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7日上午,由河北省文联和衡水学院联合主办,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衡水学院书画艺术博物馆共同承办的“鉴闻成化?中国明代绘画(衡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隆重举行。就中国明代绘画的画艺、画风、流派、阐释与渐进等诸多问题进行为期3天的讨论切磋。 上午9时,90多位专家、学者及100多位书画爱好者把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闻讯赶来的众多书画爱好者和市民争相一睹开...
为进一步展示衡水文化风采,提升衡水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为2016年度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创造良好氛围,9月7日至9日,鉴闻成化·中国明代绘画(衡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举办。 此次研讨会将由省文联会和衡水学院主办,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和衡水学院书画艺术博物馆承办。目前已邀请到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香港荣宝斋、香港佳士德、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50多位古书画鉴定专家和40多位学者,并...
上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与朱光潜先生曾就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不是油画在报刊上进行过激烈的交锋。朱光潜先生认为是油画,而巴金先生说:“那时根本就没有现代的油画颜料”。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时已发展到近代油画阶段,因此,不少人常有一个误解,认为西方绘画都是油画。 在西方特别是在古代欧洲,油画不是从来就有的。真正的油画产生,至今不过500年的历史,而此前欧洲曾经历了古代胶彩画、蜡彩画、镶嵌画、...
8月24日,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当天,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下简称《大系》)品鉴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行。活动首次将已出版的《宋画全集》和《元画全集》放置在现场,让广大读者观众零距离接触大型高端出版物,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之美。 由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大系》,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批准并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是浙江落...
爱新觉罗文嘉《湖畔画鸟》 爱新觉罗文嘉《鸟语花香》 作为一名和艺术擦边的苦逼青年趴格儿虫,时不时会主动出击或被动受邀参加一些文化艺术类活动。听闻享有“中国当代皇家宫廷绘画第一人”美誉的爱新觉罗文嘉近日出行天津,苦逼青年趴格儿虫被闪电指派天津。 在天津某艺术风情街的一家咖啡馆见到了皇族后裔“格格”爱新觉罗文嘉。远观,很有皇家格格派头嘛,右手拿着咖啡的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
8月20日下午,南风北行•当代名家邀请展在艺融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江郁之、申铁林、黄修泉、蔡雪芹、袁震五位画家作品共计50余幅。 本次参展的五位画家均来自中国的南端广东,广东距北京千里之遥,但距离并没有影响艺术的魅力,而且对于增进南北艺术文化之间的交流裨益良多。五位画家的作品风格不一,背景与身份也不一样,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却是一样的。
纵观画史、画家、画作,画史浩如烟海,莫衷一是,我所论者仅为一己之说,不成体统,正在形成耳,然以辩证为二之态度论及短长,想必比一味西法写生外表之“形神论”持者应高出万千,不知是否? 一曰形: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没有形作为载体,造型艺术一切都无从谈起,什么样的形即反映什么样的意。意、象、观念、形式、构思、方法、内容、精神、品味、格调等等,无一不是从形开始,靠形体现,依赖于形,所谓“以形写神”...
现存最早的帛画是两幅战国楚帛图。一幅是《人物龙凤帛画》,上绘一妇女、一龙、一凤。另一幅是《人物御龙帛画》,上绘一个男子驾御一条巨龙,还有仙鹤、鲤鱼。 现存最早的纸本画是晋代的《地主生活图》。这幅画1964年出土于新疆。上边画着墓中主人生前呼奴使婢的傲慢神态。画的名称是这幅画出土后根据内容起的。 传世最早的绢衣画真迹,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是一幅山水卷轴画,由历代宫廷珍...
1、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 2、 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画分为逸、神、妙、能四格。 3、 唐五代北宋的著名山水画作品有:五代·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董源《潇湘图》,巨然《万壑松风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马远《寒江独钓》 4、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马一角)、夏...
1、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彩陶和黑陶,彩陶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为典型,代表作品有舞蹈纹彩陶盆、人面彩陶盆、鹳鱼石斧彩陶缸等,黑陶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蛋壳陶是这一时期黑陶艺术的最高水平。它们代表着中国美术史上陶瓷工艺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2、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残存的壁画、岩画等方面。已发现的岩画以内蒙古的阴山岩画和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为代表。 3、 中...
一、中国古代园林绘画:单幅作品采用单一的俯瞰视角表现园林全景,通常采用立轴形式(也可以是较宽的手卷,但不应太长,以便能够一览而尽),像地图般将园林展现在观者面前。好像画家将观者带到园林附近的一处高地上,从那里向人们指点,园林的一切都历历在目。 中国古代的园林绘画 二、画家与园林绘画陈方海《爱园记》:“园在均之时创葺未完,曹君既得之,经营意匠,汤君复为导助,重楼邃宇,修廊广除,萦...
李湜,女,1963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省天镇县。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明清女性绘画史和清代宫廷绘画史研究,出版专著《李湜谈中国古代女性绘画》、《乾隆皇帝画传》、《故宫博物院藏女性画家作品》、《失落的历史——中国古代女性绘画史》(与陶咏白合著)等。发表论文《宋代女画家及其创作群》、《同治光绪朝如意馆...
▲市民参观鉴赏马万里书画作品 ▲展出的部分书画精品 马万里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更与广西有着不解之缘。昨日,“撷英集珍民间典藏——马万里书画精品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展览汇集了来自民间藏家的马万里书画作品94件/套,展期为8月10日至22日。此次参展的收藏家数量之多、展品规模之巨,均创下马万里书画作品展览的新纪录。 从晚清、民国再到新...
观众参观 8月6日,由山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无样——曹清•毛进绘画特展”在山西博物院艺术中心一层开展。 曹清,1966年生于江苏无锡,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1994至199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2000年调入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工作至今。其作品以女性细腻的视角叙述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机构展出。此次...
7月23日,“食金石力养草木心——吴昌硕艺术大展”在三峡博物馆开展。记者熊明摄 7月23日,“食金石力养草木心——吴昌硕艺术大展”在三峡博物馆开展。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由篆刻、书法、绘画三部分组成,通过吴昌硕的90件真迹,展示了一代艺术大师深厚的艺术造诣。 吴昌硕(1844-1927)是中国近代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他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金石、篆刻及书法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