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在安顺西秀区西山村,村民张先生指着一口被掩埋的古井,十分心痛地对记者说:“太可惜了!”该口井名为母猪龙井,有着600多年历史,是安顺城区最著名的古井之一。安顺市西秀区文物管理所一名工作人员称,该古井并未被列为文物。对此,有学者并不认同。记者了解到,无论省内还是省外,一些古井也作为文物被保护,如贵阳扁井、西湖龙井等。据统计,安顺城区99口古井目前仅剩20余口。 安顺市西秀区文物管理所一名工作...
“高铁规划要从这里通过,这里有一口古井,2006年10月下旬,省、市文物考古人员在地下抽水,几天不干”。1月26日,随县均川镇均河口村村民徐化树带领我们来到这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长势正旺,覆盖在随州市城西约9公里处的王家台遗址上。 该遗址坐落在均水、水交汇处的南岸台地上,在均川镇均河口村3组境内。2003年12月,为配合随岳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考古人员沿线调查时,发现工程贯穿遗址。受湖北省...
近日,通州区漷县镇觅子店村在清理古井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釉罐和石像。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为辽金时代文物。 据《千年古镇——漷县》记载,觅子店村在金代以前就已成村。村中建有一座观音寺,主祀送子观音像,香火极盛。因而村民开设店铺,为远来求子者提供食宿,渐成村落,村子起名叫觅子店,取“求子”之意。 “我们村里人都把观音寺叫大庙。”觅子店村党支部书记刘殿波告诉记者,“庙外有一口井,人们把这井...
古井里出土的釉罐和石像。唐建摄 近日,通州区漷县镇觅子店村在清理古井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釉罐和石像。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为辽金时代文物。 据《千年古镇——漷县》记载,觅子店村在金代以前就已成村。村中建有一座观音寺,主祀送子观音像,香火极盛。因而村民开设店铺,为远来求子者提供食宿,渐成村落,村子起名叫觅子店,取“求子”之意。 “我们村里人都把观音寺叫大庙。”觅子店村党支部书记刘殿波告诉记者...
昨天,南阳官庄工区正在发掘的一处战国遗址传来重大发现——700平方米内发现了6口古井,距今数千年依然能出水。 古井位于南阳市官庄工区五一路附近。本月初,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钻探时,发现一处战国中晚期的古遗址,初步测算有41万平方米。发掘中,陶豆、陶鬲、陶盂、陶罐、陶盆、陶甑等日常生活所用的实用器,以及一些铁刀、铁锸等生产劳动所用的器械相继出土。 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在...
新万佛塔施工工地,近日在清理荒草时挖出了两口古井,植被茂盛,井水清澈。金华市文物局专家蒋金治初步推断,这两口古井应该是清代后期的,属于居民生活用的水井。 他介绍,新万佛塔工地所在的高山头一带,以前属于金华古城赤松门靠近内城区域。这个位置属于当时的小井巷,据说因为巷口有口井而得名。 相关部门表示,这两口古井,已经被保护起来,以后很可能作为新万佛塔公园的一个景观。
在西充县双凤镇的圭心寺,时常传出绕梁的钟声,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在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后,寺庙内的古树、老井、古塔成了圭心寺永久保存的记忆。日前,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驾车从西充县城出发,沿着西(充)射(洪)路向西行驶约20公里,便来到了双凤场镇。距离场镇百米之外,有一座牛头山,而圭心寺则位于牛头山脚下。 据史料记载,圭心寺始建于唐代德宗建中元年。当时,曾有一位被人称之...
15日,文保单位开始对贵阳21口保护古井之一的四方井进行全面修缮。 据了解,古井井口面约1平米大小,两边有对称修建的两个辅井,四周有排水沟。古井上方建有凉亭,内设休闲长椅。该建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居民楼里,算得上一处不错的景观。 这两个月,附近居民发现古井井水越来越臭。经观察,发现是附近的化粪池向古井沁水。另外,化粪池和古井之间的围墙也有沁漏现象。 接到群众举报后,贵阳...
沙中线地盘发现古蹟,领军沙中线考古工作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教授刘文锁,昨日现身古谘会会议,交代考古发现,首次披露考古团队曾“拆解”一口古井作考古分析,但否认考古工作受压,认为古蹟保育与否,需社会求同存异作判断。 刘文锁作为沙中线考古牌照的持牌人,昨日向古谘会交代考古发现。他澄清有报道指,第一阶段考古范围发现的4个古井被“破坏”,但承认其中一口圆井,基于考古需要及安全考虑,已“拆解”研究。他...
[内容摘要] 近日,蚌埠三名村名自费十余万元,清理了当地一口明代古井。专家称擅自修缮文物做法不当,需上报审批后方可进行修缮。 在蚌埠市长淮卫镇余滩村,有一口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明代古井,一直为当地村民提供甘甜的井水。近年来,由于淤泥堆积致使井水枯涸,陈涛等三名当地村民自费十多万元,清理了这口古井,井水再度涌出。文物专家告诉记者,村民对古井的深厚感情可以理解,但是擅自修缮文物的做法并不妥当。...
解剖式发掘的水井立面。 锚,古代水井吊桶用的钓钩。 小孩墓如此密集分布全国少见。(图中小坑均为小孩墓) “南水北调”河北段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正火热进行中,其中石家庄元氏县常山郡故城遗址附近“小留墓地”发掘日前结束。考古队发现在1万平方米的沙地里竟然有40眼古代水井。水井分布如此密集且均属西汉时期,在全国非常少见。当时这么多水井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成为此次考古发现的最大悬疑。发现 ...
沙中线发现的宋代方井。图片来源:香港发展局 当基建项目挖到文物时,应该怎么办?香港做法可供借鉴。香港地铁沙中线在勘察时,发现了一口宋代的方井,这一令人振奋的考古发现,令规划中的基建工程作出修订,将行车道走线移离方井的位置。昨日,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在网志中讲述了这件事情。 宋元方井首现香港 香港地铁沙田至中环线正在建设中,审批中的沙中线(大围至红磡段)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显示,沙中线工程可能影响...
2014年3月25日,在南京建邺区汉中门南侧的汉中门广场上有一处文物古迹,它是明朝的一个“四眼古井”,在2006年就被南京市政府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让人遗憾的是,如今这处明朝古井的四个井里全是人为扔入的塑料瓶,看了让人触目惊心,古井成了“垃圾井”,实在让人痛心。 据广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两年前,他们为了防止这处古井被人为丢入垃圾,在四个井上盖了四个塑料盖子,还在上面压上了尖状的石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