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11月29日拍摄的良渚古城西段城墙基址。古城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约有400个足球场大。有关考古学家称其为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是继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杭州11月29日讯 今天上午,省文物局与杭州市政府联合宣布:经过18个月的努力,我省考古人员在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
继殷墟发现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距今约5000年,为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又有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昨天,杭州市政府和省文物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在良渚莫角山四周发现了完整的古城墙基址,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这意味着,五千年前,在良渚存在着一个古城,总面积达290多万平...
展出玉器是良渚文化罕见精品 这次良博展出的器型涵盖了玉琮、玉钺、玉璧、玉璜、玉管、玉手柄等良渚文化玉器种类,反山23号墓出土玉璧54件,曾引起极大关注;瑶山1号墓出土的玉龙首镯、7号墓出土的带有精美刻纹的玉三叉形器和玉锥形器、反山14号墓与瑶山7号墓出土的带有冠饰与端饰的整套玉钺等,都是良渚文化的罕见精品。 玉器精湛雕刻技艺令人叫绝 人类先民视玉为圣洁之物。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得到空...
近日,滨海路龙口段东羔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首次发现了五千年前的聚落遗址。 滨海路工程途经龙口市诸由观镇、徐福镇、开发区、黄山馆镇所辖27个村。为配合工程建设,龙口市博物馆与烟台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联合对该路段的诸由观镇东羔村遗址和徐福镇港栾遗址进行重点勘探并取得考古重大收获。发掘出古聚落房址9座,为大汶口文化时期半地穴式居,出土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发掘古墓葬9座,其中1座为大汶口时...
从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时代开始,杭州先民可能就在南湖水域划着船,撑着竹排采摘菱角,并懂得用灵芝补身子,还在古河道边密密麻麻地筑起木桩,兴修水利设施进行抗洪。 记者昨日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历时9个多月的余杭南湖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出土各类完整及可复原的文物近300件。 水域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南湖位于余杭区余杭镇西南部,历史上长期属于泄洪、滞洪区,大面积的古河床沙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