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窑址周围散落的陶器 记者从溧阳文管部门获悉,溧阳文物普查工作组日前在溧阳戴埠镇牛场村委东官村一带发现多处南宋古窑址。目前,普查队员正准备对该区域的古窑址群进行全面普查。 目前,普查组已经发现并登记了4座古窑址。据文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窑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非常明显,有不少陶片都暴露在地表之外。据判断,这些窑址均为南宋时期的制陶遗址,它们大多背山而筑,占地面积一般有两三亩左右,陶片堆积层厚达2...
日前在长丰双墩镇滨湖村发现一座汉墓,目前该墓已经发现前室、中室、后室、侧室。在墓室的中轴线两侧,前、中、后三室都两两对称分布,在中室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侧室。墓葬南北长12米,东西宽近6米。墓室都是由硕大的青砖做两层垒砌,厚度为40公分左右。青砖上都印有精美的花纹,主要有菱形纹、太阳纹、双圆纹。 在多天的发掘中,考古人员从墓葬内发掘出青瓷罐、陶豆及多枚五铢钱。这些出土文物中,除出土的陶豆相对完整外...
隐藏在山间的罕见泥拱桥 粤北始兴县文物普查队最近在位于广东省始兴县隘子镇联丰村龙斗輋地区首次发现罕见的泥拱桥。 笔者在现场见到,该桥全长7.5米、桥面宽1.8米,其中,拱宽3米、拱高2.8米,是一座单拱桥。桥拱用石灰、黄泥、河石及适量糯米浆混合拱成,厚0.15米,上面铺垫黄泥0.7米,两侧桥墩用花岗岩石砌。 据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介绍,此泥拱桥建于清朝年间,是始兴县隘子、司前、翁源县坝子等地前...
500多具被切割得残缺不全的尸骨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一个国际考古小组日前在德国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发现500多具史前人类骨骼。他们发现,这些男女老幼可能都是被吃掉的,证实史前真的存在食人族。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骨骼的肋骨都被刮得干干净净,舌头被切下,头皮被剥掉,而头骨顶端也有被切割的痕迹。波尔多大学考古学家布鲁诺·波尔斯汀分析了217具重新拼合的人类骨骼,他说:“...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3月8日,山东省文物专家李传荣、杨爱国等人来来枣庄,对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取得的成绩进行验收。专家们现场办公,随机抽查了薛城区的部分文物,对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截止到今年1月份,山东枣庄市64个乡镇街道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445处,其中新发现文物760处,复查685处,消失108处。目前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深入对比分析、复查复核、专项调查、...
记者10日从宜昌市博物馆获悉,一处明代有确切纪年的百姓墓葬——“唐君命墓”在三峡库区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村被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三峡库区明代百姓墓葬习俗的资料空白。 据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清平介绍,“唐君命墓”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宜昌的重大发现,兴山县文物局在对文物普查资料进行田野复核时意外地发现了该墓葬。该墓葬的墓主人叫唐君命,修建于明天启元年﹙...
福建博物院考古所日前在赣龙铁路、双永高速铁路、古武高速公路工程沿线发现多处古遗址,最早的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这为福建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考古工作人员在赣龙铁路沿线共发现商周时期遗址3处,双永高速公路沿线发现古遗址6处。据介绍,此次调查发现的古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一处是山塘坑遗址。在遗址周围的山坡和山顶上,均可采集到夹砂灰硬陶、夹砂细灰陶片等,陶片上的纹饰以菱形为主,能够辨别...
记者10日从宜昌市博物馆获悉,一处明代有确切纪年的百姓墓葬——“唐君命墓”在三峡库区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村被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三峡库区明代百姓墓葬习俗的资料空白。 据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清平介绍,“唐君命墓”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宜昌的重大发现,兴山县文物局在对文物普查资料进行田野复核时意外地发现了该墓葬。该墓葬的墓主人叫唐君命,修建于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高3.4米,宽5.8米,墓冢长6...
记者9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经成都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鉴定,2009年10月在陕西眉县出土的秦代扁壶内的神秘液体确定为酒。据悉,该酒比2003年3月在西安一座大型汉墓中发现的“西汉美酒”还要早200多年。 眉县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下,为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古迹众多。2003年1月19日在眉县境内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中国考古界称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09年10月30日,陕西眉...
浙江余杭茅山良渚遗址揭开神秘面纱——日前,该遗址与长兴合溪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余杭玉架山良渚遗址、海宁小兜里良渚文化墓地、安吉上马山墓地5个考古发掘项目,入围“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茅山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小林街道上环桥村北侧,经过一年多的遗址发掘,首次揭露了一处良渚文化中晚期坡地型遗址的聚落形态。一条蜿蜒东西的河沟,把聚落分为坡上居住生活区和坡下稻田遗迹区。同时发掘的...
此次调查采集到的陶片 记者从福建博物院获悉,该院考古所近日与龙岩市文化出版局共同对赣龙铁路、双永高速铁路、古武高速公路工程沿线进行文物考古调查。考古工作人员在赣龙铁路沿线共发现商周时期遗址3处,双永高速公路沿线发现古遗址6处,年代从旧石器至民国时期。据介绍,此次调查发现的古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年代跨度大,为闽西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赣龙铁路设计为高速铁路,在龙岩境内90%以上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合作发掘郑州市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缺环与空白。 专家认为,李家沟遗址的发现,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较清楚地揭示了该地区史前居民从流动性较强、以狩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
湖南沅陵县文物普查人员日前在沅江五强溪镇夸父山村的河边陡峭山壁上发现了一条建于明朝时期,残长约2公里,宽0.6米-1米的“寡妇链”古纤道。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明令禁止在古纤道所在的石山上挖山取石。 全长1033公里的沅江是长江第三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云雾山鸡冠岭,流经贵州、湖南两省,注入洞庭湖,水量丰富的沅江从古至今就是沟通我国中西部的重要航道。 沅...
瑞典国家文物局官员8日说,北欧天然气管道公司工作人员探测波罗的海海底时发现十多艘沉船,部分船只可能在海底“沉睡上千年”。 “我们确认12艘沉船,其中9艘可能历史相当久远,”瑞典文物局高级顾问彼得·诺曼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们认为大部分是17、18世纪时期船只,部分船甚至可能追溯至中世纪。” 诺曼介绍,这些沉船距海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