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夏代 高28、口径7.6×4.3 厘米 1990 年伊川县南寨遗址出土 盉为水器,宴饮时盛玄酒即水以调和酒的浓淡。商代及西周时期,盉又多与盘同出,因而盉亦是沃盥用具。
东汉 长39厘米,宽40厘米,厚4.7厘米 河南新野汉墓出土
汉代 望山高6.8厘米,郭宽3.2厘米,郭长12.7厘米 征集
西汉 高48厘米 陕西咸阳出土
汉代 高17.5厘米 河南济源轵城泗涧沟出土
西汉 口径12厘米,腹围70厘米,通高32厘米 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西汉 最高者23.6厘米,最底者14.8厘米 河南尉氏出土
西汉 长16厘米,宽13.5厘米,高15厘米 征集
西汉 长29.1厘米,宽19.7厘米,通高25.5厘米 1969年河南济源轵城泗涧沟出土
汉代 高68厘米,盘径41厘米 河南灵宝三大动力厂出土
汉代 长31厘米,宽29.5厘米,高26.7厘米 河南武陟老城出土 农业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原人的炊食习惯,食物多以农耕粮食为主,辅以蒸煮等精细深度加工烹饪。从这件陶灶连接橱柜所形成的整体厨房,可以看出中原人自古所形成的丰富的饮食文化。
西汉 长82厘米,宽80厘米,通高73厘米 1981年河南郑州乾元街出土 “坞堡式”建筑,由门房、望楼、正房、厨房、仓楼、厕所、猪圈等组合成封闭式四合院,是西汉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
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0年) 通高30厘米 长34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二里岗战国基出土 陶鸭昂首张嘴,两翅作月芽形,尾部平直,双足呈扇形直立。双翅、尾部及双|足皆有榫头与腹部连接,可自由拆装。眼涂黄彩,口腔、下腹、双足涂红彩,羽毛以黑白相间涂染。 夏商周时期,人们更多地将艺术创造的才能投向青铜器的制作上,而忽视陶器制作。这件陶鸭正是在这...
北宋(公元961年——1127年) 1966年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塔基出土 高98.5厘米 基边长30.5厘米 塔形为方形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叠涩须弥座,其上饰间柱、角柱、宝塔、伏鹿、仰莲、宝莲、麒麟、天王、力士等图案。一层四壁开门,门内有四尊坐佛。二层檐下置一 “咸平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记施主仇训”匾牌。通体施红、绿、白三彩釉,光彩夺目。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张湾汉墓出土 高130厘米 红陶绿釉。下为方形池塘,塘内有龟、鱼、鸭浮游。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三层方形望楼,第一层门内正坐一俑,第二、三层平台上各有吹奏俑2、执弩俑2、立俑1,四阿式楼顶正中立一朱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