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刘墉在创作 刘墉临郭熙《早春图》 “从传统到现代:梦笔生花——刘墉画展”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刘墉,祖籍浙江临安,1949年生于台北,是知名作家、画家,系山水及花鸟大师黄君璧、林玉山的入室弟子,出版有《刘墉画集》《刘墉的艺术世界》等画册。 本次展览分为“师古篇”“山水篇”“花鸟篇”“写生·研究篇”四个部分,展出刘墉绘画作品百余件(组),涵盖了刘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展览...
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近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展的“清代中期绘画特展”,较为全面地向观众展...
近日,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嘉里中心酒店隆重开拍。刘玉国的当代绘画作品《恒沙》《吉胆岛》系列最终以16万元的价格成交。 《恒沙》系列 纸本设色 成交价6.8万元 吉胆岛写生系列1-6 纸本设色 成交价9.2万元 刘玉国,山东沂南人,现居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恒沙》...
《中国梦·高原情——西部绘画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 7月13日上午,《中国梦·高原情——西部绘画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此次画展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和四川美术家协会联合推出。旨在通过对西部绘画的展览,让人们透过一幅幅艺术作品去感知西部地区伴随着共和国的步伐,正在经历的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去感知西部各民族同胞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
S.Boldbaatar 骑马的法国人 布面油画1992年 和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蒙古国的现当代绘画艺术作品,深深植根于蒙古高原文化和东方游牧文化。20世纪50年代起,蒙古国专业画家队伍逐渐壮大。在以往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多了“印象主义绘画”、“精神情感绘画”等新的创作方向。20世纪60、70年代,“蒙古画”传统技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吸收东、西方绘画艺术养分,造型上注重夸张、变形。20世纪80...
人类历史上,所谓弱国无外交,也包括文化领域,使得国与国之间各种艺术交流,很难有实质性的开展。 日本浮世绘妇女 只有当双方处在同等的条件下,互通有无的空间才能够打开。否则弱的一方,面对的是被打压,直到自身画种消亡。有说后印象派画家多少汲取日本浮世绘手法,画风才有所变化并映出些许东方绘画情调。那么,追本溯源,其浮世绘多少得益于中国绘画用线造型的诸多因素,又因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力强大...
1943年作《林和靖赏梅图》 傅抱石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撰述了数百万字的美术史著作、研究文章。傅抱石创作的作品在生前即通过各种途径流散于世界各地,经过多年的流布聚散,主要的作品基本上为一些美术机构和文博单位收藏。 在这些收藏机构中,国内收藏以南京博物院最为集中,数量也最多,且大多是傅抱石代表性的绘画精品,共有382件(其中1979年5月12日夫人罗时慧及其子女捐献...
2018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作品中,有一副李牧遥创作的彩墨《又见真言》以人民币112500成交,引起了我的关注。这副作品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创作,从构图上看,古人和今人都没有如此画过。 看到画中的藏文就会想到在藏区的高山上雕刻了这几个文字,据说这藏文就是六字真言,即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嗡嘛呢巴美吽”。在《百咒功德》中说:“仅仅讽诵观音心咒就不被业惑所染,与七地菩萨具有同缘分,被誉为见解脱、闻...
5月13日上午,由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博物馆、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情系故乡——施明德绘画作品展”在东阳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暨作品捐赠仪式。市领导、美术界知名人士、书画爱好者前来共同见证施明德先生的艺术情怀和爱乡热情。 年过百岁的施明德先生对家乡故土有着浓厚的感情。施明德先生在《八面山》画上这样写到:禹山高,荆水清,山高水清故乡情;他乡景物同美好,总难比故乡情更深……施明德先生出生于东阳林甘村...
高士临眺图(国画) 宋 佚名 日前,北京松美术馆迎来了开馆后的第二个大展“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与开馆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风格完全不同,此次展出的46件作品囊括了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类型,不乏名家之作。展览依据作品的情境表达分为三部分,其中“松下问”主看古人结庐松下,如明朝宫廷画师商喜《山楼赏雪图》、宋朝佚名《汉宫秋图》;“松上寿”主议宫苑德裕,借...
《残荷》 岂是多情未肯休, 禅茶有味复无求。 诗心一半听寒雨, 独爱残荷独爱秋。 《早春》 初吐绿芽柳色新, 长河声远出疏林。 杏花争耐寒食雨, 独对夕阳寂寞春。 《静似沙》 碎尽红颜拾落花,烟云事散误年华。 梧桐月影知寒夜,几味红尘静似沙。 红日随人照小青,春花野趣护虫鸣。 不趋豪富终安乐,独爱穷山有鹤声...
用玉祭神由来已久。《周礼》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玉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种礼制历代帝王郡得遵循。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重视礼制,“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广征耆儒,分曹研究”,古礼:“玉帛,玉三等上帝、苍璧;皇地祗;黄琮;……,洪武元年(1368年)追尊田庙谥号,册耆用玉”。明代玉器与祭祀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玉...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连绵不绝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古代绘画作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梦想,也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记忆。但是,千百年来沧桑迭变、兴废交替,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历经浩劫,许多国宝级名画聚非一日之功,毁仅一瞬之间。至今,不仅存世数量有限,而且流散于世界各地,深藏罕见。 因此,依靠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最新的摄影、印刷技术,系统、全面地搜集、整理、研究、出版中国历代...
2011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从巅峰滑落至今,市场都在翘首期盼“复苏”。偶尔出现的天价标的,偶然闪现的经典艺术品,仿佛让人们以为,市场再一次勃兴为时不远。但并不精彩的总成交业绩,又将人们拉回现实,冷静对待尚未热起来的市场大环境。即便被赋予诸多投资属性,即便市场价格高低起伏,但经典艺术品永远都难以掩盖其光芒,低端艺术品总会露出马脚。所以艺术市场的真正复兴,必然伴随着艺术创作的高潮,艺术审美需求的增长...
2018年,第七届中国湿地博物馆“湿地主题绘画大赛”启动。自2012年举办“绿色家园”湿地主题少儿绘画大赛以来,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相信,致力于青少年和儿童的湿地保护教育,能提高他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认识,并形成保护环境、保护湿地的意识,进而激励他们积极地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作出努力。 本次大赛由中国湿地博物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2018年5月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