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划拨文物展示 2月15日,黔东南州文物局在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举行文物划拨仪式,从今以后,该馆又增加了数十件“宝贝”。 据悉,此次划拨的文物共计53件套(其中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37件、一般文物5件、未定级文物8件)。主要包括民国和近现代各种绣法的苗侗服饰47件套、漆器雕刻牛角杯1个、精美石雕砚台3个以及年代不详的碑刻残片2块,涉及织绣、雕塑、漆器和石刻砖瓦等门类。 ...
2月15日,工作人员清点刘易斯棋子。 当日,即将在“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中展出的文物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箱布展。该展览将于3月1日起向公众开放,展出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记者金良快摄 2月15日,工作人员将唐代墓葬俑放入展柜。记者金良快摄 2月15日,工作人员开箱取出唐代墓葬俑。记者金良快摄 ...
“敦煌之春”2017首届文博国际艺术节将在今年3月在甘肃敦煌拉开帷幕,持续至6月的此次艺术节汇集有各地经典剧目展演、艺术赛事、讲座论坛,以及欧洲艺术珍藏展、风筝节、少儿足球训练营、热气球节等一系列活动。 2月15日下午,“敦煌之春”2017首届文博国际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由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共敦煌市委、敦煌市政府主办的此次艺术节,旨在提升广大民众艺术欣...
当地时间2月15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办新闻发布会,启动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图为发布会现场。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作为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中国故宫博物院数十件明清肖像画等文物珍品和谭盾音乐作品等艺术精品将于今年先后亮相德国各地。据了解,展览《中国面孔——中国明清肖像画(1368-1912)》更将成为欧洲首个专门介绍中国肖像画的展览。 记者是2月15日...
“春秋时为越国都城。有著名的兰亭、清末秋瑾烈士故居、近代鲁迅故居和周恩来同志祖居等,是江南水乡风光城市。”35年前的2月,绍兴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国务院在批复中对于绍兴的描述。 35年后的2月8日这一天,在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绍兴众多文化界和相关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齐聚一堂,为古城保护发展建言献策。 让人备受关注的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我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近日公布,温州27处榜上有名。 此次省人民政府共核定公布我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6处,以及10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其中有22处古遗址、9处古墓葬、179处古建筑、8处石窟寺及石刻、6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以及7处其他类不可移动文物,被列入新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我市上榜的是鹿城区的南宋开平闸遗址(古遗址),乐清市...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河南省 编号:Ⅵ-7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登封市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具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它以武术技艺和套路为表现形式,而以佛教信仰和禅宗智慧为文化...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福建省 编号:Ⅵ-6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宁德市 霍童线狮现留存于福建宁德霍童镇,又称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 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狮表演是“二月...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编号:Ⅵ-5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它是维吾尔族绵延千年的一种杂技艺术表演形式。成书于1072至1074年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即有“走软绳,耍达瓦孜”的文字记载。千余年以来,达瓦孜的演出方式基本保持传统风貌。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北京市 编号:Ⅵ-4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宣武区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 空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见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北京市 编号:Ⅵ-3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山东省 编号:Ⅵ-2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聊城市 聊城地区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聊城是东夷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当时东夷人的首领蚩尤据说便是一位杂技高手,古代杂技就源于角抵戏即蚩尤戏。聊城杂技现分布于东阿、茌平、阳谷等县及其周边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马戏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
时间:200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河北省 编号:Ⅵ-1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吴桥县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管辖,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文化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而形成,现在主要流布于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 河北省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吴桥很早就是冀...
时间:2006 类别:曲艺 地区:辽宁省 黑龙江省 编号:Ⅴ-6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 东北大鼓是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东北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
时间:2006 类别:曲艺 地区:河北省 编号:Ⅴ-5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河间市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沿用至今。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