,“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研讨会开幕式暨“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成立仪式并发表讲话。 童明康表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也为丝绸之路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学术研讨...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交流”学术报告会会议公告及日程安排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代丝绸之路成为全人类共同财富。与此同时,国家领导人又提出了共同建设“一路一带”的创新合作模式,丝绸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当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探讨与展示丝绸在中国的起源、传播以及东西方纺织文化在丝...
9月15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举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展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宋新潮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丝绸业的发展历史,讲述了中国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过程,他认为,千余年来,无数的商人驼队在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