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在圣安寺东北方向工地上,挖出一批古砖。古砖为青砖,分大、小两种,大的长35cm、宽19cm、厚5cm,小的长26cm、宽13cm、厚3cm,工艺精,胎泥细,中间无砂质。 据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考古专家黄军认介绍,经过实址考证,出土古砖确定为唐代的古砖。通过对古砖做工、烧制工艺及规格等方面分析,出土古砖在当时普通人不能使用,很有可能是贵族及显赫之家、衙门或庙宇所用。至于基址是否为唐代古圣...
近日有报道指出,考古学家在汉景帝的随葬品中发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叶,意味着这些茶叶距今至少有2150年的历史。饮茶起于中国古代,无论是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近日有报道指出,考古学家在汉景帝的随葬品中发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叶,意味着这些茶叶距今至少有2150年的历史。 饮茶起于中国古代,无论是...
据英国大英博物馆消息称,位于埃及的古城纳夫克拉蒂斯遗址近日挖掘出约1万件文物,包括希腊船的木制组件和埃及雕像,揭示出当时的繁华景象。大英博物馆馆长汤马斯指出,这批文物种类繁多,反映出纳夫克拉蒂斯在古埃及时期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活跃。 纳夫克拉蒂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当时属转口港,集散来自腓尼基、塞浦路斯、希腊及埃及的商品。该城遗址1884年首次出土,学者过去认为其面积仅约30公顷,文物大部分已受...
据《左传》记载,鲁桓公六年、八年和鲁庄公四年,楚国曾三次伐随。这是否意味着随、楚两国之间一直都是剑拔弩张的战争态势呢?学术界已基本认可,曾国即随国,系一国两名。近日,考古工作者从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清理出的文物显示,曾国与楚国、黄国都曾有联姻关系,反映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既斗争又联合的复杂关系。 “这个铜鼎其实早在2002年高速公路建设时就发现了,一直放在库房没有清理出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学迷应该都知道,《自然》杂志是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近日,它旗下同样很牛的期刊《科学报告》出版了最新一期,其中有篇论文,发布了一个浙江考古界的新成果——文中翻译过来的原话是这样的: 中美科学家鉴定了一片出土自浙江的芦苇席,距今有大约70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准确鉴定和测年的编织品。 这片席子,就来自大家还蛮熟悉的地方:余姚田螺山遗址。 这个遗址,小记之前已经报道过好多次,它属...
5000年前,住在郑州的先人们就已经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房子?他们做出的彩陶到底有多精美?要了解这些东西,不妨到郑州市东北部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看一看。近日,改造升级后,该馆重新对外开放。 【开馆】 该馆是我省唯一的 史前遗址博物馆 1月16日,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举行。实际上,大河村遗址早在1986年就建成博物馆并对外开放,从2009年起,相关部门对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进行了改造升级...
【摘要】在收集整理20 世纪初以来新疆出土的汉晋时期的传统经锦以及实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它们的技术特征来考察汉晋时期传统经锦所使用的织机类型。早期的传统经锦织造很可能以低花本机为主,到东汉魏晋时期,随着经锦组织的发展,织锦的经线密度越来越大,此时多综式提花机的优势显现,从而成为经锦织造的一种主要提花机类型。低花本机开始处于次要地位,可能主要用于织造一些经线密度较小的经锦或暗花丝织物。南北朝时期,可...
近日,海昏侯墓主棺柩套箱已被运送至文保用房,考古人员会在这里进行内棺的实验室考古发掘工作。海昏侯墓文保用房位于南昌海昏侯墓遗址西侧不到1公里处,占地约4000平方米,内设5栋考古用房,文物被发掘出土后会立即转入文保用房进行应急处理。 探访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急诊室”——文保用房文保人员在文保用房内进行出土金器的清理工作(2015年11月24日摄)。 文保用房内清理文物使用的工作台(2015...
唐定陵周围为什么会有500多座窑址,唐代的工匠又为什么要在砖上印自己的手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窑址,又新发现了48座窑炉和大量手印砖,其中部分窑炉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为修缮遭受火灾的唐定陵需用的砖瓦而开的窑炉。 “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 桑园窑址是迄今已知的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此前我省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窑...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湖南考古汇报会上了解到,湖南常德近日发掘出明代荣王府义官墓群,其墓葬规模之大、保存之好、形制之完整对研究明代义官制度具有重大价值。 据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所长郭伟民介绍,明代荣王府义官墓群位于常德市区穿紫河东岸、七里桥北部、丹阳路西侧的原常德科技学校内。此次共发掘明代墓葬10座,出土了金挖耳勺、写有“状元台阁”和“姪男登科”铭文的金箔、青花瓷、买地券、宋代铜钱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标...
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文物清理工作。记者从考古现场获悉,本次考古出土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铜鼎,刻有铭文并赫然显现“芈”字。 这件青铜鼎被推测为曾侯为迎娶楚国“芈”姓女子而做的器物,揭示诸侯国之间的婚姻关系。据介绍,郭家庙墓地为曾国墓地,有三代曾国国君与夫人的墓葬。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生僻字“芈”也迅速为人所知。“芈”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是春秋时期楚国祖先的族姓。据《史记...
考古专家认定圈中为“芈”字 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文物清理工作。记者从考古现场获悉,本次考古出土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铜鼎(见图),刻有铭文并赫然显现“芈”字。 这件青铜鼎被推测为曾侯为迎娶楚国“芈”姓女子而做的器物,揭示诸侯国之间的婚姻关系。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生僻字“芈”(mǐ)也迅速为人所知。“芈”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是春秋时期楚国祖先的族姓。据《史记·十·楚世家...
近日,群众丁学辉、吴晓东在土中捡到一个青花小碗,主动上交国家,使出土文物得到及时妥善的保护。经初步鉴定,该青花碗为清代中期青花盖碗,碗体保存较为完好。此一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安徽阜阳市这一时期瓷器有关工艺制造、瓷器窑口、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实物证据。 1月 4日,阜阳市文物局对上交文物的群众丁学辉颁发了捐赠荣誉证书。文物部门肯定了他们保护国家文物的良好道德风范。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宣传力度的加大,阜阳市...
郭家庙出土楚式鼎 束腰平底的楚鼎,是楚文化的标志性器物,一般认为这一形制在春秋中期才成熟。记者从枣阳郭家庙考古工地获悉,这个春秋早期的曾国墓地,近日却出土了一件束腰平底、类似楚文化风格的鼎。对此该如何看待?昨日,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 这件青铜鼎出土于郭家庙曹门湾一个低等级贵族墓葬,虽与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王子午鼎等相比,在规格、精美程度上相去甚远,但其束腰、平底的特征已显现。“曾国早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