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8日,北京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马甲”)对外宣布来自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60度天宝号古井贡酒年份原浆(龙年定制限量收藏版)”通过其平台正式对外发售,该产品的发售方为北京永和正商贸有限公司。 该产品是金马甲第二款白酒产品,酒体取自于距今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窖池中,为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生产的60度原酒。酒坛则采用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制作,...
荆州市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对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部分战国古井进行解剖时,意外发掘出一捆竹简和几个装简竹筒,经文物专家判读为战国时期简牍。战国古井中出土楚简,这在湖北乃至全国都是首次。 记者7月17日在荆州博物馆看到,这批竹简最长的约30厘米、最短的不过10厘米,宽约1厘米左右;已清理的部分竹简上,“一”和类似现代“阝”的文字清晰可见。 据古文字专家介绍...
湖北荆州考古人员日前在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干线施工地的一批战国古井中发现竹简。这批竹简印有古代楚国文字,目前专家正在对竹简文字内容做进一步研究。这是我国首次从古井中发现战国竹简。 记者从荆州市博物馆了解到,竹简共五片,长20厘米左右,宽不过1厘米,出土时装在一个竹筒里。由于年代久远,竹筒出土时已经破碎,和竹简混在一起。从清洗好的竹简上可以辨认出“一”...
新华网武汉7月18日电(记者冯国栋 李思远)湖北荆州考古人员日前在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干线施工地的一批战国古井中发现竹简。这批竹简印有古代楚国文字,目前专家正在对竹简文字内容做进一步研究。这是我国首次从古井中发现战国竹简。 记者从荆州市博物馆了解到,竹简共五片,长20厘米左右,宽不过1厘米,出土时装在一个竹筒里。由于年代久远,竹筒出土时已经破碎,和竹简混在一起。从清洗好的竹简上可以辨认出“一”...
■古井、古墓年代分布在东周晚期、唐代中晚期、宋金元和明清时期 ■已发掘17座古井和16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瓷器等文物 位于正定新区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处古墓、古井群,从中出土了瓷器、陶器、铁器及钱币等。 此前,位于正定新区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处古墓、古井群。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完成了对已暴露在田野外的33座文物遗迹的 抢救性发掘。据悉,这批古文化遗...
出土的文物 发掘现场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古井”、“墓主又是些什么人”……近日晚报报道的《正定新区工地惊现古文化遗存》引发了市民的浓厚兴趣,昨天记者赶赴考古现 场, 直击发掘出的古墓和古井以及大量出土文物,本次考古队副队长、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赵战护透露,考古队初步推断刚清理完的郭家庄墓群中的古井可能跟烧制陶瓷的 窑场...
。 今年4月,正在施工的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引江济汉河道发现200余口形制为竹圈和陶圈的战国古井。昨日下午,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口垮塌的陶圈井 时,意外发现一束捆着的物件和陶罐。仔细观研后发现,竟是一捆长约30厘米、宽1厘米左右的竹简和几个装简竹筒。从已清理的部分竹简上,可清晰看到“一” 和类似“阝”的文字。 目前,这批简牍已运到荆州博物馆。荆州市文物...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胜萍、通讯员白煊)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引江济汉工地发掘现场昨日再爆冷门:考古人员在一口坍塌的陶圈井中,发掘出战国楚简和竹筒。 今年4月,正在施工的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引江济汉河道发现200余口形制为竹圈和陶圈的战国古井。昨日下午,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口垮塌的陶圈井时,意外发现一束捆着的物件和陶罐。仔细观研后发现,竟是一捆长约30厘米、宽1厘米左右的竹简和几个装简竹筒。从已清理...
本报讯(通讯员 张胜 盛萍)荆州考古队员9日在对高台村部分战国古井解剖时,意外在井中发掘出一批楚国竹简。 当天下午,考古人员在发掘旁边一口垮塌的陶圈井时,发现有一束捆着的东西,漂在泥水上。待发现上面有字,意识到可能是竹简。这批竹简长的有30厘米,短的只有10厘米,宽不过1厘米。 从已清理的部分竹简上,可清晰看到“一”的字样,还有类似现代“阝”的文字等。 专家介绍,这批竹简与古井年代相近,上面...
记者28日从河北省河间市文体广新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河间府衙遗址复建工程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口建于清代初期、距今300多年的古井。古井至今保存完整,井中甘泉清澈满溢。 据介绍,这口古井位于正在复建的河间府衙大堂遗址西南20米处,距地面3米,呈圆形,井深约5米,井口内径约1米,井壁由均长29厘米、宽14厘米、厚6厘米青砖砌筑而成。古井出土时,被青砖及杂土封住。 根据出土的青砖及古井形状,考古人员推...
记者16日从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圆寂地河北成安县文物部门获悉,这个县在修复重建二祖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一口唐代贞观年间的皇家寺院古井。这一发现有力佐证了当时二祖寺的兴旺。 二祖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在寺内建塔,是中国佛教大乘禅宗第二代祖师慧可大师的舍利安奉处,距今有近1400年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历经风吹雨打后,二祖寺只剩一片残砖败瓦。 近年来,日本、韩国...
文物井碑好找 百年水井难见 为了探访古井,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喷水池国贸购物广场边上的文庙巷。巷子很窄,两边摆满了小吃摊,通道仅容两人通过。 破旧的房屋、一砖一瓦都打上了时间的印记,在巷子拐角处,一处崭新的石碑和附近的残砖烂瓦形成鲜明对比,一眼便能瞧见它。 碑文上刻着的“薛家井”三个大字告诉人们,百年老井就在这。但在石碑附近走了一圈,并未看到有井,那些想象中打水、洗衣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